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中国学者揭示髓鞘碱性蛋白(MBP)在衰老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
2025-04-20 xiongjy MedSci原创
CSF MBP水平随年龄呈非线性变化,51岁后下降,62岁后再次升高。AD患者的MBP水平显著增高,与tau病理正相关,且APOE-ε4携带者MBP水平更高。
髓鞘损伤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通过分析116名认知正常且Aβ阴性的健康对照者(年龄26-82岁)以及临床AD患者的脑脊液(CSF)样本,探讨了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在衰老和AD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和AD核心生物标志物的关联。研究发现,CSF MBP水平与年龄呈非线性关系,在51岁左右开始下降,62岁后再次上升。在AD患者中,CSF MBP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对照组,且与磷酸化tau-181(p-tau181)和总tau(t-tau)水平正相关,但与Aβ42/Aβ40比值无关。此外,APOE-ε4携带者的CSF MBP水平更高,且MBP水平对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具有调节作用。这些结果为髓鞘损伤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证据,并提示MBP可能作为衰老和A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纳入的参与者分为衰老队列和临床队列。衰老队列包括116名认知正常且CSF Aβ阴性的个体,临床队列则包括认知正常对照组(CN)、CSF Aβ阳性AD患者(CSF Aβ+)、Aβ-PET阳性AD患者(Aβ-PET+)以及非AD认知障碍患者(非AD CI)。通过腰椎穿刺采集CSF样本,使用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MBP、Aβ40、Aβ42、t-tau和p-tau181水平。认知功能通过MMSE、MoCA等量表评估。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以探索MBP水平与年龄、认知功能和AD生物标志物的关系。
图1:衰老过程中CSF MBP水平的变化轨迹
结果显示,在衰老队列中,CSF MBP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非线性变化,51岁前逐渐上升,51-62岁间下降,62岁后再次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髓鞘动态重塑和衰老相关的髓鞘损失有关。在临床队列中,AD患者(包括CSF Aβ+和Aβ-PET+组)的CSF MBP水平显著高于认知正常对照组和非AD CI组,表明AD患者的髓鞘损伤更为严重。此外,APOE-ε4携带者的CSF MBP水平高于非携带者,提示APOE-ε4可能通过影响髓鞘稳定性参与AD发病。相关性分析显示,CSF MBP水平与MMSE评分负相关,且能够调节年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在AD患者中,MBP水平与p-tau181和t-tau水平正相关,但与Aβ42/Aβ40比值无关,表明髓鞘损伤可能与tau病理而非Aβ沉积更密切相关。
图2:AD患者CSF MBP水平的变化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描绘了CSF MBP水平在衰老和AD中的动态变化轨迹,并揭示了其与tau病理的关联。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横断面设计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且未区分经典MBP与Golli-MBP的贡献。未来研究需要通过纵向设计和更大样本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髓鞘保护作为AD治疗新靶点的潜力。
原始出处: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阿尔茨海默病#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 #髓鞘碱性蛋白#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