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iatrics:美国幼儿误服尼古丁 14 年数据,2 岁以下占比超 76%,住院风险与产品类型密切相关
16小时前 吾乃喵大人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文章详尽揭示了不同产品及配方在儿童意外摄入中的风险差异,特别关注了近年来兴起的尼古丁袋的危险性及其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威胁,为预防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亮点 2010年至2023年,美国6岁以下儿童因意外摄入尼古丁的报告总数高达13.4万余例,且2岁以下儿童占比超76%。 液体尼古丁摄入事件在2010至2015年间暴增450%,2015年“儿童尼古丁中毒预防法案”实施后,摄入率显著下降45%。 尼古丁袋(nicotine pouches)摄入自2020年至2023年激增763%,且此类摄入事件导致严重医学结局和医院入院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尼古丁制剂。 尼古丁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甚至极低剂量即可对儿童产生严重危害,表现为呕吐、高血压、心动过速、癫痫发作、呼吸衰竭乃至死亡。此外,尼古丁对儿童大脑发育具有长期不良影响。随着电子烟及多样化口服尼古丁制剂(如尼古丁嚼胶、含片、液体、颗粒和蛋白尼古丁袋等)的普及,儿童误摄入尼古丁的风险大幅提升。这些产品因形态、颜色、香味与普通食品相似,极具诱惑性,令幼童误食率上升。在此背景下,美国联邦及部分州政府出台了多项法规,如2015年实施的儿童尼古丁中毒预防法案,强制液体尼古丁产品采用儿童安全包装,试图降低儿童相关安全事件。然而,口服尼古丁制品市场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尼古丁袋的兴起,引发了新的监管与预防难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尼古丁#
5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