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神药”?孩子慎用!家长却当万能药

2025-06-27 儿科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文将从药物成分、作用机制、禁忌人群、使用误区等维度,系统解读如何科学合理使用藿香正气水,为家庭安全用药筑起防护墙。

随着盛夏时节气温攀升,中暑、肠胃不适、呕吐腹泻等夏季常见病进入高发期,藿香正气水因其便捷性成为众多家庭的 "药箱常客"。不少人将其视为包治夏季小病的 "万能神药",甚至衍生出防蚊、祛痱等非适应症用法。然而,这种含有高浓度酒精的中药酊剂,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暗藏使用风险。本文将从药物成分、作用机制、禁忌人群、使用误区等维度,系统解读如何科学合理使用藿香正气水,为家庭安全用药筑起防护墙。

藿香正气水:便利还是隐患?

作为传统中医药应对暑湿病症的经典方剂,藿香正气水由藿香、紫苏、陈皮、厚朴等十余味中药材经酒精浸泡制成。其通过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对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引起的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需警惕的是,这种棕褐色澄清液体本质上是含 40%-50% 乙醇的酊剂,特殊的剂型决定了其独特的药理特性与使用边界。

藿香正气水的成分与作用机制

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藿香、半夏、陈皮、厚朴、炙甘草等中药材浸泡在酒精中制成。其“水”其实是酊剂,即药物完全溶解在含有高浓度酒精(乙醇,大约40%-50%)的溶剂中。酊剂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酒精作为溶剂,携带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发挥作用。

酊剂的特性包括:

  • 快速发挥药效,但同时也容易引起酒精相关的副作用;

  • 快速发挥药效,但同时也容易引起酒精相关的副作用;

  • 需要注意酒精的安全使用范围;

  • 不宜与某些药物共同服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或副反应。

藿香正气水的禁忌——不可忽视的安全底线

夏天,用藿香正气水作为“万能药”,已成为不少家庭的“日常”。有的认为:中暑了喝一瓶,肠胃不适也喝一瓶,甚至感冒也用一点,似乎无所不能。但实际上,药物即便在日常使用中也需严格遵循医嘱和说明书,而不要将其神化为万能“药水”。

图片

能与头孢类药物同服吗?

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成分会与一些抗生素药物产生严重化学反应,尤其是头孢类药物。头孢中的某些成分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安全起见,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应该不碰酒精,特别是15岁以下的儿童应该做到滴酒不沾!儿童尚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肝脏酶系统未成熟,代谢酒精能力较差。即使只是少量的酒精,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肝脏开发和骨骼成长。药品说明书上明确标注:不建议儿童、孕妇及哺乳妇女服用藿香正气水。

“替代”口服液:没有酒精,安全吗?

市场上出现“藿香正气口服液”替代品,宣传没有酒精,适合儿童和孕妇,但需要警惕的是:这种口服液中常含有“生半夏”等中药成分。生半夏是一种有毒中药,其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有明显的胚胎毒性,包括诱发流产和胎儿畸形的风险。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管理办法,生半夏被列为“毒性中药品”,非专业人士、普通家庭不应随意用作药品。因此,即便没有酒精成分,儿童、孕妇在使用“无酒精”藿香正气口服液时,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小心用药。

儿童中暑如何应对?

儿童中暑需迅速处理,以下为处理方法:

院前急救

  • 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把孩子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如通风阴凉的房间或空调房。要是婴儿出现捂热综合征,要马上解开包被来降温,同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

  • 物理降温 :先用温水擦浴全身,再用冷水擦浴,还可以在额头、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走行浅表处放置冰袋,并借助风扇增加对流散热。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好、意识清楚的儿童,可采用浸泡降温,即将躯干和四肢浸入冷水或冰水浴缸中,但要注意保护头部,防止误吸和溺水。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冷电解质饮料或水,但要避免含酒精、糖分过高及冷冻饮料。若孩子神志状态发生改变,应进行静脉补液。

院内救治

  • 有效控制体温 :可单用或联用多种降温方式,如使用降温毯、冰敷、浸浴等,同时可通过静脉通路,使用提前预冷的 0.9% 氯化钠溶液或葡萄糖溶液进行补液,目标是维持直肠温度在 37℃~38.5℃之间。

  • 呼吸支持 :对于无呼吸的中暑患儿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做好有创呼吸支持向无创呼吸支持的过渡,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 液体管理 :对于循环衰竭的患儿,要及时扩容,尽早建立静脉通路,补充等张晶体液,同时连续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动脉血气、乳酸、尿量等指标,以评估循环状态,充分进行液体复苏,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 器官功能保护治疗 :要关注昏迷等脑损伤患儿,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对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儿,可使用甘露醇或 3% 氯化钠用于脑细胞脱水治疗;对于伴有抽搐发作的患儿,可静脉注射地西泮或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对缩短患儿昏迷期,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有益;对于横纹肌溶解的患儿,要注意液体治疗及碱化尿液;对于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同时有高钾血症的患儿应慎用洋地黄,避免快速补液加重心功能负荷;对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儿,可根据凝血功能结果选择替代治疗或抗凝治疗。 

需注意,中暑后不要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来退热。对于年龄较大,存在寒战的儿童可配合加用氯丙嗪,每次 0.5~1 mg/k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同时应密切关注循环情况,必要时可使 用 5~8 μg/(kg·min)多巴胺静脉滴注改善循环。

另外,对于年长儿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比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4~8 mg/kg或地塞米松0.25~0.5 mg/kg 静脉滴注,对降温有一定作用,但不作为常规推荐。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灾害儿科学组,中国人民解放军儿科学专业委员会,郑成中,等.儿童中暑的防治方案专家共识(2023年)[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23, 25(6):551-559.DOI:10.7499/j.issn.1008-8830.2212063.

2,藿香正气水说明书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076, encodeId=50fa22e10761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a152224e5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中暑#</a> <a href='/topic/show?id=521d88491f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藿香正气水#</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2247, encryptionId=ba152224e5e, topicName=中暑), TopicDto(id=88491, encryptionId=521d88491fa, topicName=藿香正气水)],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27 11:59:32 CST 2025, time=2025-06-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7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中暑”进了重症监护室 高温天热射病来袭

盛夏时节,不少人冒着酷暑从事室外作业,一旦发生中暑,很多人都觉得是“小事”,降降温多喝水就好了。然而,日前福州市第一医院就收治了一位因中暑引发生命危险的患者。

以为出伏就万事大吉?收藏这篇文,后面还有秋老虎!

马上出伏了,出现腹泻、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120的急救医生以为是自己吃坏了东西,在症状持续了一天,同组吃饭的伙伴完全没有任何症状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会是中暑了吧!

Science:吕奔教授团队揭示重度中暑诱发脏器损伤的关键机理

该团队近年来还揭示了危重症DIC与多脏器衰竭形成的重要机理。

Crit Care Med:法国2003热浪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死亡率:全国多中心危险因素研究

中暑患者需要积极的降温措施和器官衰竭的大力支持治疗。尽管热浪预计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再次复发,但中暑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却鲜为人知。因此我们研究了2003年8月法国热浪期间ICU收治的中暑患者预后和危险因素。

Intens Care Med:降钙素原可以作为重症患者中暑的标志物吗?

本研究目的为探讨非劳力性中暑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情况。

JACC:耐力型运动中的健康杀手:中暑比心律失常更常见

耐力型长跑中两个最重要的猝死原因已经证实是心律失常和中暑。然而一直以来,"心律失常"几乎吸引了所有医学界人士的关注,而中暑的重要性却一直无人问津。本项研究试图确定在耐力型竞赛中,中暑和心脏原因引起的危及生命事件的百分比。

警惕!“热死人”不是开玩笑,多地多人确诊热射病,已有死亡!

在持续高温闷热天气里,人们经常会说“热死人了”,有时这并非一句玩笑话,因“热射病”昏迷乃至死亡的案例,今年盛夏已发生多起。

ACS Omega:血必净注射液通过PARP-1/AIF信号减轻中暑性脑损伤

通过建立中暑(HS)诱导大鼠模型和细胞模型,阐明血必净(XBJ)注射液对HS致脑损伤的体内和体外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