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捕3年后,堪萨斯大学教授陶丰得到“最轻判决”:免于入狱和罚金,但虚假陈述罪名仍成立

2023-01-19 科研圈 网络 发表于上海

被捕3年后,堪萨斯大学教授陶丰得到“最轻判决”:免于入狱和罚金,但虚假陈述罪名仍成立

当地时间 1 月 18 日,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教授陶丰(Franklin Tao)在被捕 3 年零 5 个月后迎来法院判决。地方法院法官 Julie Robinson 驳回了美国政府方面 30 个月监禁、10 万美元罚款的请求,判定陶丰无需服刑,也不需要缴纳罚款。但因在“报告与中国合作关系方面存在过失”,陶丰的虚假陈述罪名仍然成立,并要接受不超过 2 年的缓刑期。《科学》新闻(Science News)称这可能是罪名成立情况下的“最轻判决”。

《科学》新闻称这可能是罪名成立情况下的“最轻判决”。

一波三折的审判

2019 年 8 月 21 日,堪萨斯大学副教授陶丰突然被捕。美国司法部随后发表公告称陶丰“被指控欺骗美国政府,在接受联邦经费资助的同时非法受雇于中国的一所研究型大学,并且对其所在大学和联邦机构隐瞒这一事实”。陶丰就此成为特朗普执政时期“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第一名被告。被捕一个星期后,陶丰获得保释,时至今日一直停职在家。

2022 年 4 月,陪审团在庭审后认定陶丰犯有三项电信欺诈罪和一项虚假陈述罪。作为一名化学工程学者,陶丰 2014 年起在堪萨斯大学环境有益催化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ly Beneficial Catalysis)从事可再生能源及页岩气相关项目的研究。检方称其 2018 年与一所中国大学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人才计划合同,与在堪萨斯大学的职责存在冲突,他还向美国联邦资助机构和堪萨斯大学被隐瞒了该事实。

但陪审团的定罪在 5 个月后被法官 Julie Robinson 部分推翻。她在要求政府方面提交证据简报后,认为该证据不足以证明陶丰犯有电信欺诈罪,但维持了其虚假陈述罪的裁定。在本次宣布判决前,Julie Robinson 再次表示,陶丰案与 2018 年开始的“中国行动计划”其他受到经济间谍指控的案件不同,不属于该类案件(陶丰最后并未接受上述中国大学的职位)。她还表示,陶丰从事的是可以被自由分享的基础性研究,并未构成对美国政府资源的窃取。

被捕后已发表 16 篇论文,出版一本书

法官还表示,陶丰 2019 年被捕并遭到堪萨斯大学停职后,已经发表了 16 篇论文,出版了一本书。这些工作都是其保释在家的时候完成的,高水平的产出证明了他能够对社会做出持续性贡献。

陶丰的律师 Peter Zeidenberg 则在宣判后表示,仅判一段时间的缓刑让陶丰“大大松了一口气”,也对法官“没有损害政府和堪萨斯大学利益”的判断很满意。Zeidenberg 还表示,陶丰将继续上诉,希望法庭撤销对其的虚假陈述定罪。他还将向堪萨斯大学终止其终身教职的决定发起反抗。

在目前已披露的“中国行动计划”案件中,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教授陈刚的起诉被撤销,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工程学教授胡安明则被判无罪——两人目前都已经恢复教职,但他们被捕时就被关停了实验室、失去了自己的课题组成员,学术生涯已经遭到巨大破坏。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arbondale)的华人数学教授肖明庆由于违反税法被定罪,被判缓刑一年,无需入狱——法官也驳回了检方要求其服刑和缴纳大额罚款的请求。

虽然美国司法部已于 2022 年 2 月 23 日宣布终止“中国行动计划”,也承认不公正对待美国华人不是正确方法。但不到一个月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医学院的华人教授林海帆就遭到停职调查,在校方表态全力支持学者的情况下,3 个月后得以复职

主要来源: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no-jail-time-kansas-professor-convicted-undisclosed-research-ties-china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华人科学家发现能永久阻止癌细胞增殖的基因

近日,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当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Chk1发生突变后,在没有任何化疗药物干预下会导致癌细胞增殖永久性的停止,并引起细胞死亡。这项研究说明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现即人为地单独激活Chk1是足以杀死癌细胞的。 研究人员发现能永久阻止癌细胞增殖的基因 Chk1蛋白是细胞发育中的一个关卡(checkpoint):阻止正常细胞和受损细胞发生分裂直到它们的DNA完全复制或修复。对于

华人科学家鲍哲南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17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23日晚在巴黎举行,美国斯坦福大学华人教授鲍哲南和另外4位女科学家获得这一奖项。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后龙冉荣获“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每一位获奖者都激励我们加倍努力去推动女性对科学做出贡献,她们证明人类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男性,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让女性能够在研究、行政、教学以及所有科学学科领域都自主独

牛!华人科学家同日连发6篇Cell!

今天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个“中国日”!在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国际顶尖学术刊物《细胞》中,一共有10篇科研论文得到发表,其中5篇论文来自华人科学家的课题组,占到了半壁江山!此外,今天还有1篇来自华人科学家的研究在《细胞》上在线发表。更关键的是,这些科学家的绝大部分任职单位或通讯单位在中国。正如许多人所评论的那样,“中国生命科学正阔步前进!”1徐华强教授课题组Identification of Ph

J CIin Invest:华人科学家发现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PIM激酶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家族,由PIM-1,PIM-2和PIM-3三个成员组成,其中PIM-2在造血细胞中表达,通过对靶向底物进行磷酸化来影响细胞存活,增殖,转录激活和蛋白质翻译。之前一些研究表明PIM-2激酶参与多种癌细胞类型的存活和增殖,其中包括B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表明PIM-2可能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首创抗癌新技术!华人科学家顾臻发新成果,治愈近90%癌症小鼠

华人科学家顾臻教授长期致力于智能递药体系的创新研发,已先后开发出包括“智能胰岛素贴片”、“癌症免疫疗法贴片”、“减肥贴片”在内的多项新技术!近日,其团队再发新成果,首次提出了一种“细胞联合递药”技术!动物试验表明,该技术可将抗癌药PD-1抗体成功运送至骨髓处,提升药效,并显着抑制病情复发。

Cell:对于这种“无药可治”的癌症突变,华人科学家或许找到了解决方案

在癌症研究领域,KRAS是最为知名的致癌基因之一: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在多种人类癌症里,这个基因都发生了突变。然而几十年来,经过数代研发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依然没有一款能够针对这个基因突变的有效分子。因此,KRAS突变也一度被业内认为是“无药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