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早发性 CRC 趋势需要的不仅仅是降低建议的筛查年龄

2025-06-12 消化界 消化界 发表于上海

全球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攀升,其侵袭性强、确诊多中晚期,筛查是关键,需优化筛查策略、完善预防体系以应对。

近年来,全球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年龄<50岁)发病率持续攀升,其侵袭性强、确诊时多已进展至中晚期,严重威胁年轻群体生命健康。由于该病早期症状隐匿,常被忽视或误诊,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筛查是遏制早发性CRC危害的关键手段,通过粪便潜血检测、结肠镜及新兴的无创基因检测等技术,可实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的精准识别,显著提升治愈率并降低治疗成本。推动高危人群筛查普及,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在2025 年消化疾病周® (DDW)上,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胃肠道肿瘤学教授 Evelien Dekker 医学博士演讲中强调了早发性 CRC 增加。这一持续的趋势强调了一级和二级预防的紧迫性,并强调了提高公众意识的重要性,即 CRC 不再只是老年人关心的问题。

Evelien Dekker 医学博士提到,全球结直肠癌(CRC)发病模式正经历显著转变。尽管非洲、印度和东南亚部分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但全球范围内饮食西化及运动模式转变正推动这些地区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种流行病学转变在转型国家尤为明显,早发性结直肠癌(诊断年龄<50岁)发病率增速超过老年群体,引发国际医学界高度关注。

筛查策略优化成为核心议题。以荷兰为例,该国目前仍维持55岁的CRC筛查起始年龄,而欧盟指南虽建议从50岁启动筛查,但正处于修订阶段。临床决策需权衡早期筛查的获益与潜在负担:虽然年轻化筛查可能提升癌前病变检出率,但需考虑结肠镜资源分配、假阳性结果风险及长期筛查依从性等现实问题。当前研究显示,若筛查参与率不足,其疾病防控效能将大打折扣——如欧洲多中心NordICC研究揭示,结肠镜检查平均参与率仅42%,形成显著的"健康筛选者偏差",即低风险人群参与度高而真正高危群体漏筛。

多层级预防体系亟待完善。一级预防侧重于通过倡导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来降低群体发病风险,但行为干预的长期有效性仍面临挑战。二级预防即筛查策略已被证实可显著降低CRC相关死亡率,其效能发挥高度依赖参与率提升。三级预防则聚焦高危人群管理,包括癌前病变监测及遗传易感者筛查,相关指南已建立标准化流程。

面对早发性CRC防控的复杂性,医学界呼吁构建更精准的防控体系。这需要进一步明确筛查起始年龄的循证依据,优化风险分层模型以提升筛查效率,同时加强公众教育以突破筛查参与瓶颈。在资源分配与疾病负担的动态平衡中,如何通过创新筛查技术(如无创基因检测)和智能化随访管理提高筛查可及性,将成为改善年轻患者预后的关键突破口。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111, encodeId=72e42269111b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b2873e922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发病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7922, encryptionId=b2873e9220e, topicName=发病率), 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12 23:19:18 CST 2025, time=2025-06-1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Nature Medicine:颠覆性发现:口腔细菌竟是肠癌“共犯”?跨越癌前病变到晚期,微生物群落上演“变脸秀”!

研究分析全球18个队列3741份粪便宏基因组,发现肠道微生物可精准预测结直肠癌,口腔菌入侵是关键,且菌株水平揭示19种新物种及代谢通路关联,为无创筛查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张涛教授团队:晚期结直肠癌新突破,创新疗法点燃“冷肿瘤”免疫治疗新希望 | 2025 ASCO

梅斯医学特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林振宇教授分享晚期结直肠癌创新疗法的一些新进展。

解锁肿瘤科科常见疾病—结直肠癌密码

结直肠癌中国发病率第2、死亡率第4的恶性肿瘤,

ASCO 2025 | 靖昌庆教授、林振宇教授团队结直肠癌领域重磅研究成果一览

医悦汇】特别整理了ASCO会议上结直肠癌领域靖昌庆教授、林振宇教授团队重磅研究成果,供广大医学同仁交流学习。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dMMR/MSI-H 对 ICI 敏感,pMMR/MSS 和 MSI-L 需联合治疗,溶瘤病毒、CAR-T 等新策略正发展,面临疗效和安全性挑战。

【衡道丨干货】CACA &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与饮食、遗传等因素相关。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筛查等预防,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检查,遗传性类型需基因检测。

PNAS:郑州大学刘灶渠/韩新巍研究发现结直肠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来源的SEMA3C通过NRP2介导的MAPK激活促进肝转移

该研究发现存在一个在空间上定位于原发灶、在时间上分布于肝转移早期阶段的肿瘤细胞亚群,将其命名为肝转移起始细胞(liver metastasis-initiating cells, LMICs)。

Nat Cancer:上海交通大学陈萦晅/房静远等揭示了等tRNA m1A修饰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

该研究发现tRNA N1甲基腺苷(m1A)甲基转移酶TRMT6在人类CRC组织中上调,TRMT6的高表达与CRC患者的低生存率相关。

ASCO 2025 | 丁克峰教授、许剑民教授团队结直肠癌领域重磅研究成果一览

【医悦汇】特别整理了ASCO会议上结直肠癌领域丁克峰教授、许剑民教授团队重磅研究成果,供广大医学同仁交流学习。

【指南分享】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直肠癌(2024版)

《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 直肠癌(2024 版)》充分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整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形成了更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