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杨照罡教授/滕乐生教授团队《Biomaterials》:工程化外泌体靶向递送microRNA逆转肝纤维化

2025-07-09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利用纳秒脉冲微流控系统构建表面修饰5HT1D抗体和高表达CD47蛋白的工程化外泌体(TCMExos)用于靶向治疗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一种渐进性疾病,主要由慢性肝损伤引起,诸如肝炎、长期饮酒或脂肪肝等。持续的损伤会导致细胞外基质(ECM)中的胶原蛋白等成分过度积聚,从而使肝脏逐渐硬化并损害其发挥正常功能。虽然核酸药物在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其难以穿透ECM且无法有效靶向激活的肝星状细胞(aHSCs),其治疗效果仍然有限。外泌体(Exos)作为一种有前景的药物载体,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而备受关注。然而,外泌体在临床应用中仍面临着产量低、载药能力有限以及递送效率欠佳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照罡教授、滕乐生教授团队在国际材料与生物医学期刊《bio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Engineered exosomes for targeted microRNA delivery to reverse liver fibrosi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纳秒脉冲微流控系统(T-nsPMs),可以大量产生表面过表达CD47蛋白的外泌体,并在其表面修饰5HT1D抗体构建纳米药物递送系统TCMExos,靶向递送microRNA-29bmiR-29b),从而逆转肝纤维化

图片

图1. 利用T-nsPMs高通量制备TCMExos及其肝纤维化治疗机制流程图。

【主要内容】

图片

图2. 利用T-nsPMs高通量生成Exos

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毫秒电穿孔技术(msEP)相比,使用T-nsPMs处理后,外泌体产量显著增加了11倍。此外,T-nsPMs还提升了细胞存活率和转染效率,较msEP分别提高了1.35倍和1.18倍。经模拟实验结果发现,T-nsPMs可以高效地将质粒转染到细胞中。

图片

图3. 肝纤维化治疗靶点的识别

研究发现,在激活的HSC-T6细胞(aHSCs-T6)以及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肝脏组织中,5HT1D蛋白显著过表达。因此,5HT1D被确定为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图片

图4. TCMExos对肝纤维化的体外治疗作用

研究表明,TCMExos能够有效跨越细胞外基质,避免被巨噬细胞吞噬,并精准定位到纤维化部位精确释放miR-29b,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显著下调α-SMA、COL1A1、TIMP-1和磷酸化SMAD2蛋白。

图片

图5. TCMExos对肝纤维化的体内治疗作用

图片

图6. TCMExos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机制

研究表明,TCMExos处理后,胶原蛋白面积减少,显著下调α-SMA、COL1A1、TIMP-1和磷酸化SMAD2蛋白表达,对于肝纤维化呈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结果发现,TCMExos对肝脏纤维化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TGF-β信号通路,尤其是通过调控依赖SMAD的信号传导来实现的。

【全文总结】

本研究利用纳秒脉冲微流控系统构建表面修饰5HT1D抗体和高表达CD47蛋白的工程化外泌体(TCMExos)用于靶向治疗肝纤维化。TCMExos可有效穿透细胞外基质,规避巨噬细胞吞噬,精准递送miR-29b至纤维化部位抑制肝星状细胞激活,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策略。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5.12351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2658, encodeId=310922e26585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ed881343f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纤维化#</a> <a href='/topic/show?id=9bcc12e108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工程化外泌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108, encryptionId=9bcc12e1082e, topicName=工程化外泌体), TopicDto(id=81343, encryptionId=3ed881343fa, topicName=肝纤维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l 09 11:10:31 CST 2025, time=2025-07-0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09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肝纤维化的“侦察兵”:HBV标记物如何提前预警?(上)

HBV 感染是我国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主要病因之一,乙肝五项等指标临床应用广。HBsAg 可评估感染免疫力、预测肝癌、反映肝纤维化状态,抗 - HBc 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相关,对筛选抗病毒对象有意义。

NBE:清华大学杜亚楠团队发现张力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定向迁移可能协调肝纤维化进程!

该研究表明张力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定向迁移可能协调肝纤维化进程。

EASL2025丨新定义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人群仍有较大疾病进展风险,建议抗病毒治疗

该研究结果表明符合2022年版中国指南新定义的IHC人群中仍有42.2%存在显著肝纤维化,且F ≥ 2的患者比例随年龄增长递增。

Nat Aging:蔡时青/涂传涛合作研究表明靶向染色质重塑者BAZ2B减轻肝脏衰老和肝纤维化!

该研究表明靶向染色质重塑者BAZ2B减轻肝脏衰老和肝纤维化。

【期刊导读】MASLD加速慢乙肝纤维化进程并削弱抗病毒治疗的纤维化改善效果

该研究揭示了MASLD可独立影响慢乙肝患者的肝脏硬度(LSM)动态变化,并显著削弱抗病毒治疗的纤维化改善效果。

李婕/朱莉/郑明华团队:PRO-C3联合GP73在慢乙肝肝纤维化评估中的效能最优

该研究首次评估II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高尔基蛋白73、PRO-C3联合GP73、肝硬度值、FAST、Agile 3+、FIB-4和APRI共8种无创评分对识别慢性乙型肝炎显著和进展期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Hepatology:浙江大学曹红翠团队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肝内B细胞的致病功能减轻小鼠肝纤维化

该研究假设MSCs有可能抑制肝内B细胞的促纤维化活性,从而抑制LF的进展。

学术前沿|JGH:基于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的铁定量用于无创性肝纤维化分期

基于铁的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在实验兔无创HF分期中得到了验证。研究中系统地探讨了在HF不同阶段肝脏铁含量的变化,并实现了对包括早期HF在内的各阶段HF的定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