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梅一德/王芳发现促进肝细胞癌脂肪生成的调控新机制

2025-03-06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鉴定了circEPB41(2)作为一种代谢调控的环状RNA,它在肝细胞癌(HCC)中介导脂质代谢。

肿瘤微环境在癌细胞代谢重编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深入理解调控癌症代谢的机制有助于识别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5年2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梅一德和王芳共同通讯在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Energy Stress–Induced circEPB41(2) Promotes Lipogenesi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了circEPB41(2)作为一种代谢调控的环状RNA,它在肝细胞癌(HCC)中介导脂质代谢。

circEPB41(2)是在葡萄糖缺乏的情况下通过HNRNPA1依赖的可变剪接被诱导上调。circEPB41(2)的上调增强了脂生成基因的表达,促进了脂质合成。机制上,circEPB41(2)与N6-甲基腺苷去甲基化酶FTO相互作用,减少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uin 6的mRNA稳定性,从而增加了组蛋白H3赖氨酸9乙酰化和H3赖氨酸27乙酰化的水平,激活脂生成基因的表达。沉默circEPB41(2)抑制了HCC细胞的体外增殖,并抑制了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的肿瘤生长。在临床上,circEPB41(2)在HCC中表达升高,高circEPB41(2)的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总体而言,本研究揭示了circEPB41(2)在脂质代谢重编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靶向circEPB41(2)–FTO–sirtuin 6轴可能成为治疗HCC的有前景的抗癌策略。

图片

癌细胞通过代谢重编程来维持快速增殖和在恶劣微环境中的生存,如营养缺乏。最早被识别并且最著名的代谢适应是沃尔堡效应(Warburg effect),其特征是即使在充足的氧气存在下,细胞仍然增强有氧糖酵解。除了沃尔堡效应,脂质生成的增加也被认为是癌细胞生长和肿瘤形成的另一个重要代谢改变。与脂质生成相关的基因中,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是关键的代谢酶,参与将营养物质中的碳转化为脂肪酸。控制脂质生成酶表达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包括类固醇调节元素结合蛋白1(SREBP-1)、糖类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脂质生成基因的表达失调是癌细胞脂质代谢重编程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导致癌细胞脂质生成基因表达失调的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图片

模式机理图(图片源自Cancer Research

环状RNA(circRNA)是通过线性RNA的回环剪接形成的共价闭合RNA转录本。虽然circRNA最初被认为是剪接错误的产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识到circRNA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调控基因表达。值得注意的是,circRNA能够通过调节表观遗传修饰来转录性调控基因表达。新兴证据表明,circRNA在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转录因子、转运蛋白、代谢酶和信号通路,circRNA被发现能够在有应激和无应激的条件下重塑肿瘤细胞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例如,circMAT2B通过激活circMAT2B/miR-338-3p/PKM2轴在低氧条件下增强糖酵解。CircACC1正向调节AMPK组装,从而在能量应激下增加糖酵解和脂肪酸β-氧化。此外,circRNA的失调已与多种人类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能否通过能量应激诱导的环状RNA来将脂质生成与肿瘤发生联系起来。

在本研究中,作者报告了circEPB41(2)作为葡萄糖缺乏诱导的环状RNA。circEPB41(2)通过调节脂质生成基因的表达,促进肝细胞癌细胞中的脂质生成。机制上,circEPB41(2)与m6A去甲基化酶FTO相互作用,破坏SIRT6 mRNA的稳定性,从而增加H3K9ac/H3K27ac水平,增强与脂质生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此外,作者展示了circEPB41(2)在葡萄糖缺乏响应中上调依赖于HNRNPA1介导的可变剪接。最后,作者证明了circEPB41(2)沉默抑制了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异种移植肿瘤的生长。作者的研究提供了对circRNA如何促进癌细胞脂质代谢重编程的深入理解,并提示circEPB41(2)是控制脂质生成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58/0008-5472.CAN-24-163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4734, encodeId=9a8d2254e34e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5a81364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affd1248318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ircEPB41(2)#</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4831, encryptionId=affd1248318d, topicName=circEPB41(2)), TopicDto(id=81364, encryptionId=735a81364b7, topicName=肝细胞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r 05 17:57:37 CST 2025, time=2025-03-05,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05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Cell Discov:复旦大学樊嘉等团合作发现基质结构和成纤维细胞亚群对肝细胞癌结局产生相反的影响

该研究通过将病理图像分析与空间蛋白质组学相结合,研究揭示了肝细胞癌(HCC)中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两种基质原型。

European Radiology:肝细胞癌CT深度学习重建与迭代重建和3T MRI的表征

最常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技术是迭代重建(IR)技术,其中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能够在降低辐射剂量的条件下抑制图像噪声并提升图像质量。

2025ASCO GI丨艾托组合抗体+贝伐一线治疗uHCC

2025 年 ASCO GI 会聚焦胃肠肿瘤,华西毕锋团队 “艾托组合一线治不可切肝癌” 成果入选。研究表明该组合毒性可耐受、疗效有潜力,7.5mg/kg QL1706 联合更优。

杨永平教授:肝细胞癌门脉高压症临床救治新认知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杨永平教授分享了《肝细胞癌门脉高压症临床救治新认知》精彩报告。肝癌在线/肝胆相照平台特将精华部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European Radiology:肝细胞癌免疫治疗后的肿瘤反应评估

肿瘤反应评估指标的多样性提供了多种可能性,这些指标需要根据免疫治疗及其独特的肿瘤反应表现进行调整,并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环境中得到验证。

【期刊导读】伞状荟萃分析:HBV或HCV病毒感染显著增加肝癌风险,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风险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王海彪主任团队发表了全面分析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的伞状荟萃研究表明,HBV或HCV感染显著增加肝细胞癌风险,抗病毒治疗则可有效降低风险。

J Hepatol:复旦大学研究团队表明SGK1的缺失通过促进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的抵抗支持肝细胞癌中的转移定植

该研究表明SGK1的缺失通过促进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的抵抗支持肝细胞癌中的转移定植。

肿瘤缓解患者比例翻4倍,还延长生存期!《柳叶刀》子刊:新药联合标准治疗,效果更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中,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增加tiragolumab或更具有临床活性。

Radiology:基于CT和MRI的与早期肝细胞癌快速生长相关的影像学因素评估

由于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 - RADS)分类可为肝细胞癌(HCC)提供预后信息,肝细胞癌(HCC)的生长速率在不同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 - RADS)分类中可能存在差异。

精准放疗在HCC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肝癌在线邀您共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维虎教授关于3D-CRT、IMRT、SBRT在HCC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希望给大家的临床实践带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