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这种常见疾病,不吃药也能自愈,但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2025-05-16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这项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揭示了人体自我修复的惊人潜能。

一个平常的清晨,一位65岁的退休教师在晨光中练习八段锦,而她的血压计数值正见证着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

近半数未经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在六年内竟能自然回归正常轨道。

这不是偶然事件,这是来自于一项权威期刊的研究成果。

这项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揭示了人体自我修复的惊人潜能。

研究跟踪2760名未用药高血压患者发现,42%的参与者在6年内实现血压逆转(<140/90mmHg),其中29%的逆转效果持续超12年。

更值得注意的是,血压自然回落者心血管事件风险骤降34%

这组数据直指医学界长期忽视的真相——部分高血压可能只是身体发出的"压力信号",而非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研究人员通过机器学习建模发现,体重指数每下降1个单位,血压自然缓解概率提升18%;而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15克,则会使逆转可能性蒸发23%

深入分析显示,血压自愈者普遍存在代谢微环境的系统性改善。

其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较持续高血压者高出37%,意味着血管修复能力增强;

同时血清脂联素浓度提升42%,这种"代谢开关"激素能同时调节胰岛素敏感性和炎症反应。

有趣的是,即便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但未用降压药的患者,其血压逆转率仍比单纯生活方式干预组高15%

研究团队提出"高血压表型三分法"新概念:

1.代谢型(BMI>25,可逆性强);2.应激型(交感神经过度激活);3.器质型(需药物干预)。

对于前两类,阶梯式干预方案显示显著效果:前6个月进行DASH饮食+动态血压监测,后续引入阻抗训练+生物反馈治疗。

在深圳试点项目中,这种分层管理使早期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启动率降低61%。

关键时间窗在确诊后18个月内——此时血管重塑尚未完成。

建议采用"3×3×3"法则每日3次深呼吸训练(每次3分钟),每周3次间歇性有氧运动,每餐3种颜色蔬果。

研究特别指出,凌晨3-5点的血压波动("晨峰现象")是观察自愈趋势的重要窗口,家庭监测应重点记录该时段数据。

总的来看,这项研究不仅改写了高血压治疗指南,更重塑了我们对慢性病的认知:在人体这座精密生态系统中,或许从来都不存在"终身疾病",只是尚未发现自愈通路。

当医学从对抗转向对话,那些曾被判"终身服药"的诊断书,或许正等待着被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DOI: 10.1016/j.eclinm.2024.10267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445, encodeId=1a4f2265445c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c171026511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高血压#</a> <a href='/topic/show?id=aa601269e3c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自然逆转#</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973, encryptionId=aa601269e3ce, topicName=自然逆转), TopicDto(id=102651, encryptionId=1c1710265113, topicName=高血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17 15:32:01 CST 2025, time=18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8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降低静息心率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获益与风险

静息心率减少的好处取决于具体情况。在考虑潜在风险的同时优化结果,目标是65-70 b.p.m.。所有高于70 b.p.m.的心率阈值似乎是合理的。

为什么低压高(舒张压高)很难降下来?别急,医生教你3招来应对

中青年人高压正常但低压高,与血管外周阻力增大、心率增快、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低压高危害多且难降,需精准用药、限盐补钾、减压生活等多方面综合应对。

高血压诊疗新视角:从前沿研究到临床实战

高血压诊疗领域正不断革新!我们精心整理了最新优质内容,助您在高血压治疗路上先人一步,精准施治。快来专区解锁新知识,提升诊疗水平!

JAMA:强效降压近14mmHg,66%患者血压达标!这种难治性高血压治疗药物值得关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难治性高血压三联方案基础上增加阿米洛利,在降低家庭收缩压的效果上不劣于对照药物,其可能是难治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降压药早上吃,还是睡前吃好?JAMA最新研究揭示,规律用药比选时间更重要

BedMed 试验显示,成人高血压患者晨起与睡前服用降压药的心血管事件风险无显著差异,睡前服药虽更降夜间血压,但未带来额外获益,规律用药更重要。

Hypertension: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如何加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相关肝纤维化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高风险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相关肝纤维化似乎部分介导高血压诱导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

降压多重获益,痴呆风险显著降低15%!孙英贤教授团队研究发表于《自然-医学》

《自然-医学》发表的CRHCP-3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以<130/80mmHg为降压目标治疗48个月,可降低15%痴呆风险、16%认知障碍风险,安全性良好,为痴呆预防提供新依据。

【必藏干货】高血压遇上高血脂?附药物搭配禁忌表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需联合治疗。介绍一线降压药、血脂异常用药,分析药物相互影响,强调个体化选择,提出联合治疗注意事项。

医学界振奋!山东中医药大学首次揭示:钩藤碱借助 SIRT3 力量,逆转高血压内皮祖细胞线粒体损伤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钩藤碱作为 SIRT3 激动剂对 EPCs 线粒体损伤及高血压相关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