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郁金泰/程炜揭示了帕金森病新的病理生理学见解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2025-02-23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利用帕金森病事件的大规模蛋白质组分析揭示了新的病理生理学见解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帕金森病(PD)的早期病理生理学知之甚少。

2025年2月20日,复旦大学郁金泰、程炜共同通讯在Nature Aging在线发表题为Large-scale proteomic analyses of incident Parkinson’s disease reveal new pathophysiological insights and potential biomark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帕金森病事件的大规模蛋白质组分析揭示了新的病理生理学见解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该研究分析了51,804名英国生物库参与者的2,920例Olink测定的血浆蛋白,在14.45年后确定了859例PD发病病例。研究人员发现了38种帕金森病相关蛋白,前十种中的六种在帕金森病进展标记倡议(PPMI)队列中得到验证。ITGAV、HNMT和ITGAM显示了一致的显著相关性(危害比:0.11–0.57,P = 6.90×1024至2.10×1011)。PD发病前15年脂质代谢功能障碍明显,诊断前BAG3、HPGDS、ITGAV和PEPD水平持续下降。这些蛋白质与前驱症状和大脑测量有关。孟德尔随机化表明伊特甘和EGFR是帕金森病的潜在原因。使用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结合了前16种蛋白质和人口统计数据,实现了5年(曲线下面积(AUC) = 0.887)和5年以上PD预测(AUC = 0.816)的高准确性,优于仅含人口统计数据的模型。它在PPMI进行了外部验证(AUC = 0.802)。该发现揭示了帕金森病早期外周病理生理变化,这对于开发早期生物标志物和精确治疗至关重要。

图片

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有一个延长的前驱期。PD的临床体征和症状仅在大部分受影响的神经元已经退化时出现,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际丧失是在PD症状出现之前开始的。在这个漫长的阶段,其特征是无症状的生理变化,在正式诊断之前,只有生物标志物可以提供对疾病的一瞥。然而,除了与α-突触核蛋白相关的标志性帕金森病病理之外,对疾病过程中被破坏的复杂生物通路的了解仍然有限。缺乏对引发该疾病的潜在生物机制的充分了解也导致缺乏减缓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方法。因此,迫切需要不同的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来帮助应对众多挑战。

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其高通量、定量和无偏见的方法研究广泛的蛋白质,成为发现帕金森病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深入了解其分子机制的理想工具。尽管以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已经确定了一些与帕金森病风险相关的蛋白质,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鉴于其非侵入性和易于获取的特点,集中于外周血蛋白质组学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在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的巨大潜力。

图片

研究概述(图源自Nature Aging

该研究全面调查了血浆蛋白质组变化与未来帕金森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探索帕金森病发病前血浆蛋白质的早期波动,并阐明血浆蛋白质作为新发帕金森病预测因子的可行性。这项研究揭示了广泛的血浆蛋白变化,为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学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人员鉴定了与PD发病相关的蛋白质,包括新的预测标记和治疗靶点。通过表征散发性帕金森病的时间演变,解决了理解早期病理学、辅助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发展方面的关键差距。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5-00818-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313, encodeId=7e8922533138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1f9485204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帕金森病#</a> <a href='/topic/show?id=5df5693669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生物标志物#</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8520, encryptionId=a1f9485204d, topicName=帕金森病), TopicDto(id=69366, encryptionId=5df56936690, topicName=生物标志物)],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24 12:08:37 CST 2025, time=2025-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经颅超声(TCS)检查

帕金森病以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为特征,TCS 可辅助诊断。其在 PD 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及治疗评估中有应用,虽有挑战,但随技术发展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帕金森病异动症:病理机制与治疗策略

帕金森病患者长期用左旋多巴约 50% 5 年内现异动症。其机制涉及多因素,临床有多种分型和生物标志物。治疗有药物、基因细胞及神经调控等,未来需跨学科实现精准个体化治疗。

JAMA Neurology:正变构调节剂(TAK-071)在伴有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应用

本研究发现TAK-071未显著改善步态变异性,但在改善认知功能特别是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TAK-071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方式。

Nat Neurosci:我国学者发文肾脏或成为帕金森病的源头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了肾脏在PD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进展

帕金森病是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随老龄化上升。中西医结合治疗 PD 有独特优势,通过整合中西医疗法,在早期诊断、药物、手术及多学科诊疗上取得进展,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Chitinase-3-like-1在神经炎症和退行性病理中的多面角色及其治疗意义

CHI3L1在神经炎症、退行性疾病及肿瘤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它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动,驱动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加剧神经退行性病理进程。

疑难探究|帕金森病冻结步态:中西融合诊疗

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中晚期致残性运动症状。本文阐述其病理生理新认识,介绍诊断评估新技术,说明中西医协同治疗创新,列举新兴疗法,分析挑战与展望,强调需构建全周期管理框架实现精准医疗。

Lancet: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能否延缓帕金森病进展?最新研究结果揭晓

艾塞那肽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尽管如此,研究并未发现艾塞那肽能够显著减缓帕金森病的疾病进展,这提示需要进一步探索和验证GLP-1受体激动剂在该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和疗效。

neurology:α-突触核蛋白种子扩增测定参数和帕金森病前期进展的风险

αSyn-SAA阳性结果和更快的种子扩增速度与帕金森病前期患者发展为帕金森病的概率增加有关。

Mol Neurodegener:从机制到未来治疗,孤立性REM睡眠行为障碍作为早期突触核蛋白相关疾病的综述

iRBD患者表现出REM睡眠无张力和梦境演绎行为,常伴有轻微的运动、认知和自主神经症状。iRBD患者存在黑质铁积累、神经黑色素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这些变化可预测向帕金森病等突触核蛋白病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