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大勇教授课题组JACS:智能储能DNA水凝胶实现黑色素瘤按需无激光光免疫治疗

2025-06-12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复旦大学与天津大学团队研发智能 DNA 水凝胶,整合核酸药物、适配体及光敏剂,负载储能长余辉纳米颗粒,可在肿瘤微环境触发分解,释放活性氧并激活免疫应答,抑制黑色素瘤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近期,复旦大学仰大勇教授和天津大学姚池教授团队及合作者DNA功能材料用于黑色素瘤光免疫治疗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能够在肿瘤部位特异性启动光动力单元以及核酸药物释放的智能DNA水凝胶,实现了黑色素瘤的按需无激光光免疫治疗。相关成果发表在化学类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支持。

光免疫疗法(PIT)将特异性的免疫疗法与光动力疗法或光热疗法相结合,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然而,目前的PIT方案大多依赖于外界光源,并受限于外界光在组织中有限的穿透能力。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智能储能DNA水凝胶,该水凝胶整合了寡核苷酸药物CpG ODN和PD-1核酸适配体、肿瘤靶向AS1411适配体与光敏剂组成的肿瘤靶向储能光动力模块,并负载了由储能长余辉纳米颗粒,储能后可以在无激发光条件下发光数小时甚至数天。将水凝胶注射到肿瘤部位后,肿瘤微环境中过表达的蛋白水解酶可触发DNA水凝胶的分解,进而释放光动力模块。光动力模块通过适配体介导选择性进入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中过表达的谷胱甘肽(GSH)与储能长余辉纳米颗粒表面壳层发生反应分解二氧化锰壳层,释放出锰离子;长余辉纳米颗粒持续发光,从而激活光动力过程,实现无需外部照射产生活性氧(ROS),引发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并且释放肿瘤相关抗原和细胞因子,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锰离子催化内源性过氧化氢产生氧气,为光动力过程提供氧气。此外,PD-1适配体能够特异性结合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阻断PD-1通路,并释放CpG ODN片段,进而激活抗原呈递细胞并刺激T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清除。在原位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智能储能DNA水凝胶显著抑制肿瘤进展,效果优于单一模式的光动力治疗。这种基于储能DNA水凝胶的无需激发光、按需激活的策略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精准高效的方案,展现了DNA材料在推动精准医疗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潜力。

图片

1. 智能储能DNA 水凝胶实现黑色素瘤按需无激光光免疫治疗。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jacs.5c0690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031, encodeId=a91c22690318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3041033311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黑色素瘤#</a> <a href='/topic/show?id=62d11114213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光免疫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1421, encryptionId=62d11114213c, topicName=光免疫治疗), TopicDto(id=103331, encryptionId=330410333110, topicName=黑色素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Jun 12 13:12:33 CST 2025, time=2025-06-1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黑色素瘤治疗新警示,BRAFi/MEKi 疗法或显著增加肠系膜脂膜炎风险

BRAF/MEK 抑制剂(BRAFi/MEKi)以及 PD-1 和 CTLA-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彻底改变了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式,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预后。

颠覆认知!Nature Cancer 证实:黑色素瘤 / NSCLC 肿瘤抗原 99% 来自未突变基因

该研究揭示了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中,未突变肿瘤抗原(尤其是aeTSAs)在免疫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其不仅在癌症中具有高度表达特异性,还能够诱导强烈的免疫反应,并可能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响应。

Nature Medicine:告别“碰运气”:粒线体基因T型,为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提供精准决策

研究发现线粒体单倍群T型(HG-T)与黑色素瘤患者对PD-1抑制剂耐药相关,HG-T患者效应T细胞分化不足,ROS解毒基因高表达。血液检测HG-T可辅助预测疗效,为免疫治疗个体化提供新依据。

Nature Medicine:肿瘤“指纹”解码:多组学技术如何为黑色素瘤患者定制“精准打击”方案?

《Nature Medicine》研究报道 “肿瘤图谱分析项目”(TuPro),整合多组学技术 4 周内完成黑色素瘤分子诊断,为临床决策提供附加价值,对重症患者疗效显著,成本可控,推动精准肿瘤学发展。

吴荻教授深度解读:黑色素瘤治疗的变革与国际合作

在2025 CSCO 指南会上,【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吴荻教授做客对话大咖,分享当前黑色素瘤治疗策略的变革及当下黑色素瘤诊疗中面临的难题,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大咖谈 | 黑色素瘤的围手术期治疗

本文回顾了2024年辅助治疗及新辅助的治疗的研究进展,从靶向及免疫治疗多方面分析了黑色素瘤围手术治疗的选择。

中山大学巢晖团队最新《JACS》:突破乏氧限制!新型压电声敏剂克服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瓶颈

中山大学巢晖团队构建 Ir-C3N5 纳米配合物作压电声敏剂,在超声下产 ROS,诱导细胞自噬抑制与焦亡,激活免疫,有效抑制黑色素瘤生长转移。

Cancer Cell:皮肤脂肪细胞脂质决定黑色素瘤转移 “去向”

该研究揭示了皮肤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质种类对黑色素瘤转移和器官趋向性的重要影响。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黑色素瘤转移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开发针对黑色素瘤转移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2025 CSCO 指南会 | 从免疫治疗到mRNA疫苗:陈誉教授解读黑色素瘤前沿技术与挑战

在2025 CSCO指南会上,【医悦汇】特邀福建省肿瘤医院陈誉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深入探讨中国黑色素瘤的发病特点、病理类型差异以及新兴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