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突破治疗困境,DLL3 靶向药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重获益
23小时前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DeLLphi-304作为首个基于DLL3靶向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的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系统展示了tarlatamab在继发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突破性效果。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肺癌亚型,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足 5%。尽管一线采用铂类药物联合依托泊苷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方案已取得一定疗效,但多数患者仍会在治疗期间或结束后短期内出现疾病进展,中位总生存期仅约 12 个月。其中,铂类耐药患者(首次治疗后化疗间隔<90 天)及伴有脑转移的患者预后尤为不佳。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选择十分有限:拓扑替康是主要的标准治疗药物,鲁比卡丁和氨柔比星虽在部分国家获批应用,但疗效欠佳且毒副作用显著,患者从中获得的生存益处微乎其微,因此临床上对新型有效治疗手段的需求极为迫切。塔拉妥单抗(tarlatamab)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可桥联表达DLL3的肿瘤细胞与T细胞,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是SCLC继发治疗领域的创新疗法。 近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杂志上的一项多国、III期开放标签随机对照DeLLphi-304研究,评估了tarlatamab与标准化疗药物(拓扑替康、鲁比卡丁或氨柔比星)在对一线铂类化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二线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509例疾病进展患者,结果显示ta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小细胞肺癌# #Tarlatamab#
1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