Alzheimer’s & Dementia:大规模模拟试验揭示,他汀类药物对不同社会人口学群体痴呆患病风险无显著差异

2025-04-02 xiongjy MedSci原创

他汀启动与未启动组的ADRD风险无显著差异(全队列HR=0.99),且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收入等社会人口学因素均未显著修饰这一关联(所有亚组p>0.05)。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ADRD)的发病机制复杂,高胆固醇水平被认为是潜在风险因素之一,而他汀类药物作为降脂药物,其是否能够降低痴呆风险尚存争议。既往研究结果不一,部分显示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改善心血管健康间接降低痴呆风险,而另一些研究则未发现显著关联。这种不一致性可能源于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异质性影响,但受限于样本量和数据质量,此前研究难以全面评估这些修饰效应。本研究利用美国北加州凯撒医疗系统(KPNC)的大型电子健康记录(EHR)数据库,结合嵌入式调查队列,模拟随机对照试验(RCT)设计,旨在探究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教育水平、收入等社会人口学因素是否修饰他汀类药物启动与痴呆发病率的关系。

研究数据覆盖2001年至2010年间首次接受他汀类处方的705,061名KPNC成员,其中202,937人完成了社会人口学调查。通过模拟试验设计,研究者将每名他汀启动者与5名未启动者匹配,匹配条件包括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研究排除了基线前4年内使用他汀类药物或已有痴呆诊断的个体,并确保所有参与者至少有10年随访数据至2020年。主要结局为ADR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率,通过EHR中的诊断代码确定。社会人口学修饰因素包括年龄(<60岁、60-65岁、65-75岁、≥75岁)、性别、种族/民族(非西班牙裔白人、亚裔、黑人、西班牙裔等)、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收入及移民代际。统计分析采用逆概率处理加权(IPTW)的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等,并评估他汀启动与社会人口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图1:数据流程图:队列中受试者的数量

结果显示,在平均11.8年的随访中,他汀启动与未启动组间的ADRD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全队列HR=0.99,95% CI: 0.97-1.01)。亚组分析表明,社会人口学因素未显著修饰他汀类药物与痴呆风险的关系。例如,亚裔人群的HR为0.964(95% CI: 0.923-1.006),黑人人群为0.966(95% CI: 0.927-1.006),均接近无效值。年龄分层中,最年轻组(<60岁)的HR为0.966(95% CI: 0.915-1.020),高龄组(≥75岁)为1.012(95% CI: 0.983-1.042),趋势检验无显著性(p=0.766)。调查队列中,教育水平(高/低)、收入(最高收入组HR=1.122,95% CI: 0.995-1.265)、婚姻状况等同样未显示显著修饰效应。敏感性分析排除随访第一年的数据(以避免诊断偏倚)后,结果保持一致。此外,单独分析AD结局时,社会人口学因素的修饰作用同样不显著。

图2:全队列(左)和调查队列(右)中他汀类药物对ADRD风险的HR估计(按人口学亚组)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模拟试验设计,首次系统评估了他汀类药物启动与痴呆风险关系的社会人口学异质性。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启动对痴呆风险的潜在影响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教育或收入群体中均无显著差异。这一发现与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心血管途径发挥作用的假设一致,提示其可能不直接作用于痴呆的神经病理机制。研究的局限性包括未能完全排除未测量的混杂因素(如健康行为差异),且未分析他汀类型或剂量差异的影响。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长期他汀使用的累积效应,或结合生物标志物(如脑脊液Aβ水平)以揭示潜在机制。此外,需在更多样化人群中验证结果,尤其是低收入或医疗资源匮乏群体。

原始出处:

Choi, M., Zimmerman, S. C., Jiang, C., et al. (2025). Sociodemographic modifiers of effects of statin initiation on dementia incidence: An emulated trial design in a large health care member population with 10+ years of follow-up. Alzheimer’s & Dementia, 21, e14627. https://doi.org/10.1002/alz.14627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786, encodeId=7e312258e86d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406802040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老年痴呆症#</a> <a href='/topic/show?id=2f9525346c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他汀类药物#</a> <a href='/topic/show?id=22ad1256829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模拟试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5346, encryptionId=2f9525346ca, topicName=他汀类药物), TopicDto(id=125682, encryptionId=22ad1256829a, topicName=模拟试验), TopicDto(id=80204, encryptionId=54068020409, topicName=老年痴呆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02 10:27:41 CST 2025, time=2025-04-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CNSNT: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训练后 Meynert 基底核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MCI 患者出现 NBM 萎缩和 WM 通路中断,并且与认知障碍相关。

Stroke:左心房肌病的标志物: 窦性心律患者缺血性中风和痴呆的预后作用

本研究的发现表明,在多种左心房肌病标志物中,左心房储器应变对缺血性中风和痴呆的预测能力改善最为显著。

Mol Psychiatry:血浆炎症标志物在晚年抑郁症及其向痴呆转化中的作用:一项为期3年的随访研究

晚年抑郁症(LLD)患者的血浆炎症标志物(如IL-1ra、CCL-2、CCL-4、IFNγ和IL-17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这些标志物未能预测LLD患者在3年内转化为痴呆症的风险。

Neurology:类风湿关节炎与痴呆症患者的认知障碍和死亡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与非RA相比,我们确定了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功能较差,死亡率增加。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新突破:血浆p-tau217检测的全面评估

这项研究不仅证实了血浆p-tau217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潜力,还为临床选择最佳检测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JNNP: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竟能通过血液提前预测?

血浆蛋白标志物可以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监测手段,帮助医生更早识别高风险患者,甚至针对特定症状(如攻击行为或淡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JNNP:阿尔茨海默病的隐秘轨迹,大脑结构变化竟始于中年?

纵向追踪(即对同一人群多次脑扫描)仍是未来的金标准。

Lancet neurology:通过淀粉样蛋白 PET 和 tau PET 评估唐氏综合症患者出现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时间线

唐氏综合症患者从 β 淀粉样蛋白呈阳性和 tau 蛋白沉积开始,到最初的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时间很短。

Neurology:不同生活期的生活方式与老年人的大脑完整性之间的联系

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方式可能对与衰老相关的储备/弹性相关区域的大脑健康有互补的好处。

WCIRDC 2024 | 对话Harold T. Pretorius教授: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在老年痴呆早期诊断中的创新应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工具,在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