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倩教授团队|分子遗传学异常预测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

2025-04-03 医悦汇 医悦汇

研究346例CBF-AML患者,发现RUNX1::RUNX1T1患者中KDM6A突变预后差、ASXL1突变好;CBFB::MYH11患者中,突变多和FLT3-ITD突变预后不良。

编者按:根据国际指南,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患者被归类为预后良好组。然而,一些达到完全缓解的CBF-AML患者最终复发甚至死亡,提示其临床和生物学异质性。目前,整合分子遗传学和临床特征对CBF-AML预后的研究有限。为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江倩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成果“Genetic abnormalities predic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re binding fact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于2025年1月发表在《Annals of Hematology》期刊上,以下是论文速递。

图片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CBF-AML成年患者。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与无事件生存期(EFS)、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相关的变量。

研究结果

共346例患者纳入研究,包括211例(61%)RUNX1::RUNX1T1患者和135例(39%)CBFB::MYH11患者。男性182例(53%)。中位年龄39岁(IQR, 29-51岁)。282例患者接受强方案诱导化疗,64例接受弱方案诱导。

对于伴RUNX1::RUNX1T1患者,首次诱导治疗后CR/CRi率为76%,最终CR/CRi率为98%,3年EFS、RFS和OS率分别为38%、66%和77%。多因素分析显示,KDM6A突变、弱化疗诱导和首次巩固治疗后可测量微小残留病(MRD)水平降低< 3 log是影响RFS和OS的共同不利因素,KIT D816突变、KIT突变VAF > 25%和FLT3-TKD突变分别是影响RFS和OS的不利因素,但ASXL1突变是影响预后有利因素。

对于伴CBFB::MYH11患者,首次诱导治疗后CR/CRi率为88%,最终CR/CRi率为99%,3年EFS、RFS和OS率分别为38%、69%和83%。多因素分析显示,突变数量增加、FLT3-ITD突变和诊断时血小板计数低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

总结

对于AML伴RUNX1::RUNX1T1患者,江倩教授团队发现KDM6A突变是除了KIT和FLT3-TKD突变以外的不良预后因素,而ASXL1突变预示较好的结局。对于AML伴CBFB::MYH11患者,突变数量增加和FLT3-ITD突变预示不良结局。此外,弱方案诱导化疗、巩固一疗程后MRD水平高、诊断时血小板降低等临床因素也与CBF-AML患者的不良结局相关。江倩教授团队的此项研究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CBF-AML患者中的高危人群,并予以干预。

参考文献

Yu S, Yang S, Hu L, et al. Genetic abnormalities predict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ore binding factor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n Hematol. doi:10.1007/s00277-024-06182-0

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277-024-06182-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946, encodeId=93242258946b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87741e43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基因异常#</a> <a href='/topic/show?id=0555125e103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1743, encryptionId=787741e439d, topicName=基因异常), TopicDto(id=125710, encryptionId=0555125e103a, topicName=核心结合因子急性髓系白血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Apr 03 11:52:21 CST 2025, time=2025-04-0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BJH】无17p缺失、免疫化疗的一线CLL中基因异常的预后影响

学者通过细胞遗传学和靶向二代测序,对536例接受一线免疫化疗治疗(CIT)的CLL患者进行了基因异常的综合分析,旨在评估主要异常的预后意义,并特别关注根据IGHV状态分层时的相对影响。

JAMA:在肺癌中有助于治疗选择的基因异常 可能改善存活率

对肺癌肿瘤的多路复用测试确认了有助于选择靶向治疗的基因异常。据5月21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接受肺癌匹配疗法的患者会比那些没有接受导向性治疗的患者活得更长,尽管还需要做随机化的临床试验来决定这一治疗策略是否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靶向治疗的引进已经通过将肿瘤基因分型结合到治疗决策之中从而转变了对肺癌患者的治疗。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每年美国有13万人被诊断患有肺腺癌,而全世界则每年

Cancer Res.:BRCA1基因突变乳腺癌中的RB1基因异常

6月15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了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研究的最新进展。生殖细胞系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常显示基底样分子亚型的典型特征。然而,BRCA1功能失调导致哪些基因反复突变尚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利用基因表达谱对577例乳腺肿瘤进行分子亚型分类,其中包括72例乳腺肿瘤BRCA1/2突变基因携带者。以RB1位点为重点,研究者使用覆盖RB1基

Am J Pathol:基因异常预测前列腺癌复发

良性或恶性组织中的基因异常预测前列腺癌复发,一项有关更高效、准确技术的研究论文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杂志上。 2012年5月7日,主动监测50岁以上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已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早期检测,但诊断后临床结果的预测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前列腺癌以及相邻的肿瘤良性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一个基

5岁女童无鼻梁或基因异常,医生:16岁后可手术改善

近日,河南张女士求助@小莉帮忙 称:5岁半女儿甜甜因无鼻梁只能用嘴呼吸,孩子奶奶每天看着孩子呼吸不畅小脸憋得通红,也是急得直哭!

JCO:RAS和ALK突变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中带来不利预后

本研究确定了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诊断时潜在可治疗的基因异常发生率,发现ALK改变的总体发生率高于以往报道,且不同ALK突变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