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咏梅/李根喜/张娟《Adv. Sci.》:MOF增强的CRISPR-Cas12a生物传感体系用于循环肿瘤DNA检测

2025-05-07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陕西省

ctDNA高灵敏检测意义重大,但传统技术存缺陷,CRISPR检测也有局限。南京医科大学等团队开发Mn-MOFs增强的CRISPR系统,构建传感器,可免预扩增实现超灵敏检测,具临床应用潜力。

循环肿瘤DNA(ctDNA)的高灵敏检测是肿瘤早期筛查与疗效动态评估的重要技术支撑。然而,血液中ctDNA丰度极低(通常低于0.1%),传统检测技术普遍存在灵敏度不足、假阳性率偏高以及操作流程复杂等问题。近年来,基于CRISPR-Cas系统的生物传感技术凭借其精准靶标识别能力、非特异性反式切割活性及模块化编程特性,在核酸分子检测领域展现出极大的潜力,目前,CRISPR检测方案大多需要通过预扩增手段提升灵敏度,且天然Cas蛋白在复杂生物样本中易受温度波动、蛋白酶降解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失活,限制了临床现有技术的转化应用。因此,在保持Cas蛋白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反式切割活性,成为提升ctDNA检测技术的新挑战。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殷咏梅教授团队与南京大学/上海大学李根喜、张娟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n-MOFs)增强的CRISPR系统(MME-CRISPR),并进一步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ctDNA的灵敏检测。如图1所示,他们创新地以将定制化酶激活剂(Mn²⁺)与Cas12a/crRNA共组形成酶-MOF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在温和条件下迅速释放。同时,MOF引发的邻近效应可以在释放过程中持续提供足够的Mn2+,充分促进与Cas12a/crRNA相互作用,从而增强Cas12a/crRNA的反式切割活性,而且该复合物还能够有效地保护Cas12a/crRNA免受各种外部刺激。因此,他们所开发的基于MME-CRISPR的生物传感器无需预扩增即可实现ctDNA的超灵敏检测。研究成果以“Enhanced the Trans-Cleavage Activity of CRISPR-Cas12a Us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as Stimulants for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为题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殷咏梅、李根喜、张娟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吴帅博士与博士生刘殷成为共同第一作者。

图片

图1 基于Mn-MOFs增强的CRISPR-Cas12a传感体系用于ctDNA检测的设计原理。图片来源:Advanced Science

在该研究工作中,作者团队首先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荧光标记成像以及傅里叶红外等手段对Mn-MOFs与Cas12a/crRNA共组装行为进行表征。如图2所示, Cas12a/crRNA能够高效地被包裹在Mn-MOFs材料当中。他们随后详细地研究了Cas12a/crRNA在不同pH下的释放行为,并通过测定Cas12a/crRNA@Mn-MOFs的酶动力学常数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活性变化,验证了酶的反式切割活性以及稳定性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

图片

Cas12a/crRNA@Mn-MOFs的制备与表征结果图。图片来源:Advanced Science

作者团队进一步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L858R突变为ctDNA检测目标,并基于MME-CRISPR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ctDNA的分析,结果显示,该传感器的检测限可低至0.28 fM,灵敏度较传统方法提升2个数量级。

图片

基于MME-CRISPR的生物传感器用于EGFRL858R检测分析。图片来源:Advanced Science 

作者团队还设计了工程化的错配crRNA使得基于MME-CRISPR的生物传感器能够以高信噪比检测单核苷酸变异,并将该传感器初步应用于临床实践。如图3所示,该传感器能够以低剂量样本并在短时间内高效检测ctDNA靶标,且具有非常高的精确度,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此外,通过合理设计crRNA的结构,他们所研制的生物传感器还可以很容易地用于各种核酸靶点的检测分析,为癌症诊断、治疗和监测应用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3825, encodeId=ae3922638257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5a050454a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循环肿瘤DNA#</a> <a href='/topic/show?id=36ba1266931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RISPR-Cas 系统#</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693, encryptionId=36ba12669319, topicName=CRISPR-Cas 系统), TopicDto(id=50454, encryptionId=35a050454a5, topicName=循环肿瘤DNA)],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06 23:13:12 CST 2025, time=2025-05-0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论著】| 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中PSMA PET/CT衍生参数与循环肿瘤DNA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旨在分析PSMA PET/CT衍生参数与ctDNA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深入了解HSPC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实现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数据。 

【Blood Rev】循环肿瘤DNA在血液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Blood Reviews》近日发表文章,就ctDNA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瘤、骨髓瘤和白血病)中的特点、技术、临床应用及未来应用进行综述。

Gastric Cancer:循环肿瘤DNA可预测可切除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的复发和生存

胃和胃食管结合部(GEJ)癌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全球健康负担。循环肿瘤DNA分析具有识别高复发风险患者的潜力,从而为可切除胃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策略。

【JAMA Oncol】循环肿瘤DNA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MRD评估中大有可为

《JAMA Oncology》近日发表重磅综述,阐述了循环肿瘤DNA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MRD评估中的作用。

前瞻性队列研究:血浆/胸腔积液KRAS ctDNA检测可预测胰腺癌的转移风险和生存结局

本前瞻性队列研究对 785 名局部 PDAC 患者检测血浆和 / 或腹腔积液 mKRAS ctDNA,发现阳性者转移风险高、预后差,检测有助预后判断、影响治疗决策,也存在一定局限性。

LUNGCA研究更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团队联合臻和等多家单位揭示:动态ctDNA指导NSCLC患者术后全程精准管理

本研究证实了ctDNA检测在NSCLC患者手术后复发监测、辅助治疗决策、疗效评估及复发后生存预测中的重要临床价值。

Nature Medicine:循环肿瘤DNA预测癌症相关静脉血栓风险:液体活检引领精准医疗新方向

ctDNA的存在与VTE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乳腺癌和胰腺癌等高VTE风险的癌症类型中,ctDNA的预测能力更为突出。

Annals of Surgery:循环肿瘤DNA评估预测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

本研究表明,特别是在NAC后和手术后的环境中,基于ctDNA的MRD评估可能对评估ESCC患者具有价值。

新辅助早期乳腺癌:组织WES+血液ctDNA定制panel监测复发,特异性100%,超一年提前预警

研究评估高灵敏度tumor-informed的ctDNA检测在EBC患者NAT中的应用,发现基线ctDNA检出率高,其动态变化与复发相关,术后或随访时检测到ctDNA阳性预测值100%。

Leukemia:儿童癌症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分析新工具

美国团队开发 PeCan - Seq 新技术对儿童癌症 cfDNA 测序,与肿瘤样本对比研究其效用。结果显示该技术在血液恶性肿瘤检测和监测中有潜力,还能检测 MRD、多肿瘤 ct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