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H 2025 | 终末期癌症患者出血与血栓风险因素分析:7.2 万例全国性研究揭示与癌种、年龄密切相关

2025-06-0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在预期寿命有限的癌症患者中,癌症类型与大出血(MB)和动脉血栓栓塞事件(ATE)的相关性最强,而年龄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的相关性最强。

癌症患者因凝血功能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及长期卧床等因素,本身即处于血栓栓塞(如 ATE、VTE)和出血的高风险状态。对于预期寿命有限的终末期患者,抗血栓治疗(如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获益与风险平衡尤为复杂:继续治疗可能降低血栓风险,但会增加出血(尤其是大出血)风险,影响临终生活质量;而停药则可能导致血栓事件,加速病情恶化。因此,明确不同因素(如癌症类型、年龄)与血栓 / 出血风险的关联,对个体化治疗决策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基于此背景,近期,在即将举行的第33届国际血栓与止血大会(ISTH 2025)大会上,发表一项题为“Which fac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bleeding and thrombosis in cancer patients last phase of life”的研究,旨在确定与预期寿命有限的癌症患者动脉及静脉血栓栓塞事件(ATE 和 VTE)和大出血(MB)相关的因素,揭示了癌症类型和年龄在终末期患者血栓 / 出血风险中的关键作用,为临床医生在复杂场景下调整抗血栓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研究分析了荷兰全国数据库中成年癌症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的癌症类型或分期对应的中位预期寿命为 3 年或更短。所有患者在基线期(癌症诊断日期)均为抗血栓治疗的现用者。针对动脉血栓栓塞(ATE)、静脉血栓栓塞(VTE)和大出血(MB)结局,研究估算了累积发生率(考虑死亡竞争风险)和发生率,并使用 Cox 特定病因风险模型计算风险比(HR)。

结果显示,共纳入了 2013 年至 2022 年间诊断为癌症的 72,499 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 160 天 [IQR 45, 478]。经年龄和性别调整后的大出血风险比(aHR)在特定癌症类型中最高(表 2)。与乳腺癌相比,胰腺癌、泌尿道癌和肺癌的动脉血栓栓塞风险升高(aHR 1.7 [95% CI 1.2–2.3]、aHR 1.6 [95% CI 1.1–2.2]、aHR 1.5 [95% CI 1.1–2.0]),而脑癌与动脉血栓栓塞风险呈负相关(aHR 0.5 [95% CI 0.3–0.8])。年龄组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相关性最强:70–85 岁组 aHR 为 0.7(95% CI 0.6–0.8),85 岁以上组 aHR 为 0.3(95% CI 0.2–0.4)。

总之,在预期寿命有限的癌症患者中,癌症类型与大出血(MB)和动脉血栓栓塞事件(ATE)的相关性最强,而年龄与静脉血栓栓塞事件(VTE)的相关性最强。这些发现可用于识别血栓或出血风险最高的患者,从而为(停止或继续)抗血栓治疗的决策提供指导。未来需结合更多维度(如分子特征、治疗方案)构建精准风险预测模型,以实现 “以患者为中心” 的个体化临终关怀。

参考资料

https://s2.goeshow.com/isth/annual/2025/conference_program_sessions.cfm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580, encodeId=f29d22685804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7fc89083a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栓#</a> <a href='/topic/show?id=5d6c314505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出血#</a> <a href='/topic/show?id=0120e81603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终末期癌症#</a> <a href='/topic/show?id=25f412e646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ISTH 2025 #</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646, encryptionId=25f412e64649, topicName=ISTH 2025 ), TopicDto(id=31450, encryptionId=5d6c3145051, topicName=出血), TopicDto(id=78160, encryptionId=0120e81603f, topicName=终末期癌症), TopicDto(id=89083, encryptionId=b7fc89083ad, topicName=血栓)],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n 09 15:22:18 CST 2025, time=2025-06-0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右冠满罐血栓,是抽吸做还是抗栓后择期再做

患者中年男性,阵发性胸痛4年,加重3天。既往4年曾诊断过急性心肌梗死,当时药物保守治疗,未行溶栓及介入治疗,此次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Blood】VEXAS综合征的静脉和动脉血栓风险

《Blood》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作者评估了119例VEXAS综合征的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频率,将其存在与临床结局和生存率相关联,并探索了其危险因素。

粗大回旋支大量血栓开通过程中近端夹层

患者男性,67岁,因间断胸痛14小时,加重3小时入院。

干货分享 | 高温下心血管疾病知识汇总大分享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本文汇总了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多个方面诊疗、用药等知识供您查看,点击立即学习。

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溶栓处理亚急性支架内血栓!

患者男性,50岁,因突发胸痛1小时由救护车接入我院。

斑块和血栓是怎么形成的?揭秘:急性冠状综合征的5大发病过程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新鲜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

游走的血栓------溶栓剂化解于无形

患者男性,55岁,因发病2小时入院。

术中死亡丨回旋支简单病变术中突发血栓,患者死亡

患者女性,72岁,因心前区疼痛不适4小时余入院。

Cardiovasc Res 华中科技大学方超团队揭示血小板生成和功能调控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DOCK2调控血小板肌动蛋白稳态从而影响血小板生成和活化的新机制,为血栓和血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粗大右冠脉内大量血栓,扩张,溶栓、抽吸、再溶栓后恢复3级血流

50 岁男性因胸痛入院,诊断为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 PCI 及相关治疗,对治疗过程及后续问题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