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高烧、肝脾巨大,这仅仅是水痘?血液科紧急召唤......

2025-07-08 感染前沿 感染前沿 发表于上海

6 岁男童接触水痘患者后发病,表现为皮疹、高热,伴白细胞升高、贫血、血小板减少,骨髓检查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L2 型,合并水痘及多系统并发症,经综合治疗后好转。

病历摘要

患儿,男,6岁5个月,主因“皮疹4天,发热3天”入院。

1 现病史

患儿4天前接触患水痘的同学后开始出现皮疹,皮疹自躯干部位逐渐增多至颜面、四肢,为红色斑丘疹、疱疹及部分结痂疹同时并存。

3天前开始出现发热,体温由低热逐渐转为高热,最高达40℃,热峰2次,发热时伴有畏寒、寒战,无抽搐。无鼻塞、流涕,无咳嗽,无腹痛、腹泻。无尿急、尿痛。服药后曾呕吐过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发热时有过间断头痛,热退后可缓解。

入院前1天化验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显著升高,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明显下降,CRP 50mg/L,升高。自发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无明显体重下降。

2 既往史

身体健康,偶有感冒,无反复发热、鼻衄等情况。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

3 个人史

第1胎第1产,孕40+2周自然分娩出生,出生过程顺利,否认窒息抢救史。出生体重3900g。生后混合喂养。按时接种疫苗。

4 体格检查

体温 37.5℃,心率124次/分,血压94/57mmHg,呼吸24次/分。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精神不振,急性病容,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颜色苍白,无黄染,皮肤温度稍高,皮肤弹性好,颜面、躯干可见较多红色斑丘疹、疱疹及少许结痂疹,四肢皮疹散在,以斑丘疹、疱疹为主,未见瘀点、瘀斑及皮下出血,双侧颈部可扪及2~3枚肿大淋巴结,右侧一枚最大约1cm×1cm,质软,无压痛,可活动,其余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异常肿大。

口唇苍白,无发绀,口周无疱疹,口腔黏膜未见溃疡,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未见脓性分泌物。颈软无抵抗。心音有力,节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骨有压痛,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部略膨隆,肝脏肋下5~6cm,质韧、边钝,有触痛,脾肋下基本平脐,质韧、边钝,有触痛。

四肢、关节未见异常,活动无受限,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征未引出。末梢暖。

5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51.00×109/L,NE% 4.90%,LY% 86.00%,RBC 1.56×1012/L,HGB 51.00g/L,PLT 30.00×109/L。血涂片镜下可见大量原始细胞,疑似原始淋巴细胞,可见涂抹细胞。

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16%,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2%,异型淋巴细胞0,幼稚细胞77%。CRP 50mg/L,PCT 2.34ng/mL。

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大致正常。凝血功能:PT 13.70s,INR 1.27,APTT 36.70s,FDP 5.60μg/mL,PTA 72.00%,TT 15.8s,Fb 242.00mg/dL。

病原学检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IgM阳性。疱疹病毒组合阴性。肺炎支原体抗体:入院时为阴性,1周后复查转为阳性(1:80)。真菌D-葡聚糖检测254.0pg/mL。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均阴性。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阴性。甲型流感H1N1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甲型流感H7N9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双份血培养均未见细菌生长。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330mmH2O。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白细胞数3个/μL,五管糖1~5管阳性,潘氏试验阴性,白细胞分类计数单核0个,多核3个。脑脊液生化:UCFP 9.6mg/dL,GLU 4.04mmol/L,CF 120.1mmol/L。脑脊液抗酸染色:未见抗酸杆菌。脑脊液墨汁染色:未见新型隐球菌。脑脊液涂片:未见细菌,未见真菌。

骨髓病理检查:骨髓涂片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占90.5%,考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

影像学检查:胸部CT平扫提示双肺透过度减低,两肺可见团状片絮影,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腹部CT平扫提示腹腔内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肝大、脾大、副脾。头颅CT提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6 诊断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支气管肺炎(混合感染)、胸腔积液(左侧)、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症。

7 治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鼻导管1.5L/min吸氧支持,美罗培南20mg/kg、q8h静脉滴注10天抗感染,阿昔洛韦10mg/kg、q8h静脉滴注10天抗病毒,丙种球蛋白400mg/(kg·d)×5d静脉滴注免疫支持,甘露醇降颅压,输注红细胞及血小板等对症治疗。

入院后患儿反复发热,发热时头痛明显,同时出现咳嗽症状,并逐渐加重,伴呼吸偏快,轻度呼吸困难,结合胸部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第3天加用氟康唑静脉滴注抗真菌感染,入院第7天加用阿奇霉素10 mg/kg、qd静脉滴注3天,患儿咳嗽、呼吸急促及轻度呼吸困难症状较前好转。

共住院治疗10天。患儿发热较前好转,但仍有体温波动在38℃左右,呼吸道症状较前减轻,复查贫血较前好转,血小板升高至正常,炎性指标较前明显降低但未完全正常,肺部CT提示肺部炎症较前吸收。全身皮疹已全部结痂,水痘可解除隔离。嘱咐家长尽快携带患儿到儿童血液专科进一步就诊。

8 随访

患儿结痂疹逐渐脱落,未再出现水痘相关临床表现,于儿童血液专科住院治疗后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且就诊病区无院内感染水痘发生。

病例分析

与既往体健、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相比,合并恶性肿瘤、使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疗法、罹患艾滋病等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播散性水痘,更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率也更高。免疫抑制患者的水疱可能会持续成批出现并持续数周,甚至出现大片的出血性皮肤损害,肺炎、病毒性脑炎、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也较为常见。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并不难诊断。对于此类患者,我们推荐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首选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疗程一般为7~10日。静脉给药治疗应持续至无新发皮损,此后可以换为口服治疗,直至所有疱疹均已结痂。既往研究提示,尽早静脉使用阿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患者临床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乏力、皮肤苍白、持续发热、反复感染、肝脾大、淋巴结肿大、骨痛、皮肤黏膜出血点等为临床特点,血常规可见两系或三系异常,外周血涂片可见原始幼稚细胞,骨髓涂片提示原始细胞加幼稚细胞>30%可诊断。

水痘是ALL患儿常见传染病,依据患儿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典型皮疹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水痘病毒抗体IgM阳性,诊断水痘并不难。ALL患儿通常免疫功能受损明显,水痘症状重,常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治疗难度非常大。

本例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故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抗病毒,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美罗培南、阿奇霉素、氟康唑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患儿重度贫血,且存在呼吸急促,肺部感染重,在输红细胞纠正贫血的同时,予以鼻导管吸氧治疗。患儿血小板明显降低,存在出血高风险,在给予积极输注血小板的同时还要叮嘱患儿加强日常护理,避免磕碰、进坚硬食物等。

经积极综合对症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通常免疫功能正常的水痘患儿皮疹5~7天可全部结痂,本例患儿共治疗9天皮疹才全部结痂,且仍有持续发热,考虑与基础疾病有关。因此,待患儿皮疹全部结痂后嘱其前往儿童血液专科就诊。

虽然免疫功能受损儿童水痘发病率并不高,但是一旦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往往是重症,容易合并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救治难度非常大。

本例患儿诊断白血病合并水痘明确,且同时合并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及真菌感染,肺部感染严重且伴胸腔积液,需积极给予静脉抗病毒、抗感染、抗支原体、抗真菌以及丙种球蛋白免疫支持治疗;因为患儿存在多重感染,病情危重,用药复杂,治疗难点是既要快速、有效控制病情,又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药物对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脏器功能的影响,酌情调整药物剂量、给药方式、给药时间等。

参考文献

[1] Xiao P, Cai J, Gao J, Gao W, Guan X, Leung AWK, He Y, Zhuang Y, Chu J, Zhai X, Qi B, Liu A, Yang L, Zhu J, Li Z, Tian X, Xue Y, Hao L, Wu X, Zhou F, Wang L, Tang J, Shen S, Hu S.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n varicella-zoster 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2 Nov 11;12:981220.

[2] Hill G, Chauvenet AR, Lovato J, McLean TW. Recent steroid therapy increases severity of varicella infection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ediatrics. 2005 Oct;116(4):e525-9.

[3] Sewnarine M, Rajan S, Redner A, Rubin LG. Varicella in a Previously Immune Patient With Leukemia. J Pediatric Infect Dis Soc. 2017 Jun 1;6(2):e4-e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647, encodeId=a4b422e2647c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94952328d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a href='/topic/show?id=73d2642288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水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2328, encryptionId=994952328d2, topicNam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opicDto(id=64228, encryptionId=73d26422888, topicName=水痘)],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09 10:37:23 CST 2025, time=16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6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JAMA Oncol】浙大一院证实CAR-T联合达沙替尼治疗初治Ph+ ALL安全有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黄河教授、胡永仙教授团队开展研究,首次证实CAR-T细胞疗法联合达沙替尼作为初治Ph+ ALL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前沿速递】今日解密血液科之——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从前言进展到诊疗一次全分享。

【JAMA Oncol】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MD安德森癌症中心Hagop Kantarjian教授等近日于《JAMA Oncology》发表综述,讨论了成人ALL的治疗。

【AJH】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下半部分)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因年龄、基因差异预后不同,儿童方案联合贝林妥欧单抗等靶向药物可改善 Ph 阴性 ALL 预后,老年患者需低毒方案,MRD 监测及 CAR-T 等新疗法为治疗提供方向。

读书报告 | 重启LAT活性可增强CAR-T细胞对低抗原表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敏感性和持久度

该研究发现低抗原表达的白血病会引发第二代CAR T细胞中LAT激活不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辅助性LAT激活CAR T细胞(ALA-CART)平台,成功恢复了CAR T细胞中LAT的活性。

【AJH】创新治疗:环磷酰胺成功治疗CD19 CAR-T引起的致命ICANS

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报告,一 50 岁 ALL 女性用 CD19 CAR-T 治疗后出现致命 ICANS,使用环磷酰胺成功救治,为 CAR-T 治疗中 ICANS 的处理提供新思路。

【Blood】贝林妥欧单抗一线联合化疗可改善成人Ph- B-ALL预后

学者进一步开展2期研究,评估了贝林妥欧单抗一线联合化疗对Ph- B-ALL MRD清除和临床结局的影响,发现该联合治疗方案显著提高MRD阴性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结局。

【AJH】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上半部分)

为上半部分,包括临床表现、诊断评估、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基因组分类以及费城染色体阳性ALL的治疗。

JHO:帕纳替尼联合贝林妥欧单抗一线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复发分子特征与预测因子

本研究旨在填补该领域空白,明确无需化疗的联合方案下,影响Ph+ALL患者复发的临床及分子标志。

【Leukemia】奥雷巴替尼联合维奈克拉和低强度化疗治疗成人新诊断Ph+ ALL的2期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了一项前瞻性2期研究,以探索奥雷巴替尼联合维奈克拉和低强度化疗作为Ph+ ALL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