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Hu C/Huang Y/Wang L教授团队揭示IRF8通过BMAL1/PPARγ轴加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3小时前 Genes and Diseases Genes and Diseases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揭示了IRF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发现IRF8通过BMAL1/PPARγ轴促进肝脏脂质积累,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由于肝脏脂质代谢失衡引起的代谢综合征。NAFL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家族在代谢调控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然而,IRF8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

上海交通大学的Cheng Hu/Yeping Huang教授团队联合首都医科大学的Liang Wang教授团队在本刊发表了题为“IRF8 aggrav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via BMAL1/PPARγ ax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揭示了IRF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发现IRF8通过BMAL1/PPARγ轴促进肝脏脂质积累,为NAFL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01 IRF8过表达促进肝脏脂质积累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多种NAFLD小鼠模型(包括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db/db小鼠和ob/ob小鼠)以及人类NAFLD患者的肝脏组织,发现IRF8的表达显著上调。与对照组相比,IRF8过表达小鼠在普通饮食和高脂饮食条件下均表现出肝脏脂质积累增加,表现为肝脏重量增加、肝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上升以及血浆TG水平升高。IRF8过表达还导致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性受损(图1)。此外,IRF8的敲低减少了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脏脂质积累,并缓解了相关的代谢紊乱。

图片

图1 IRF8的上调促进了肝脏脂质的积累(原文中Figure 2)

02 IRF8转录激活BMAL1表达 

通过对IRF8过表达和沉默的肝细胞进行RNA测序分析,研究团队发现IRF8能够显著影响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且与昼夜节律通路密切相关。进一步实验表明,IRF8能够转录激活BMAL1的表达,且这种激活作用依赖于IRF8与BMAL1启动子区域的结合(图2)。

 

图片

图2 IRF8的转录激活了BMAL1的表达(原文中Figure 4)

03 IRF8通过BMAL1/PPARγ轴调节肝脏脂质代谢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BMAL1能够正向调节PPARγ的表达,而PPARγ是脂质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实验结果表明,IRF8过表达能够通过BMAL1上调PPARγ及其下游脂质代谢基因的表达,而IRF8沉默则具有相反的效果(图3)。

图片

IRF8通过BMAL1/PPARγ轴调节肝脏脂质代谢(原文中Figure 6

04 PPARγ拮抗剂GW9662消除IRF8对脂质积累的促进作用

为了验证IRF8是否通过PPARγ发挥作用,研究团队在IRF8过表达的肝细胞中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发现GW9662能够显著抑制IRF8诱导的脂质积累和PPARγ表达(图4)。

图片

4 PPARγ拮抗剂GW9662消除了IRF8对肝细胞中脂质积累的促进作用(原文中Figure 7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IRF8在调节肝脏脂质稳态和NAFLD模型中脂肪肝机制方面的一个未知且关键的作用。重要的是,靶向新发现的IRF8-BMAL1-PPARγ轴可能为治疗NAFLD及相关代谢紊乱提供有希望的治疗策略。

免费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24001302

引用这篇文章:

Li X, Zhang H, Yu F, et al. IRF8 aggravat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via BMAL1/PPARγ axis. Genes Dis. 2025;12(3):10133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276, encodeId=7aee22662e65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69099e24d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 <a href='/topic/show?id=7ddf12e1983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BMAL1/PPARγ#</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198, encryptionId=7ddf12e1983a, topicName=BMAL1/PPARγ), TopicDto(id=99724, encryptionId=769099e24d7, topicName=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22 22:46:26 CST 2025, time=2025-05-2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专家论坛|赵文霞:中医外治疗法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机制

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中医外治法治疗NAFLD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从而为今后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研究建议:常喝绿茶,能有效改善脂肪肝,防止肝损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慢性肝病,发病率上升。中国医科大学研究发现绿茶中的 EGCG 可降低患者肝脏脂肪含量,调节脂质代谢,或为 NAFLD 治疗带来新方向。

专家论坛|姚树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病机

本文将从遗传因素,饮食不节和氧化应激,脾胃湿热和胰岛素抵抗,湿热邪气和有机酸代谢,肠道微生态几个方面对MAFLD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Adv Sci:香港中文大学邵鹏柱团队研究首次报道游离胆固醇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的机制和使用二氢丹参酮I的治疗干预

该研究发现首次报道了FC在NAFLD中的有害作用,这可能导致通过利用DhT和PPARα途径的治疗潜力来开发新的NAFLD治疗策略。

Radiology:光子计数检测器CT在代谢异常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

光子计数检测器(PCD) CT的引入标志着多能CT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PCD CT中检测到的x射线光子的直接转换过程测量了每个光子的比能量,从而实现了固有的光谱分离和常规的虚拟单能图像输出。

特别关注|生物钟调控的线粒体动力学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本文总结了生物钟调控的线粒体动力学在NAFLD病因学中的重要作用,为临床早期防治NAFLD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导读】新证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乙肝的疗效

研究揭示了合并NAFLD对慢乙肝患者接受NAs治疗疗效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病毒学应答方面。

特别关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共识的质量评价

本研究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工具第二版与国际实践指南报告规范清单分别评价已发布的NAFLD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指南/共识的方法学与报告方面的质量。

特别关注|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rp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线粒体处于融合和裂变的动态平衡中,而针对恢复线粒体动力学的靶向药物则成为NAFLD治疗的热点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