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患者做麻醉,有哪些注意点?

2025-06-22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热射病麻醉管理需控核心体温至 38.5℃以下,优化循环,筛查凝血,优先区域麻醉,术中持续降温、多系统监测,术后延迟拔管,亚低温治疗防脑损伤。

热射病患者进行麻醉管理需特别注意以下要点,需综合多系统保护与特殊处理措施: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1. 1‌.核心体温控制‌:麻醉前需将患者核心体温降至38.5℃以下但避免低于37℃,可采用冰袋冷敷大血管处(颈、腋窝、腹股沟)联合冰盐水静脉输注。
  2. 2‌.循环状态优化‌:建立双静脉通路(中心静脉+外周静脉),优先输注4℃生理盐水纠正脱水,监测尿量>0.5ml/kg/h预防急性肾损伤。
  3. 3‌.凝血功能筛查‌:需检查血栓弹力图及DIC指标,必要时输注冷沉淀补充纤维蛋白原。

二、麻醉方式选择

  1. 1‌.优先考虑区域麻醉‌:对未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可减少全身麻醉药物对体温调节的干扰。
  2. 2‌.全麻药物调整‌:
    • 避免使用增加代谢率的药物(如氯胺酮)。
    • 丙泊酚优于苯二氮䓬类药物控制抽搐,兼具镇静与呼吸抑制风险低的优势。
    • 肌松药需在意识完全消失后使用,密切监测神经肌肉功能。

三、术中管理重点

  1. 1‌.持续降温措施‌:
    • 术中保持冰毯物理降温。
    • 呼吸回路加用湿热交换器,避免吸入气体温度过高。
  2. 2‌.多系统监测‌:
    • 核心体温(肛温/食道温)每5分钟监测一次。
    • 脑氧饱和度监测预防脑水肿,BIS值维持40-60。
    • 连续动脉压监测+血气分析(每30分钟)。

四、术后监护要点

  1. 1‌.延迟拔管指征‌:若存在持续抽搐、GCS评分<8分或PaO₂/FiO₂<300需保留气管导管转入ICU。
  2. 2‌.并发症预防‌:
    • 亚低温治疗(33-35℃)维持24-48小时预防二次脑损伤。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横纹肌溶解。

需特别注意:热射病患者麻醉风险较常规患者显著增高,建议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团队操作,并提前备好抢救药品(包括冰盐水、甘露醇、肌松拮抗剂等)。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397, encodeId=b82522e03971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3ce1030811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麻醉管理#</a> <a href='/topic/show?id=37af6e189d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热射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7189, encryptionId=37af6e189df, topicName=热射病), TopicDto(id=103081, encryptionId=03ce1030811a, topicName=麻醉管理)],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22 16:16:54 CST 2025, time=2025-06-2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2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日间手术麻醉和围手术期管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日间手术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我国日间手术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有差距,面临手术等级占比不足、制度不健全、医保支持弱、信息系统待完善等挑战,需多方努力推动其规范化发展。

【话险危夷】HARPOON不停跳下二尖瓣修复术的重症监护与麻醉管理

本文系统阐述了首批接受HARPOON不停跳下MVRS 治疗患者的麻醉管理和重症监护情况、患者预后情况,以及未来处理此类病例可能面临的挑战。

高龄手术中的麻醉关注要点有哪些?

高龄手术麻醉管理复杂,需从术前评估与准备(含器官评估、营养药物调整、方案制定)、术中管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术后恢复(复苏、并发症管理)及特殊风险提示多维度管控,可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扩张型心肌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手术如何麻醉?

30 岁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拟行阑尾切除术,经多学科会诊治疗后实施麻醉。麻醉过程精细管理,手术顺利。此类患者麻醉棘手,术前评估、优化心功能及缩短手术时间很关键。

【七思麻想】心脏病变“四重奏”:一例高危心脏病变患者胆道手术麻醉管理挑战及应对

71 岁男性,有多种病史,因右上腹痛入院,诊断为快速房颤、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拟手术。介绍麻醉诱导及术中管理要点,术后随访显示患者恢复良好。

一台被大家评定为80分的麻醉,您觉得还有哪方面需要提高?

90 岁胃窦腺癌患者,伴多种合并症,麻醉评估为 ASA IV 级。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 TAP 阻滞,经术前优化、术中精细管理与术后 ICU 过渡,探讨高危老年患者麻醉更好处置方式。

【论肿道麻】全身抗癌治疗和麻醉:叙述性回顾

癌症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挑战大,SACT 影响麻醉管理。综述梳理 SACT 作用机制与毒性谱,提出三大干预轴线,阐述其对麻醉的多方面影响及特殊情况处理,强调麻醉管理需突破传统、多学科协作。

【麻案精析】这才是精准麻醉:恶性高热易感患儿的麻醉管理1例

在BMC Anesthesiol刊发病例报告,描述了瑞马唑仑-阿芬太尼镇静联合骶管阻滞在一名1岁基因确诊恶性高热易感患儿中的成功应用,为儿科恶性高热易感患儿的麻醉管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麻案精析】气管异物的麻醉管理:高频喷射通气联合支气管封堵器

该方法在满足氧合需求的同时,为术者提供了最佳操作条件。此外,使用支气管封堵器辅助异物取出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气管异物取出方法。

免疫治疗浪潮中,麻醉如何冲破迷雾精准护航?

患者食管肿瘤免疫治疗后手术前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提示免疫治疗可引发免疫介导并发症影响麻醉手术。麻醉医生需全面评估,围术期密切监测,多团队协作制定个性化方案,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