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疫苗: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新希望

2025-04-28 小药说药 小药说药 发表于陕西省

阿尔茨海默病(AD)危害大,现有治疗多为对症且效果欠佳。疫苗作为主动免疫疗法有望改变现状,文中阐述 AD 发病机制、疫苗原理、开发现状、挑战及未来方向,展望其前景。

-01-

引言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袭且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临床表现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症状,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和视空间等认知域,不同程度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职业功能,最终进展为全面性痴呆。

根据GBD数据,2019年全球AD及相关痴呆的患病人数达到5162万,总体患病率为 667.2/10万,年龄标化患病率为 682.5/10万。同年,我国 AD 及相关痴呆总人数为1314 万, 大约占全球AD患者总人数的25.5%,我国AD及相关痴呆总体患病率为924.1/10万,年龄标化患病率为788.3/ 10万。

目前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 AD的一线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 卡巴拉汀等 ,以及N‑甲 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201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甘露特钠胶囊上市注册申请,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AD。2024 年 1 月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注射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由 AD引起的 MCI和轻度痴呆。然而,这些方法多半是对症治疗,近一半的患者对现有药物治疗的效果不满,其次是药物价格贵。因此,亟须针对这些问题和痛点进一步改善我国AD患者的治疗现状。

主动免疫疗法,即疫苗接种,是针对淀粉样β(Aβ)的阿尔茨海默病(AD)研究最彻底的治疗方法之一。在20多年前, AN1792疫苗在临床进行了研究,虽然因为毒性问题没有继续开发,然而人们也从中看到了疫苗预防AD的潜力。AD的疫苗预防可能改变阿尔茨海默症目前的困境。

-02-

一、AD的发病机制

目前,AD研究的主流观点认为,AD的发病机制是Aβ与Tau蛋白的协同作用结果:

Aβ的毒性级联反应

Aβ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裂解产生,其可溶性寡聚体(AβOs)是神经毒性的“真凶”。它们攻击突触功能,触发炎症,并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NFTs。研究表明,可溶性AβOs比斑块与认知衰退的相关性更强。

Tau蛋白的雪崩效应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后脱离微管,形成NFTs,破坏神经元运输系统。这种病理过程存在“交叉播种效应”:AβOs加速Tau病变扩散,而NFTs恶化神经元死亡。

炎症与免疫失衡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破坏脑内稳态,形成“病理恶性循环”。

-03

二、疫苗:AD预防的免疫堡垒

传统药物治疗聚焦症状缓解,疫苗则直击疾病上游,提供“治未病”的可能。其核心策略包括:

1. 精准打击Aβ毒性寡聚体

AD疫苗通过诱导抗体中和AβOs,阻止其破坏突触并触发炎症。动物模型显示,靶向AβOs的疫苗可显著延缓认知衰退。

2. Th2极化

理想疫苗需诱导抗炎性Th2免疫反应,避免促炎性Th1反应加重脑损伤。佐剂选择是关键:传统铝佐剂(Alum)可能引发炎症副作用,而新型Th2偏向佐剂(如TLR9激动剂)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3. 被动免疫的局限性

单克隆抗体(如Lecanemab、Donanemab和Aducanumab)虽可快速清除Aβ,但需频繁注射且成本高昂。主动免疫疫苗通过激发自身免疫记忆,提供长期保护,更适合预防性应用。

-04-

三、AD疫苗的开发现状

AN-1792是第一个人类Aβ主动免疫疗法,由合成全长人类Aβ42和佐剂QS-21组成。AN-1792的1期临床研究包括372名轻度至中度AD患者。第1阶段试验的结果表明,该疫苗可诱导对Aβ42的抗体反应,并可清除大脑中的斑块。然而,在II期试验中,由于患者发展为脑膜炎,临床试验暂停。尽管AN-1792临床试验有副作用,但该研究的结果鼓励开发新的主动抗Aβ免疫治疗方法。 

CAD106疫苗由诺华公司研发,通过诱导抗体产生来减少β淀粉样斑块。该疫苗由截短的β-淀粉样蛋白片段(Aβ1-6)组成,以避免T细胞活化。在第一阶段试验的52周内没有出现脑膜炎的迹象。然而由于缺乏疗效,目前已停止开发。

ABvac40疫苗由Araclon Biotech开发,其结构针对Aβ40的C末端,包含与KLH偶联的Aβ33–40。ABvac40 2023年公布了II期临床结果,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ABvac40治疗可将疾病进展的速度减慢38%。

ACI-24疫苗由AC Immune开发,包含Aβ1-15表位,不包括T细胞表位,以避免T细胞反应。ACI‐24的 II期临床试验由于低免疫原性撤回,正在继续优化;新分子ACI-24.060被武田以里程碑总价22亿美元引进。

UB-311疫苗由United Biomedical开发,含有Aβ1-14表位,并与辅助T细胞肽表位融合,利用CpG作为佐剂。肽混合物将诱导B细胞反应,同时避免T细胞的炎症反应。2023年发表的2期研究结果显示,UB-311治疗达到了主要终点,该疗法具有良好安全性、耐受性,并产生稳健的免疫应答。

-05-

四、AD疫苗研发开发的挑战

虽然AD疫苗展现出缓解AD进展的前景,但AD疫苗研发仍面临多重“拦路虎”:

1. 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老年人群免疫应答低下,疫苗需克服T细胞功能衰退和慢性炎症背景。

2. 血脑屏障(BBB)阻碍98%的大分子抗体无法穿透BBB,新型的递送技术是破局方向。

3. 患者异质性:AD亚型复杂,需基于生物标志物(如Aβ-PET、脑脊液pTau)细分人群,实现精准免疫。

4. 临床试验设计困境:AD进程缓慢,需超长随访(10年以上)和替代终点(如Aβ清除率)加速验证。

5. 安全性红线:避免诱发自身免疫性脑膜炎(如AN1792)或微出血,是疫苗设计的核心原则。

-06-

五、未来方向:多靶点联合与技术创新

1. 靶向“Aβ-Tau轴”复合疫苗:同时激活针对AβOs和异常Tau的免疫应答,阻断病理级联。

2. 新型递送系统:鼻内疫苗、DC细胞疫苗或外泌体载体可能增强脑内抗体渗透。

3. 佐剂革命:开发纯Th2极化佐剂,平衡免疫激活与安全性。

4. 人工智能助力设计:AI预测抗原表位和抗体结合构象,缩短疫苗开发周期。

-07-

结语

A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多因素异质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的药物,已获得批准的药物也只能减缓疾病的进展。因此,AD最好在发生严重认知障碍之前进行早期干预,AD预防有潜力可能实现延迟或预防AD痴呆的治疗目标。AD疫苗研发虽荆棘密布,但随着对病理机制的解码和技术迭代,未来十年或有革命性疫苗问世。“疫苗或许不能逆转时光,但能让我们优雅地老去。”愿未来AD将不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严重疾病。

参考资料:

1. The Importance of Vaccines in Preventing Impending Alzheimer's Epidemic. Rev Recent Clin Trials.2025 Apr 14.

2. The informed road map to prevention of Alzheimer Disease: A call to arms. Mol Neurodegener.2021 Jul 21;16(1):49.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636, encodeId=ba7422626364f, content=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袭且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1646442901, createdName=ms4000001513304915, createdTime=Mon Apr 28 19:51:55 CST 2025, time=2025-04-28, status=1, ipAttribution=广东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618, encodeId=232e22626185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be9e789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尔茨海默病#</a> <a href='/topic/show?id=ce3a126466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D疫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466, encryptionId=ce3a126466d0, topicName=AD疫苗), TopicDto(id=97789, encryptionId=3cbe9e7892e, topicName=阿尔茨海默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28 16:03:34 CST 2025, time=2025-04-2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28 ms4000001513304915 来自广东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袭且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636, encodeId=ba7422626364f, content=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期和老年前期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起病隐袭且病程呈进行性发展,,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a1646442901, createdName=ms4000001513304915, createdTime=Mon Apr 28 19:51:55 CST 2025, time=2025-04-28, status=1, ipAttribution=广东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618, encodeId=232e22626185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be9e789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尔茨海默病#</a> <a href='/topic/show?id=ce3a126466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D疫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466, encryptionId=ce3a126466d0, topicName=AD疫苗), TopicDto(id=97789, encryptionId=3cbe9e7892e, topicName=阿尔茨海默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Apr 28 16:03:34 CST 2025, time=2025-04-2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4-28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阿尔茨海默病:超早期诊断与筛查策略

阿尔茨海默病超早期诊断成研究热点,中国实现症状前 18 年精准诊断,介绍核心技术、重点人群、筛查策略,分析现存问题并展望其向慢性病管理转变前景。

Neurology: 一滴血预测老年痴呆——德国万人研究揭示惊人关联

随着检测技术的普及,这些曾经只能在科研中测量的指标正走向临床。

Molecular Psychiatry: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信号,主观认知下降的独特分子特征及其预测价值

A+SCD患者血浆p181水平显著升高且增速快于A+CU,与A+MCI相似,同时NfL水平介于A+CU和A+MCI之间。基线p181可预测A+SCD的认知衰退和向MCI的转化风险。

一举两得,痴呆风险降低33%~43%!JAMA子刊:新型降糖药或成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新策略

JAMA Neurology研究显示,GLP-1RA和SGLT-2i分别使2型糖尿病患者ADRD风险降33%和43%,且二者效果无显著差异。

【今日分享】ApoE ε4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应用专家共识

本文总结国内外ApoE ε4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共识,旨在充分认识ApoE ε4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临床价值并合理应用,提高疾病诊断与治疗

Brain:唐氏综合征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进展中内侧颞叶结构的顺序性变化

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内侧颞叶结构体积和皮质厚度随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呈非线性减少,内嗅皮层和后海马最早出现变化。后海马体积与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显著相关,多变量模型对症状性患者的预测准确率达96.38%。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中国学者揭示髓鞘碱性蛋白(MBP)在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CSF MBP水平随年龄呈非线性变化,51岁后下降,62岁后再次升高。AD患者的MBP水平显著增高,与tau病理正相关,且APOE-ε4携带者MBP水平更高。

Alzheimer’s & Dementia:唐氏综合征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新希望

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元外泌体中proNGF/CD81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在AD症状出现前20年已开始上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症状和症状组DS患者的proNGF水平显著更高(p<0.001)。

Nat Aging:血浆 p-tau217 与 tau-PET 预测阿尔茨海默病,谁更胜一筹?

这项研究比较了血浆p-tau217和tau-PET在预测认知未受损(cognitively unimpaired,CU)个体未来认知下降方面的价值,并探讨了它们在临床试验中的潜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