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Heart Journal:不同国家/地区长QT综合征患者管理存在显著差异
8小时前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充分揭示了在遗传性心律失常管理领域,即使疾病定义、诊断及治疗原则大致统一,实际临床应用中仍存在明显的地区、文化及医疗系统差异。
长QT综合征(LQTS)是一种先天性离子通道疾病,以心电图QT间期延长及易发致命性心律失常为特征,规范化的综合管理是预防猝死的关键。随着遗传学检测和心电监测技术的进步,LQTS的诊断与风险评估日益精准。然而,尽管国际上基于循证医学的治疗原则趋于统一,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操作仍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已被广泛认可,但在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LCSD)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的选择及其应用时机方面,各医疗体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前意大利与日本团队的联合研究发现,患者家族背景、治疗使用比例以及首发症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提示LQTS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完全一致。因此,亟需进一步研究不同管理策略的实际疗效,明确潜在的优化空间,以推动LQTS临床管理的标准化和个体化发展。 近期,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杂志的一项多中心研究,针对青少年LQTS患者,详细梳理了德国临床实际中关键治疗手段的应用频率与效果,并对比了其他国家和中心(如意大利、日本及美国梅奥诊所)的管理差异,揭示了全球LQTS治疗的多样化。 本研究采用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4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