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教授揭秘从诊断到治疗:肿瘤患者如何避免重复检查,获得精准方案

2025-04-25 医悦汇 医悦汇 发表于陕西省

【医悦汇】科普ONCO栏目特别邀请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王晓东教授,深入探讨如何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如何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最精准的医疗服务。

编者按:对于肿瘤患者来说,精准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疾病规范化诊疗的关键。然而,许多患者在转诊过程中常常面临重复检查的困扰,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延长了等待治疗时间,有可能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此外,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平衡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也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

【医悦汇】科普ONCO栏目特别邀请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王晓东教授,深入探讨如何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以及如何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最精准的医疗服务。

医悦汇:对于一些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医院有哪些独特的技术或方法?能否分享一些成功案例?

王晓东教授:以我院肺小结节门诊为例,若发现肺部结节,可借助穿刺活检技术明确其良恶性。根据活检结果,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将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随后,患者将被转诊至相应科室,由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与治疗。

对于结肠癌的早期筛查,我院采用多种检测手段。粪便检查方面,包括粪便潜血试验以及DNA甲基化的检测技术,这些方法有助于实现早期发现潜在病变。

此外,肠镜检查是我院胃肠镜团队的特色项目,该团队由胃肠镜专家与麻醉科医生共同协作,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通过一次检查,即可从胃镜到肠镜全面覆盖,不仅能观察到早期胃肠癌,还能发现并处理息肉。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息肉为良性或恶性,我们将据此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实现早筛与早治的有效结合。

然而,胃肠镜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部分患者可能因无法耐受胃肠镜检查带来的痛苦,又担心全麻带来的副反应而拒绝胃肠镜检查。针对此类情况,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作为替代手段,用于发现较大的肿块,并观察肿瘤与周围器官及淋巴结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CT对于较小的息肉检出能力有限。比如,有一位近期便中带血的病人,CT检查未见异常,而做肠镜检查发现了结肠有一小息肉,直接进行黏膜或黏膜下切除术,病理提示原位癌,从而实现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因此,肠镜仍然是目前最直观且有效的检查手段,病理诊断是金标准,通过肠镜可以发现和切除早期癌及癌前病变。

医悦汇:针对肿瘤来说,当外院患者来就诊时,哪些检查是必须完善的?如何避免重复检查?

王晓东教授:在门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外地前来就医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已在当地进行了部分检查,而这些检查结果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我们建议外地患者前来北京就医时,携带所有既往检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血常规、生化检查、肝肾功能检测以及肿瘤标志物等。此外,病理检查结果尤为重要,因为病理诊断是确诊肿瘤的“金标准”。若患者在外地未能完成病理检查,我们也会在北京安排相应检查。

除了上述检查外,影像学检查对于疾病的诊断同样不可或缺。例如,CT、MRI以及PET/CT等检查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病变的范围、判断疾病的分期。由于疾病的范围和分期不同,相应的治疗方案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全面的检查资料对于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医悦汇:目前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有哪些?各自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是什么?

王晓东教授:结肠癌的治疗策略与其他癌种类似,均遵循国际国内一致的诊疗指南。早期结肠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这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总体而言,结肠癌的治疗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两大类。全身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通过基因检测实现精准治疗,其毒副反应相对较小。

然而,对于早期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仍是首选。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我们通常会在手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为外科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新辅助治疗包括全身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放疗等。

在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通常会进行多学科讨论(MDT)。外科医生、放疗科医生、内科医生以及影像科和病理科医生共同参与,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如果患者初始诊断时肿瘤不可切除,但通过内科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能够缩小肿瘤至可切除范围,这种治疗策略称为转化治疗。此时,内科医生首先介入,将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状态,随后由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切除。

除了全身治疗外,局部治疗也是结肠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局部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疗科的放射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局部治疗,多学科团队能够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

医悦汇:针对不同阶段的癌症患者,如何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如何平衡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

王晓东教授: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各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讨论,针对单一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与传统会诊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以往的会诊流程通常是按需逐科进行:患者若就诊于肿瘤内科,内科医生会先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切除,随后邀请外科医生会诊,外科医生给出意见后,再邀请放疗科医生会诊。

然而,在现代多学科诊疗模式中,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以及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齐聚一堂,共同针对患者当前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专家团队首先明确患者的肿瘤诊断、疾病分期,评估肿瘤的大小以及是否具备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条件。若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或需通过全身治疗或介入治疗缩小肿瘤以达到可切除状态,则先由内科或介入科进行相应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次召开多学科讨论会确定下一步治疗目标和方案,是否有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

此时,外科医生可能会表示:“内科或介入科已为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肿瘤已具备手术切除的可能。”手术切除作为肿瘤治疗中最为理想的手段,具有根治性,因此患者随后将被转至外科,由外科医生实施手术切除。

多学科诊疗模式目前已被广泛提倡,并在临床实践中趋于成熟,它通过整合,多学科的专业优势,为患者提供精准且全面的医疗服务。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941, encodeId=b16d2261941e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3e843188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学科协作#</a> <a href='/topic/show?id=f6ae831050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诊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188, encryptionId=43e843188b7, topicName=多学科协作), TopicDto(id=83105, encryptionId=f6ae831050e, topicName=肿瘤诊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Apr 24 23:25:41 CST 2025, time=2025-04-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沈琳:多学科治疗(MDT)可以使患者、医生、医院长久获益

肿瘤是一种复杂疾病,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手段,而每种治疗手段的优劣势及其对病人身体的影响,只有该学科医生清楚。肿瘤治疗的多学科协作在业内形成广泛共识。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国内著名的大型三甲肿瘤专科医院,也是国内最早实施肿瘤多学科诊疗的医院之一。记者就如何实施肿瘤多学科诊疗等话题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治疗(MDT)协作组带头人沈琳。该院的消化系统肿瘤MDT在全国影响巨大

19岁少女反复发热、乏力,竟然是因为患上“东方美女病”?

19 岁小李因反复发热、乏力等症状,结合体检、检查确诊大动脉炎。该病多为青年女性患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需综合检查评估,以早诊早治、个体化治疗为原则,激素是基础用药。

河北省打造胸痛卒中患者一小时救治圈

方案提出,建设单位要以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为重点,实现院内区域救治协同,保障患者以最短时间得到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