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O】中国多中心研究建立并验证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分期系统
5小时前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国内多中心学者利用大规模pPCL患者队列,建立并验证了pPCL的预后分期系统。
原发浆白预后分期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PCL)是多发性骨髓瘤(MM)中最罕见且最具有侵袭性的形式,占全球新发MM病例的1%~2%。尽管有新的治疗方法出现,但pPCL患者的预后改善有限。pPCL的特征是外周血中存在循环浆细胞(CPC),根据新的诊断标准,pPCL定义为外周血中CPCs比例≥5%。pPCL患者通常具有高肿瘤负荷、常见的临床表现(如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但骨质溶解性病变较少。但由于pPCL的罕见性,难以收集足够病例来确定这些基线特征在pPCL中的预后价值。
因此国内多中心学者利用大规模pPCL患者队列,建立并验证了pPCL的预后分期系统。研究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共同通讯作者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靳凤艳教授、戴云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邱录贵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田梦茹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安刚教授和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傅卫军教授。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该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来自中国25家中心的340名pPCL患者(训练队列),评估基线特征和细胞遗传学异常对预后的影响。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识别出预测总生存率(OS)的变量,并据此开发分期系统。随后在一个独立队列(n=80)中验证该分期系统的性能。此外,该研究还进行了全基因组DNA和RNA测序,以探索不同分期之间临床异质性的分子基础。
细胞遗传学异常:Kaplan-Meier 分析显示,伴有del(17p)(中位OS 10.8 vs. 24.4个月,HR 1.851,95%CI 1.232–2.782,p=0.0030)、t(4;14)(7.2 vs. 29.6个月,HR 2.423,95%CI 1.323–4.437,p=0.0041)或t(14;16)(中位13.6 vs. 29.6个月,HR 2.696,95%CI 1.383–5.255,P=0.0036)的 OS 分别显著短于没有该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患者;但1q+不影响OS(19.0 vs.17.6个月,HR 1.145,95%CI 0.727-1.802,P=0.5600),Del(13q) 和t(11;14)也不影响OS或PFS。del(17p)、t(4;14)和t(14;16)是pPCL的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而1q+与预后无关。
预后系统:基于多变量分析,HRCA (HR 2.380, 95% CI 1.338–4.233, P=0.003)、乳酸脱氢酶(LDH)升高(HR 2.603, 95% CI 1.511–4.486, P=0.001)和血小板减少(HR 1.707, 95% CI 0.985–2.958, P=0.057)对OS的影响最大,因此用于创建一个简单的分期系统,命名为pPCL特异性分期系统(pPCL-specific staging system,PSS),将pPCL患者分为I期(0-1个危险因素;占38.1%的患者)、II期(2个危险因素;34.5%)和III期(3个危险因素;27.4%),在训练队列中,中位OS分别为54.1、24.0和5.4个月(II期与I期相比:风险比[HR]为1.986;95% CI 1.034–3.814;P=0.0394;III期与II期相比:HR为3.206;95% CI 1.757–5.852;P=0.0001)。
分期系统验证:在独立验证队列中,PSS I、II和III期的中位OS分别为62.1、31.6和21.8个月(II期与I期相比:HR为2.013;95% CI 0.954–4.251;P=0.0664;III期与II期相比:HR为2.694;95% CI 1.136–6.392;P=0.0245;III期与I期相比:HR为5.574, 95% CI 2.016–15.416, P=0.0009)。在不同年龄(<60岁与≥60岁)、不同CPC(5–19%与≥20%)、不同治疗(两药与三药治疗,是否移植)的患者中,PSS也具有良好的预后性能。此外,PSS预测 OS 风险的准确性(c指数0.71)也高于现有风险模型,包括ISS(c指数0.55)、R-ISS(c指数0.58)、R2-ISS(c指数0.62)、MASS(c指数0.58)、和PCL-PI(c指数0.61)。
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不同分期的pPCL患者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上存在高度多样性,表明PSS能够有效区分患者的临床异质性。
总结
pPCL患者的预后具有高度异质性。该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利用大型pPCL 患者(根据 IMWG 新标准定义为CPC≥5%)队列,表明针对 MM 开发的 ISS 和R-ISS(以及最近报告的风险模型,如 R2-ISS 和MASS)对于 pPCL 患者的风险分层并不理想。
该研究基于常规诊断程序中广泛可用的三个变量(LDH、血小板减少和细胞遗传学异常)开发了 pPCL 分期系统,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在其他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并在未来的日常实践中应用。PSS值得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在前瞻性研究中。
参考文献
Tian, M., An, G., Fu, W.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ognostic staging system for primary plasma cell leukemia. J Hematol Oncol 18, 72 (2025). https://doi.org/10.1186/s13045-025-01723-0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