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血液学》:Mitapivat在镰状细胞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照试验结果

10小时前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mitapivat作为一种新型的丙酮酸激酶激活剂,在SCD治疗领域展现了积极的前景,尤其对于那些寻求更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案的患者而言,提供了新的希望。

Mitapivat是一种首创的口服丙酮酸激酶激活剂,通过增加红细胞内的ATP水平并减少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旨在改善红细胞存活率并降低血红蛋白S(HbS)聚合,从而减轻红细胞镰变。国外研究团队报告了名为RISE UP研究的2期部分试验研究结果,研究评估了mitapivat在镰状细胞病(SCD)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RISE UP是一项全球性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分为2期和3期两部分。此次报道的是2期部分的结果,涉及来自13个国家32个临床研究中心的79名年龄≥16岁、确诊为任何基因型SCD且基线血红蛋白浓度为5.5-10.5 g/dL的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每日两次50 mg或100 mg mitapivat或安慰剂治疗12周。主要疗效终点是血红蛋白反应率(从第10周至第12周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较基线至少增加1.0 g/dL),而主要安全终点则关注不良事件(AEs)及严重不良事件(SAEs)的发生类型、严重程度及其与研究药物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50 mg组和100 mg组中分别有46%和50%的患者达到了血红蛋白反应标准,相比之下,安慰剂组仅有4%的患者达到了这一标准(P值分别为0.0003和0.0001)。这表明mitapivat对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显著效果。此外,mitapivat总体上耐受性良好,没有治疗相关的SAEs或3级及以上AEs报告,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AEs为感染和侵袭性疾病。

研究结果表明,mitapivat可能为SCD患者提供临床益处,并支持其进入3期研究阶段进行进一步评估。鉴于目前SCD治疗方法有限,包括疾病修饰药物、输血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基因疗法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疗效有限、可获得性和副作用等问题,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选项至关重要。Mitapivat因其能同时增加ATP并减少2,3-DPG的独特作用机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效治疗选择,有助于缓解SCD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结局。

综上所述,mitapivat作为一种新型的丙酮酸激酶激活剂,在SCD治疗领域展现了积极的前景,尤其对于那些寻求更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案的患者而言,提供了新的希望。然而,仍需更多研究来验证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Modupe, Idowu,Lucas, Otieno,Bogdan, Dumitriu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itapivat in sickle cell disease (RISE UP): results from the phase 2 portion of a global,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 .Lancet Haematol, 2024, 12: 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386, encodeId=e91122e23861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f5c968e07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镰状细胞病#</a> <a href='/topic/show?id=a47b11961d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itapiva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961, encryptionId=a47b11961d3, topicName=Mitapivat), TopicDto(id=96870, encryptionId=5f5c968e077, topicName=镰状细胞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Jul 07 13:17:03 CST 2025, time=10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0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BJH:痰白细胞介素-6水平作为镰状细胞病儿童急性胸部综合征严重程度的标志

急性胸综合征(ACS)是镰状细胞病(SCD)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痰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可以作为ACS严重程度的标志。

【今日分享】WHO 关于妊娠期、分娩期及妊娠间期镰状细胞病管理的建议

本指南对那些在孕期和分娩期间直接为女性提供护理的人员很有帮助,如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和全科医生。

Nature Medicine:颠覆性突破!镰状细胞病治疗更温和,新载体铸就“超级血红蛋白”!

镰状细胞病(SCD)传统基因疗法需 “清髓预处理”,毒性大。《Nature Medicine》研究采用 “减毒预处理”结合新型基因载体 GbGM,显著提升疗效与安全性,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自然-医学》:血管闭塞危象减少超80%!基因疗法助力“治愈”镰状细胞病

镰状细胞病治疗依赖基因疗法,现有疗法清髓预处理有副作用。《自然-医学》研究用低强度美法仑预处理+慢病毒载体基因疗法,7例患者随访2-7年,严重血管闭塞危象减少超80%,安全性提升,需更大样本验证。

IJNS:静脉可视化设备对协助镰状细胞病患者外周静脉置管的效果

AccuVein AV400®设备对成年镰状细胞病患者血管闭塞性危象时的静脉穿刺无明显帮助,需探索替代方法,如超声引导、组建专业团队或采用其他给药途径,同时应考虑“静脉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