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Thromb Haemost:血栓预防显著降低儿童肾移植术后血栓风险,且不增加大出血风险

2025-05-31 liangying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血栓预防可显著降低儿童肾移植术后移植物血栓风险(风险降低69%),且不增加大出血或移植物丢失风险。

儿童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移植物血栓形成是术后早期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可预防原因,约占首年移植失败病例的10%-18%。尽管血栓预防(包括肝素类及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使用,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仍存在矛盾。成人研究显示血栓预防可降低血栓风险,但儿童因发育性止血机制、血管不匹配及高凝状态等特点,需针对性评估。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血栓预防对儿童肾移植受者(0-21岁)的移植物血栓发生率及出血风险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本研究遵循PRISMA指南,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自建库至2024年9月的相关文献,纳入所有评估儿童肾移植术后血栓预防的观察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排除病例报告、综述及联合器官移植研究。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估偏倚风险(采用NIH质量评估工具)。主要结局为移植物血栓形成,次要结局包括大出血(按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标准定义)及移植物丢失。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及95% CI),计算需治疗数(NNT)及需伤害数(NNH),通过I²统计量评估异质性。最终纳入25项观察性研究(21项回顾性、4项前瞻性),涉及2,094例患者(1,659例接受血栓预防,435例为对照组)。血栓预防方案包括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MWH,如enoxaparin)及阿司匹林,其中64%为全体患者预防,36%针对高风险患者(体重<20 kg或年龄<5岁)。

研究结果

有效性分析:

· 移植物血栓:接受血栓预防组血栓发生率为2.4%(64/1,659),显著低于对照组12.0%(56/435)(OR=0.31,95% CI: 0.18-0.53,I²=0%)。亚组分析显示,肝素类药物(UFH/LMWH)可降低血栓风险54%(OR=0.46,95% CI: 0.24-0.87),全体预防(OR=0.31)与高风险人群预防(OR=0.31)效果一致。每预防11例患者可避免1例移植物丢失(NNT=11)。

· 血栓类型:78%的血栓事件导致移植物丢失,其中15例为肾静脉血栓,4例为肾动脉血栓,多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

安全性分析:

· 大出血事件:血栓预防组手术探查率为2.0%(20/768),移植物丢失率0.8%(3/867),与对照组(0.5%及0.5%)无显著差异(OR=1.06及1.93,P均>0.05)。需输血的红细胞输注率为15.4%(47/212),但受单中心高异质性影响(I²=97.2%)。仅1例(0.06%)出现致死性出血。

· 抗凝监测:48%的研究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或抗Xa因子水平监测,UFH剂量为4-10单位/kg/h,enoxaparin为0.1-0.5 mg/kg。

偏倚与异质性:19项研究存在中度偏倚,6项低偏倚。研究间临床与方法学异质性较高(I²=60%),但血栓预防效果在各亚组中一致。

标准或高剂量抗凝预防下移植物血栓的合并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血栓预防可显著降低儿童肾移植术后移植物血栓风险(风险降低69%),且不增加大出血或移植物丢失风险。然而,现有证据存在局限性:研究多为观察性设计,抗凝方案(如UFH、LMWH剂量及疗程)差异大,且缺乏出血风险预测模型。临床实践中,建议根据中心血栓发生率权衡预防必要性,优先选择肝素类药物并监测凝血指标。未来需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明确最佳预防方案(如enoxaparin 0.5 mg/kg bid vs UFH 10单位/kg/h)及高风险人群(如血栓形成倾向或血管解剖异常者),同时探索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的独立作用。

原始出处:

Al-Huniti AH, Malcolmson C, Langlois V, McKay AM, Lorenzo A, Wang Z, Williams S, Teoh CW, Brandão LR. Benefits of Anticoagulation Prophylaxis in Children Undergoing Kidney Transplant: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Thromb Haemost. 2025 May 14:S1538-7836(25)00322-8. doi: 10.1016/j.jtha.2025.04.03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37910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462, encodeId=92ad226e4628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fc9891316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栓预防#</a> <a href='/topic/show?id=afba12e4437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儿童肾移植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443, encryptionId=afba12e44379, topicName=儿童肾移植术), TopicDto(id=89131, encryptionId=9fc98913163, topicName=血栓预防)],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31 13:07:19 CST 2025, time=2025-05-3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天疱疮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一项队列研究

VTE在天疱疮患者中并不罕见,尤其是诊断天疱疮后的第一年。我们必须评估所有天疱疮患者患VTE的风险,尤其住院期间。并对满足要求的患者进行血栓预防治疗。

J Thromb Haemost:电子警报系统能否改善住院患者血栓预防?

急性疾病住院患者中血栓预防的应用仍然具有不一致性。2017年11月,发表在《J Thromb Haemost》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调查了电子警报系统能否用于改善住院患者的血栓预防。结果表明,电子警报系统没有改善恰当的血栓预防,很可能是由于许多e警报被医嘱医师忽视。

NEJM:利伐沙班用于住院患者出院后的血栓预防疗效分析

由此可见,对于出院后45天的患者,利伐沙班相比于安慰剂并不能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引起的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和死亡风险,但大出血的发生率很低。

NEJM:利伐沙班用于高风险门诊癌症患者的血栓预防

在高风险的癌症患者中,利伐沙班治疗在180天试验期间未能使静脉血栓栓塞或静脉血栓栓塞导致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在干预期间,利伐沙班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大出血发生率也较低。

NEJM: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对骨折后血栓预防的效果比较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或伴有任何盆腔或髋臼骨折的患者中,阿司匹林的血栓预防在预防死亡方面并不亚于低分子肝素,并且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低发生率和低90天死亡率相关。

JAHA:磺达肝素钠与低分子量肝素在围手术期血栓预防的疗效比较

在这项荟萃分析中,磺达肝素在降低静脉血栓栓塞方面具有更高的疗效。然而,它也与大出血的几率增加有关。

Chest:创伤患者血栓预防:达肝素vs依诺肝素

有效的血栓预防对创伤人群必不可少。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创伤患者中第三常见的并发症。依诺肝素和达肝素是最广泛使用的两种低分子肝素(LMWH)药物。虽然LMWH被认为是创伤患者使用的黄金标准,但只证明了依诺肝素的有效性。2017年8月,发表在《Chest》的一项由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比较了依诺肝素和达肝素在创伤后血栓预防中的疗效。

2018 CUA指南:围术期血栓预防和抗凝治疗

2018年12月,加拿大泌尿外科协会(CUA)发布了围术期血栓预防和抗凝治疗指南,手术患者具有深静脉血栓栓塞以及出血风险,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围术期血栓预防以及抗凝治疗管理的相关内容提出指导建议。

BJH:直接口服抗凝剂与阿司匹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门诊治疗的主要血栓预防: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这项荟萃分析表明,在门诊接受抗骨髓瘤治疗的患者中,DOACs在MM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预防方面可能优于阿司匹林,但在出血结局方面没有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