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乙肝新药总体临床治愈率为0%,疗效有限
昨天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上海
荟萃分析显示,抗 HBV 新药总体临床治愈率 0%,HBsAg 清除率低且随访中反弹,诱导临床治愈效果有限,安全性尚可。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是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理想治疗目标,也是当前新药研发的核心目标。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Jing Chen、香港天下仁心医疗集团 George Lau教授团队在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了抗HBV新药诱导临床治愈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乙肝新药治疗后总体临床治愈率为0%(95%CI 0.0-0.4%),HBsAg清除率低(治疗结束时为0.9%,随访结束时为0.1%),治疗结束时HBsAg水平下降(0.41 log10 IU/mL)但在随访期间出现反弹,新药诱导HBsAg清除和临床治愈的效果有限。 研究方法 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clinicaltrials.gov注册的临床试验,共244项1-3期的HBV干预试验,排除非相关研究后保留90项(涉及42种化合物)。通过PubMed和Google人工搜索这42种化合物发表的文章,排除摘要。对搜索到的可用的综述或灰色文献中提到的新化合物也纳入分析。研究遵循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指南(PRISMA),已在PROSPERO注册(CRD42024529419)。 主要结局:随访结束(EOF)时临床治愈率。 次要结局:治疗结束(EOT)和EOF时HBsAg水平变化,EOT和EOF时HBsAg清除率,随访期间HBV DNA反弹,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和死亡。 纳入研究的特征 共纳入19项已发表研究,对应15种不同的化合物,覆盖1789例非肝硬化慢乙肝患者,其中治疗组1505例,对照组284例。不同研究中基线HBeAg状态(阴性、阳性或两者都有)和治疗史(初治、经治或NAs治疗获病毒学抑制)各不相同;治疗持续时间(从28天到48周)、剂量(从20mg q4w到800mg qd)和给药方法(包括注射和口服给药)存在显著的异质性。随访时间为4-48周。对照组接受安慰剂(9项研究)或安慰剂联合NAs(10项研究)治疗。 研究筛选流程图 研究结果 7项研究明确描述了EOF时的临床治愈率,其中仅2项研究有患者达到临床治愈,一是siRNA药物JNJ-3989最高剂量组(200mg)的临床治愈率为1.0%(95%CI 0.2-5.7%);二是ASO药物Bepirovirsen不同剂量组的总临床治愈率为6.3% (95%CI 4.4-9.1%)。 7项研究的总体临床治愈率为0.0%(95%CI 0.0–0.4%, p=0.99),相比NAs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OR=1.35, 95%CI 0.59–3.06, p=0.48)。不同药物或基线HBsAg水平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无差异。ASO的临床治愈率相比衣壳抑制剂(CAM,p=0.81)和siRNA(p=0.35)在数值上更高。 不同化合物的临床治愈率 10项研究报告了EOT时的HBsAg清除率,其中8项同时报告了EOF时的HBsAg清除率。EOT时总体HBsAg清除率为0.9% (95%CI 0.0-3.1%, p=0.064),EOF时为0.1% (95%CI 0-0.8%, p=0.36)。无论在EOT(OR=1.02, 95%CI 0.57-1.81, p=0.94)还是EOF (OR=1.26, 95%CI 0.57-2.78, p=0.56),新疗法相比NAs对照组均未显著改善HBsAg清除。 ASO在EOT时的HBsAg清除率显著高于siRNA (p=0.019),在EOF时无差异。基线HBsAg水平不影响EOT和EOF时的HBsAg清除。 不同化合物在EOT(A)、EOF(B)时的HBsAg清除率 17项研究报告了EOT时HBsAg相比基线的变化,其中10/17(59%)观察到HBsAg下降,7/17(41%)观察到HBsAg上升或无变化。17项研究在EOT时的平均HBsAg变化为-0.41 log10 IU/mL(95%CI -0.45至-0.37, p<0.001),不同研究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I2=98.9%, p<0.001)。低基线HBsAg水平有利于EOT时HBsAg下降(p=0.008)。新疗法相比NAs对照组未显著提高EOT时的HBsAg降低(p=0.44),但相比安慰剂组HBsAg下降更明显(p=0.02)。 不同化合物在EOT时HBsAg相比基线的变化 在EOT时观察到HBsAg下降的10项研究中,EOT时的平均HBsAg变化为-0.85 log10 IU/mL (95%CI -0.98至-0.72, p<0.001),但HBsAg下降并未维持至EOF。 在EOT和EOF均观察到HBsAg下降的5项研究中,总体HBsAg变化在EOT为-1.20 log10 IU/mL (95%CI -1.44至-0.96, p<0.001, I2=99.5%)、EOF为-0.64 log10 IU/mL (95%CI -0.73至-0.56, p<0.001, I2=98.6%),表明随访期间HBsAg水平存在反弹。 8项研究报告了EOF时的病毒学复发(VR,即HBV DNA反弹)。VR率从0%-100%,总体VR率为20.5% (95%CI 12.5-29.5%, p<0.001)。ASOs和siRNA的VR率显著低于CAMs(p=0.031,0.011)。与NAs对照组相比,新型抗病毒疗法未增加VR风险(OR=1.32, 95%CI 0.73-2.37, p=0.35)。 不同化合物的病毒学复发率 新疗法总体耐受性良好,所有研究中无药物相关死亡。AE和SAE的发生率分别为69.6% (95%CI 65.0-74.1%, p<0.001)和0.4%(95%CI 0-1.1%, p=0.012)。与NAs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发生AEs的风险更高(OR=1.77, 95%CI 1.26-2.48, p<0.001),但发生SAEs的风险未增加。 实现临床治愈的障碍: 1、 临床试验设计缺陷 试验设计复杂:19项试验中有5项治疗组超过8个,其中1项超过20个。 缺乏已获批疗法的对照组:10/19的研究未设标准疗法对照组 随访时间短:19项研究中位随访24周(范围4-48周) 2、未知混杂因素的干扰 Bepirovirsen进入临床III期,但存在一些挑战: IIb期研究未重现先前研究中观察到的剂量依赖性效应 随访期间存在明显反弹 可能存在未知的混杂因素,如IIb期研究中队列1、2、3在前12周接受的治疗一致但HBsAg下降有差异,12周HBsAg下降≥ 3 lg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4%、37%和16% 在当前荟萃分析中排除Bepirovirsen IIb期研究后,EOT和EOF时的总体HBsAg清除率均降至0% (95%CI 0-0%)。 临床治愈是指停止所有药物治疗后24周持续HBsAg阴性且HBV DNA低于最低检测下限。本荟萃分析得出乙肝新药的总体临床治愈率为0.0%(95%CI 0.0–0.4%),其中仅2项研究有临床治愈患者,即JNJ3989和Bepirovirsen,临床治愈率分别为1%和6.3%。但JNJ3989在停用所有药物后仅随访20周,按严格的临床治愈定义其疗效是否持久有待进一步随访验证;Bepirovirsen的研究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但患者并未停用NA,不符合真正的临床治愈标准。因此基于当前纳入研究的分析,真正的临床治愈率实际上更低。 本荟萃分析纳入的研究排除了大会摘要,均为新药单药或联合NAs治疗的研究,探讨新药联合PegIFNα治疗的研究未被纳入。值得注意的是,多项国际大会摘要披露的结果显示,新药联合PegIFNα方案显著提高了HBsAg清除概率及其持久性。本文在分析临床治愈障碍时提到,Bepirovirsen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停药后明显反弹,而Bepirovirsen治疗12周后序贯PegIFNα治疗24周在仅维持NA随访期间复发率降至0%;JNJ3989、VIR-2218、AB-729、Xalnesiran等与PegIFNα联用都显示出更高的HBsAg清除率及良好的持久性。 新药为慢乙肝临床治愈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机会,探索新药与新药、新药与现有药物(包括NAs和PegIFNα)的联合策略在实现乙肝治愈中至关重要。 Chen J, Ji D, Jia J, et al. Functional cure with new antiviral therapy for hepatitis B vir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epatol Int, 2025.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慢性乙型肝炎# #抗HBV新药#
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