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鬼穴:中医针灸里的什么穴位组合

2025-02-09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陕西省

“十三鬼穴” 是中医针灸治疗精神类疾病的特殊穴位组合,源于唐代,有特定定位和作用。现代认为其疗效与调节神经系统有关,应用时需专业操作,结合其他疗法,且存在禁忌,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

“十三鬼穴”是中医针灸学中一组特殊的穴位组合,传统上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如癫狂、癔症等)。

这些穴位在古代文献中被认为具有驱邪、安神的作用,名称中带有“鬼”字,反映了古人对精神疾病与“邪气”关联的认知。

以下是十三鬼穴的详细介绍:

一、十三鬼穴列表及定位

1. 鬼宫(人中穴)

  • 定位:鼻下人中沟上1/3处。 

  • 作用:醒脑开窍,急救昏迷、癫狂。

图片

2. 鬼信(少商穴)

  •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 作用:清肺热,缓解咽喉肿痛、癫狂。

图片

3. 鬼垒(隐白穴)

  • 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 作用:调经止血,安神定志。

图片

4. 鬼心(大陵穴)

  • 定位:腕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作用:清心降火,宁神镇静。

图片

5. 鬼路(申脉穴)

  • 定位: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凹陷中。 

  • 作用:安神定痫,缓解失眠、癫狂。

图片

6. 鬼枕(风府穴)

  •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中。 

  • 作用:散风熄风,治疗头痛、神志病。

图片

7. 鬼床(颊车穴)

  • 定位: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肌隆起处。 

  • 作用:疏风通络,缓解牙关紧闭、面瘫。

图片

8. 鬼市(承浆穴)

  • 定位: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 作用:安神利口,治疗口舌生疮、癫狂。

图片

9. 鬼窟(劳宫穴) 

  • 定位:掌心第2、3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 作用:清心火,安神定惊。

图片

10. 鬼堂(上星穴)

  • 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 作用:通窍醒神,治疗头痛、癫狂。

图片

11. 鬼藏(会阴穴)

  • 定位:肛门与生殖器连线中点。 

  • 作用:调经通络,急救昏迷。

图片

12. 鬼腿(曲池穴)

  • 定位: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 作用:清热解表,调和气血。

图片

13. 鬼封(舌下中缝)

  • 定位:舌系带中点处。 

  • 作用:开窍通闭,治疗舌强不语、癫狂。

二、历史背景与理论

1. 起源

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结合了道教驱邪思想与中医经络理论。

2. 应用

古代用于治疗“中邪”“癫狂”等精神症状,现代多用于焦虑、失眠、癔症等。

3. 机理

通过调节气血、平衡阴阳、镇静安神发挥作用,与现代医学对神经系统调节的研究部分契合。

三、现代观点与注意事项

1. 科学认知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疾病与神经递质、心理社会因素相关,而非“鬼邪”。十三鬼穴的疗效可能源于穴位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2. 临床应用

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配合其他穴位或疗法(如中药、心理治疗)综合干预。

3. 禁忌与风险 

  • 风府、会阴等穴位针刺风险较高,需严格消毒、控制深度,避免自行操作。

  • 孕妇、体虚者慎用。

四、总结

十三鬼穴是中医针对精神情志病的特色疗法,体现了古人对身心疾病的独特认知。

现代应用中需结合科学诊断,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若存在精神健康问题,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获得更全面的疗效。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157, encodeId=c594225115e9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6ed962856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针灸#</a> <a href='/topic/show?id=66d212406e5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十三鬼穴#</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4067, encryptionId=66d212406e56, topicName=十三鬼穴), TopicDto(id=96285, encryptionId=66ed9628563, topicName=针灸)],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Feb 09 17:22:11 CST 2025, time=2025-02-0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09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Front Neurol:1993 - 2023年针刺治疗脑梗死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发展趋势和知识领域。

浙江大学顾臻、张宇琪/上海交大樊春海院士/天津中医药陈波:针灸启发的微针疗法,登上Cell新刊!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工程化微针贴片,用于增强针灸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和骨关节炎的效果。

阴性结果也能发19.6分高分期刊?还是中医药临床研究?这个研究思路很精彩,学会你也能斩获高分期刊

为什么阴性结果能登上高分期刊?这篇文章究竟有什么魅力?让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吧。

Front Neurol: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荟萃分析评估了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

Chin Med:针刺可改善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的症状、血清胃饥饿素和自主神经系统: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本文探讨针刺对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症状、血清激素及自主神经系统(ANS)的影响。

Laryngoscope: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研究 火针针灸内迎香穴治疗顽固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研究人员试验发现,对内迎香穴进行火针针灸对改善中度和重度顽固性AR患者的鼻过敏症状、鼻甲水肿和生活质量有效。

Pain Ther:紧张性头痛管理,补充替代医学的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

通过网络荟萃分析考察了六种补充替代医学(CAM)干预措施,以确定有效的紧张性头痛(TTH)管理策略。

JAMA子刊:刘存志团队证实针灸可以治疗慢性坐骨神经痛,疗效可持续1年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疼痛类型,40%的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患坐骨神经痛。虽然大部分慢性坐骨神经痛会自行缓解,但是仍有45%的患者在患病1年后病情没有显著改善,34%的患者慢性疼痛会持续2年以上

【中西合璧】针灸疗法治疗癌痛的有效性:一项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针灸可能是缓解癌症相关疼痛的有效干预措施。尽管一些纳入研究存在低质量和样本量小的局限性,以及癌症类型和分期的差异,但针灸可能提供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癌症疼痛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糖尿病的 4 种机制

本文介绍糖尿病及其危害,阐述针灸治疗糖尿病在增强胰岛功能、降血糖、控体重与调节脂质代谢、调节相关激素水平等方面的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