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对苯丙酮尿症患者代谢控制和饮食的影响
10小时前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此项研究为理解月经周期如何影响特定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了个性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苯丙酮尿症(PKU)是最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之一,其特征是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而导致苯丙氨酸无法正常代谢,从而在体内积累。高浓度的苯丙氨酸会对神经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年轻时可能导致严重的残疾。
国外学者探讨了月经周期是否会影响PKU患者的代谢稳定性和饮食习惯。此次研究基于日常临床经验和文献中的提示,认为月经出血期间,某些先天性代谢障碍(如有机酸血症和尿素循环障碍)患者的代谢稳定性可能会恶化。然而,这种联系尚未得到系统性的研究。
此次研究选择PKU作为模型疾病,因其易于测定生物标志物且治疗方法明确,适合作为初步探索月经周期影响代谢稳定性的疾病。
研究招募了10名具有规律月经周期的经典型PKU女性患者,并要求她们在6个月内每周两次通过干血斑测量苯丙氨酸(Phe)浓度。同时,参与者需记录详细的饮食日志和月经周期。数据分析包括使用重复测量ANOVA检验不同月经周期阶段Phe浓度的变化,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评估饮食变化与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Phe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最低值出现在早期黄体期(627.9 ± 179.0 µmol/l),而最高值出现在早期卵泡期(702.2 ± 188.8 µmol/l)。尽管观察到了Phe浓度随月经周期波动的现象,但这些变化并不归因于饮食习惯的改变,因为蛋白质、苯丙氨酸或卡路里摄入量在月经周期各阶段间没有显著差异。此外,研究还指出Phe浓度的升高发生在月经出血之前,表明这不仅仅是出血导致的分解代谢作用的结果。
研究者推测,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导致Phe浓度波动的原因之一。特别是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了Phe浓度,因为Phe浓度的变化趋势与雌二醇浓度在整个女性周期中的变化相反。尽管如此,研究也承认了营养日志数据的质量限制以及未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的具体机制。
研究表明,月经周期确实对PKU患者的Phe浓度有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Phe浓度在排卵后不久降至最低,在月经出血前达到峰值。虽然最大差异仅为10.7%,但对于患有其他类型代谢障碍的患者来说,了解月经周期对代谢控制的影响可能尤为重要。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可能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代谢控制。
此项研究为理解月经周期如何影响特定代谢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了个性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Horka, L., Landolt, K., Erlic, Z. et al. The influence of menstrual cycle on metabolic control and diet in patients with phenylketonuria. Orphanet J Rare Dis 20, 360 (202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苯丙酮尿症# #月经周期#
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