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这种氨基酸,短短一周体重暴跌30%!科学家揪出代谢减肥 “加速器”

19小时前 梅斯内分泌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全球肥胖问题严峻,新研究发现,半胱氨酸缺失可使 Cse 敲除小鼠一周内体重降 30%,机制涉及激活综合应激与氧化应激反应、耗竭辅酶 A,致代谢重编程。该发现为肥胖治疗提供新方向。

在美食诱惑与久坐习惯的双重夹击下,全球肥胖正以“流行病”之势蔓延——全球六分之一人群被肥胖困扰。当碳水化合物限制、生酮饮食等手段仍在减肥界“各领风骚”时,一项关于氨基酸的研究却揭开了体重调控的新维度:剔除饮食中的半胱氨酸,竟能让小鼠在一周内体重锐减30%,且复食后迅速回弹。这场看似“极端”的饮食实验,究竟暴露了哪些代谢通路的关键开关?

一、肥胖困境与氨基酸的“隐秘角落”

传统饮食干预往往聚焦碳水或脂肪的摄入限制,却忽略了氨基酸代谢的精密调控网络。作为谷胱甘肽(GSH)合成的限速原料与辅酶A(CoA)的关键组分,半胱氨酸虽非传统意义上的“必需氨基酸”,却在氧化应激防御与能量代谢中占据枢纽地位。在Cse基因敲除小鼠(无法自主合成半胱氨酸)中,这种氨基酸的缺失将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而在本周刚刚上线《Nature》的一篇研究论文中,研究团队通过剔除饮食中的单一氨基酸,开启了一场代谢机制的探秘之旅。

图片

二、极速减重的实验现场:从表型到机制的层层解析

C57BL/6小鼠模型中,剔除半胱氨酸的饮食(no-Cysdiet)展现出“颠覆性”效果:Cse−/−小鼠一周内体重下降30%,远超其他必需氨基酸限制组(如异亮氨酸缺失组下降27.4%)。这种减重并非单纯源于食欲抑制——即便控制食量相同,半胱氨酸缺失组的体重降幅仍比单纯卡路里限制组高15%,揭示了代谢效率的深层改变。

代谢笼数据显示,半胱氨酸缺乏小鼠的呼吸交换比(RER)显著下降,脂肪氧化率提升,白色脂肪组织出现“棕色化”特征——脂肪细胞内脂滴碎片化,解偶联蛋白UCP1表达激增,仿佛“白色脂肪在燃烧”。肝脏转录组揭示了双重应激信号的激活:综合应激反应(ISR)通过磷酸化eIF2α抑制全局翻译,同时诱导FGF21、GDF15等代谢调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OSR)则通过NRF2通路激活谷胱甘肽代谢相关基因。

图片

研究机制示意图

三、代谢重编程的核心:辅酶A耗竭与能量危机

除了应激信号,研究团队意外发现半胱氨酸缺失导致肝脏辅酶A(CoA)水平骤降——第2天减少30%,第7天仅剩25%。作为能量代谢的“分子货币”,CoA不足直接瘫痪三羧酸循环,使丙酮酸、柠檬酸等代谢中间产物大量随尿液排泄,同时迫使细胞依赖低效的糖酵解供能。更有趣的是,当小鼠被限制只能利用galactose(需线粒体氧化供能)时,半胱氨酸缺失组因无法维持氧化磷酸化,42小时内便濒临衰竭,印证了CoA耗竭引发的能量危机。

四、可逆调控的临床启示:从机制到干预的跨越

这项研究打破了“必需氨基酸决定代谢命运”的固有认知——非必需氨基酸的动态平衡同样能撬动体重调控的杠杆。半胱氨酸缺失通过“GSH耗竭-ISR/OSR激活-CoA危机”的三重打击,迫使机体进入“脂肪燃烧优先”的代谢模式,且复食后代谢状态迅速逆转,未观察到长期毒性。这为肥胖治疗提供了双向思路:短期半胱氨酸限制或可作为快速减重策略,而维持其稳态可能成为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新靶点。

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转化,这项研究揭示了氨基酸代谢网络的惊人可塑性。当我们重新审视餐盘里的氨基酸组成时,或许藏着破解肥胖困局的关键密码——不是简单的“摄入与消耗”,而是精准调控代谢通路的“氨基酸开关”。未来,靶向半胱氨酸代谢或能为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疾病开辟全新战场,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氨基酸革命”的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996-y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290, encodeId=aa692266290b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ad9818917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肥胖#</a> <a href='/topic/show?id=cd0835840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半胱氨酸#</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5840, encryptionId=cd0835840e0, topicName=半胱氨酸), TopicDto(id=81891, encryptionId=3ad9818917c, topicName=肥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y 22 22:46:32 CST 2025, time=2025-05-22,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5-22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RMD Open: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肥胖会削弱甲氨蝶呤疗效

肥胖是早期RA患者MTX治疗缓解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受共病及生活方式因素干扰。

Molecular Psychiatry:纹状体多巴胺与人类肥胖程度呈正相关——基于双拮抗剂示踪剂的PET研究

[¹¹C]raclopride测量的纹状体D2BP与BMI呈负相关,而[¹⁸F]fallypride测量的D2BP与BMI无显著关联。多巴胺张力指数与BMI呈正相关。

体重“爆表”有多可怕?NEJM Evidence揭示,从高血压到睡眠窒息16种疾病“排队”找上门!

研究分析 27 万余美国成年人数据,依 BMI 分级揭示肥胖与 16 种健康结果关联。肥胖患病率 42.4%,随 BMI 上升,各健康问题患病率、发病率及风险比递增,III 级肥胖关联尤甚。

Eye and Vis.:肥胖对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神经产生负面影响

肥胖,尤其是较高的BMI,会对糖尿病患者的角膜神经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伴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评估角膜神经及其由此导致的角膜病变。

BMC Med.:中国学者证实具有减肥作用的降糖药联合高蛋白饮食和适度运动可有效缓解糖尿病

本研究表明,具有减肥作用的降糖药加上高蛋白饮食和适度运动可使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达到糖尿病缓解。

【论肿道麻】减肥手术与纵向癌症风险:综述

本文系统梳理了减重手术与癌症风险的潜在关联,剖析了现有研究的流行病学局限性,并为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了框架。

CHEST:肥胖是否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欧洲多中心研究揭示答案

肥胖并未显著影响PAH患者的长期生存,但却可能干扰疾病的识别和风险评估。

研究发现:大腿粗、屁股大的人,往往会更长寿!

BMJ 发表的大型研究表明,腹部肥胖指标与死亡风险正相关,大腿粗、臀部大的 “梨形身材” 人群死亡风险更低,单一依赖 BMI 评估健康风险不足。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男性中心性肥胖与女性体像扭曲,谁更易致抑郁?

男性中ABSI升高与抑郁症状显著相关,而女性中仅主观体像不满与抑郁风险显著相关。体像与实际体型不一致时(如男性ABSI高但自认瘦),抑郁风险进一步增加,提示体像扭曲是独立于客观体型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

这样睡觉会“悄悄长胖”,每天 6 小时是体重 “分水岭”!附 5 招懒人瘦身法

现代生活常忽视睡眠对健康和体重管理的重要性。研究表明,睡眠不足(<6 小时)和晚睡会增加肥胖风险,延长睡眠可减少能量摄入、降低体重。通过规律睡眠、保证时长等 5 点可改善睡眠,助力体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