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绝经期激素治疗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2024-12-1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口服雌激素-黄体酮治疗与心脏病和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相关,而使用替博龙与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相关,但与静脉血栓栓塞无关。

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30%。妇女患心血管疾病的时间往往比男子晚几年,在与更年期过渡相一致的中年期间发病率显著增加。这种转变的特点与雌激素水平下降和促卵泡激素浓度升高有关。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潮热、盗汗、睡眠障碍、焦虑和记忆力减退。全身性绝经期激素治疗以雌激素联合或不联合孕激素为基础,可有效减轻血管舒缩症状,并减少椎体和髋部骨折的发生率。然而,尽管绝经期激素治疗减轻了绝经期症状,但研究表明其使用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
 
近日,顶级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根据给药途径和激素组合情况,评价当代绝经期激素治疗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
 
这项基于瑞典全国登记的模拟靶试验。参与者为919614名年龄在2007年至2020年之间50-58岁的女性,她们前两年未使用激素治疗。研究人员设计了138个巢式试验,从2007年7月到2018年12月每月开始。根据该月的处方登记数据,前两年未使用激素治疗的妇女被分配到8个治疗组中的其中一个:口服联合连续治疗、口服联合序贯治疗、口服无对抗雌激素治疗、口服雌激素联合局部黄体酮治疗、替博龙治疗、经皮联合治疗、经皮无对抗雌激素治疗、或非绝经期激素治疗。
 
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静脉血栓栓塞、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和心肌梗死以及复合心血管疾病结局。研究人员估计了包含95%可信区间的风险比。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对比“意向治疗”分析的观察性类似物中的服用者和非服用者,以及“每个方案”分析中持续使用者和从不使用者,来评估治疗效果。
 
该研究共有77512名妇女开始接受任何更年期激素治疗,842102名妇女未接受任何更年期激素治疗。24089名妇女在随访期间有事件记录:10360名(43.0%)发生缺血性心脏病事件,4098名(17.0%)发生脑梗死事件,4312名(17.9%)发生心肌梗死事件,9196名(38.2%)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事件。在意向治疗分析中,与非服用者相比,替博龙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风险比1.52,95%可信区间1.11至2.08)。替博酮或口服雌激素-黄体酮治疗的服用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分别为1.46(1.00-2.14)和1.21(1.00-1.46))。口服连续雌激素-黄体酮治疗(1.61,1.35~1.92)、序贯治疗(2.00,1.61~2.49)和单纯雌激素治疗(1.57,1.02~2.44)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较高。每个方案分析的其他结果显示,使用替博龙与脑梗死(1.97,1.02至3.78)和心肌梗死(1.94,1.01至3.73)的高风险相关。
 
由此可见,口服雌激素-黄体酮治疗与心脏病和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增加相关,而使用替博龙与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相关,但与静脉血栓栓塞无关。这些结果强调了不同激素组合和给药方法对心血管疾病风险产生不同的影响。
 
原始出处:
 
Therese Johansson.et al.Contemporary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wedish nationwide register based emulated target trial.BMJ.2024.https://www.bmj.com/content/387/bmj-2023-07878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42546, encodeId=aad822425461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541d518507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血管疾病风险#</a> <a href='/topic/show?id=6624e89093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绝经期激素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850, encryptionId=541d5185074, topicName=心血管疾病风险), TopicDto(id=78909, encryptionId=6624e890936, topicName=绝经期激素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Dec 15 13:11:28 CST 2024, time=2024-12-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每一步都很重要!如何通过增加步数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一项新的荟萃分析研究表明,较高的每日步数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风险降低有关,分别从大于4000步和2300步开始获益。

Lancet子刊:什么是“最健康”的甲状腺功能?

近期发表于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一项研究,旨在评估TSH和FT4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复合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风险评估进一步确定甲状腺功能最佳健康范

Cardiovasc Diabetol: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血压的关系及其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联合累积效应

这些结果表明TyG升高对未来血压变化的影响大于血压对TyG升高的影响。胰岛素抵抗和血压的双重评估和管理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在年轻人中。

挑战认知?没接受治疗,42%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心血管疾病风险还降低34%!

近日,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未接受治疗的情况下,42%的高血压患者在6年内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且血压恢复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34%。

食品添加乳化剂或增心血管疾病风险!所以还能吃甜甜的蛋糕吗?

一项发表于BMJ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加工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乳化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 (CVD) 的风险。

抵消久坐危害的最佳步数出炉!BMJ子刊:每天久坐>10h但走9000步,可降低39%全因死亡风险

BMJ子刊:无论是长时间还是短时间久坐,每天步行9000至10,500步,全因死亡风险都会达到最低。不过,当每日步数相同时,与高久坐时长的相比,久坐时间短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降低10%。

Heart:2020-203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负担预测

未来十年,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预计将稳步上升,而死亡率将在2024年后趋于平稳。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以社区为基础的筛查和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可显著减轻心血管疾病负担。

SVN:复旦大学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心血管疾病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前瞻性队列研究

基于 ML 的分类模型可以从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学习到有表现力的表征

「最佳睡眠时长」竟不是“8小时”!Nature子刊:睡眠少于7小时,心脏风险激增!超8小时死亡风险大幅增加!

Scientific Reports:连续6周每天少睡1.5小时,明显损害了内皮氧化应激的清除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皮氧化应激的不断积累又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心脏病协会建立10年和3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事件预测模型(PREVENT评分)

美国心脏病协会建立10年和3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事件预测模型(PREVENT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