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Cell 熊敬维/王建斌/朱小君教授团队发现血小板Npas4l-Bmp6信号调节斑马鱼心肌再生

2025-07-02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揭示了血小板及其来源的Npas4l-Bmp6信号在促进斑马鱼心肌细胞增殖和心脏再生中的重要功能。 

心肌梗死是全球范围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成年哺乳动物心梗后心脏不能再生,缺失的心肌组织由疤痕组织代替进而影响心脏功能。与哺乳动物不同,斑马鱼心脏切除20%心室组织后可以通过心肌细胞的去分化和增殖形成新生的心肌细胞来替换掉疤痕组织从而完美再生。因此,了解斑马鱼心脏再生的具体机制对于治疗哺乳动物心梗具有重要意义。

斑马鱼心脏损伤后,伴随炎症反应、心外膜激活、血管新生、心肌细胞去分化和增殖等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在1到2个月时间内可以实现心脏的完美再生。尽管有相当多的研究指出来源于心外膜、心肌细胞、心脏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信号参与调控斑马鱼心肌细胞增殖、血管新生和心脏再生的过程,但是关于调控心脏再生的血液细胞信号,尤其是血小板来源信号却并没有报道。

2025年7月1日,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熊敬维教授团队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发表题为“Cloche/Npas4l is a pro-regenerative platelet factor during zebrafish heart regeneration”的文章,揭示了血小板及其来源的Npas4l-Bmp6信号在促进斑马鱼心肌细胞增殖和心脏再生中的重要功能。 

Cloche/Npas4l早期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被鉴定为中胚层中最早调控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形成的基因。该基因的突变体具有严重的血液循环系统缺陷表型,包括血液细胞和血管细胞的大部分缺失,心内膜缺陷导致心室扩张、心脏肿胀以致衰竭。其突变基因Npas4l被证实参与侧板中胚层血管-血液母细胞(hemangioblast)向初级造血干细胞和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的分化过程,被认为是中胚层调控初级造血-内皮起源的先锋转录因子。而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Cloche/Npas4l的杂合子成年斑马鱼与对照组相比心脏再生功能缺陷,心肌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过程受到显著影响(图1)。进一步研究人员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分离成年斑马鱼心脏细胞并测序发现npas4l特异性地表达在血小板和红细胞中。RT-qPCR和RNAscope原位杂交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npas4l是血小板/红细胞特异性表达的转录因子(图2)。 

图1. Cloche/Npas4l杂合突变体影响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增殖和心脏再生 

图2. Npas4l特异性表达在心脏损伤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中

接下来,研究人员利用血小板缺陷的遗传突变体发现血小板缺失能够显著抑制斑马鱼的心脏再生过程,说明了血小板参与斑马鱼心脏再生过程。不同于哺乳动物的血小板,硬骨鱼类的血小板具有细胞核结构,其转录因子能够实现转录调控基因表达的活性。因此,研究人员接下来利用细胞间通讯分析、RNA-seq和ChIP-seq等技术发现Npas4l能够直接调控血小板因子Bmp6的表达。Bmp6作为细胞膜表面配体,参与血小板与心肌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而激活心肌细胞中BMP信号通路,来实现调控心肌细胞增殖和斑马鱼心脏再生过程(图3)。 

图3. 血小板Npas4l调控Bmp6信号介导心肌细胞增殖

综上所述,该研究揭示了血小板在斑马鱼心脏再生中的重要性,并提示血小板来源的Npas4l-Bmp6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心脏再生过程中心肌细胞增殖过程(4)。此外,该研究还指出其他可能参与心脏再生的血小板分泌蛋白如Hbegfb、Vegfc、Serpine1等,为领域内研究血小板调控心脏再生的功能提供了潜在靶点。 

图4. 血小板Npas4l-Bmp6信号调控斑马鱼心脏再生工作模式图

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生物医学创新研究院侯俊杰博士后、肖成路研究员以及清华大学博士生宋亚冰(已毕业)为共同第一作者,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和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熊敬维教授、清华大学王建斌研究员和北京大学朱小君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本项目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A1800600, 2018YFA08005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32230032, 31730061, 81870198, T2225005)和国家卫健委项目(2023ZD0519900)的大力支持。本论文第一作者侯俊杰博士后也得到南昌大学基础医学院优秀博士后基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developmental-cell/abstract/S1534-5807(25)00370-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821, encodeId=7cf222e18215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b33890128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小板#</a> <a href='/topic/show?id=71621282928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Npas4l-Bmp6信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8292, encryptionId=716212829288, topicName=Npas4l-Bmp6信号), TopicDto(id=89012, encryptionId=9b33890128e, topicName=血小板)],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l 03 00:44:54 CST 2025, time=2025-07-0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7-03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Platelets:血小板 miR-199a-5p 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高

研究发现 miR-199a-5p 可以抑制 VASP 的表达,而血小板 miR-199a-5p 的降低与 CAD 患者的高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有关

Platelets:阿托伐他汀介导的抑制血小板中Rab27b和Rap1a的异戊二烯化减弱其血栓形成能力并调节凝块结构

他汀类药物通过消耗脂质香叶基香叶基二磷酸酯 (GGPP) 来损害蛋白质异戊烯化,从而抑制甲羟戊酸途径。Rab27b和Rap1a是参与致密颗粒分泌、血小板活化和调节的小GTP酶蛋白。一研究团队分析了他汀

神秘消失的血小板——1例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检验科和临床的沟通至关重要,单纯一个血小板低有千千万万中原因,只有做好临床分析前的质量评估,检验工作中“一检真情”的态度,才能让保证诊疗的水平。

JAHA:使用血小板 RNA 区分毛细血管前和毛细血管后肺动脉高压

本研究证实通过使用血小板RNA测序和PSO/支持向量机算法,可以区分后毛细血管型PH(主要是PAH和CTEPH)患者和前毛细血管型PH患者。

高蛋白食物有助于滋养血小板的生成,红斑狼疮患者需了解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是其主要累及对象,血小板减少是SLE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Immunity:周波/王前飞/程涛/李玥莹/程辉团队发现造血干细胞分化路径决定巨核细胞/血小板的功能多样性

该研究率先开发出了高效区分两种分化路径的谱系示踪系统,并结合单细胞测序和功能验证,全面解析了成体HSCs的分化路径与MKs产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世界脓毒症日|早评估、快监测,血小板助力脓毒症拯救、改善患者预后

血小板减少症是脓毒症常见并发症,与脓毒症严重程度、死亡风险紧密相关,密切监测并及时纠正血小板计数可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J Hand Surg Glob Online: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预测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并发症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是一种经济、无创的肝功能测量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桡骨远端骨折(DRFs)孤立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术后30天并发症与术前APRI之间的关系。

J Nanobiotechnology 张俊峰/刘一凡/张家毓团队合作开发新型微流控平台,实现血小板功能高效微量检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科技大学团队开发 NebulaPlate 微流控平台,可精准、微量、快速检测血小板功能,为抗血小板药物筛选和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

J Cosmet Dermatol: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通过NRF2-ARE通路激活并依赖NRF2调控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炎症反应

同源血小板制品如富血小板血浆(PRP)与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PRGF)在再生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可用于慢性创面及再生缺陷的治疗。其核心作用机制是通过释放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