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真报告丨STK11基因检出大片段重排变异,辅助确诊黑斑-息肉综合征(PJS)!

2025-07-25 苏州绘真医学 苏州绘真医学 发表于上海

Peutz-Jeghers 综合征由 STK11 基因突变导致,需结合 NGS 和 MLPA 检测点突变与大片段变异,突变者多种癌症风险升高,检测对确诊和管理关键。

Peutz-Jeghers综合征(PJS)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发病率约1/(5万-20万)。根据美国NCCN指南及我国遗传性大肠癌协作组建议,PJS临床诊断标准为: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伴皮肤、口唇、黏膜及四肢末端色素斑,可有或无家族史[1]。该病由STK11基因胚系突变导致,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对疑似PJS患者可通过检测STK11基因突变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目前,我司推出的“实体瘤遗传55基因检测”“遗传性肿瘤105基因”和“遗传性肿瘤625基因”“遗传病全外显子组检测项目”等NGS方法学项目,均全覆盖STK11基因CDS区域,能精准检出点突变、小片段变异等;“STK11基因大片段重排检测”项目采用MLPA方法学,能查找大片段缺失或者重复变异,与上述NGS检测项目组合,可以全面筛查STK11基因胚系变异。若需同步检测STK11基因体细胞变异,实体瘤272plus,1299基因等众多项目值得关注。

STK11基因大片段重排检出案例分享

一位女性受检者临床主诉:有类似PJS的皮肤色素沉着特征,表现为嘴唇有黑色斑点,临床高度怀疑为PJS患者。所以,送检我司遗传病全外显子检测和STK11基因大片段重排检测,组合送检,进行全面的PJS筛查。

在经过高质量的质控和检测分析后,报告显示:遗传病全外显子检测结果为阴性(提示STK11基因未发生小片段变异和点突变),而大片段重排结果检出STK11基因5-10号外显子区域杂合缺失,为致病性变异。最终辅助受检者结合表型,确诊为PJS患者。

图片

图1 MLPA检测报告结果

结合这位患者的检测案例以及对STK11的检测需求,我检索并系统整理了如下信息分享:

一、先明确,STK11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

PJS患者的致病基因STK11(又称LKB1)位于染色体19p13.3区域,包含9个编码蛋白的外显子,编码433个氨基酸。其变异以小片段变异或点突变为主(占80%-85%),可通过NGS等直接DNA测序方法检出[2];大片段缺失变异较少见(占15%-20%),需用MLPA方法或经验证的NGS方法检出。

图片

图2 摘自NCBI-GENEREVIEW

202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表的研究显示,在5420例中国实体瘤患者中,使用NGS大panel检测,发现3.39%(184例)的患者携带STK11变异,子宫内膜癌(15.79%),食管和胃食管交界癌(9.09%),卵巢癌(4.92%)是高发癌种,最常见的STK11致病性突变有P281fs,D194Y,W308C,S216F,D53fs,和Y60,占比高达48.84%[3]

图片

图3 盛京医院发表于ASCO的研究

此外,荟萃性研究证实,STK11基因仍然存在17%的大片段缺失/重复等变异,大片段缺失以2-3号外显子缺失最为常见,其他还有外显子1缺失和外显子1-3缺失等[4-5]

图片

图4 STK11基因外显子2-3缺失

国内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专家共识就明确指出[6],目前已鉴定出的STK11基因致病突变类型约400种,通过联合应用NGS等直接DNA测序、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MLPA)检测大片段基因缺失等方法,可提高STK11致病突变检出阳性率。

二、再研究,STK11基因突变与哪些癌种相关?

在肿瘤罹患风险上,研究证实,PJS患者患多种癌症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例如结直肠癌(39%)、乳腺癌(32%-54%)、胃癌(29%)、小肠癌(13%)、胰腺癌(11%-36%)、卵巢肿瘤(21%)、宫颈癌(10%)、睾丸癌(9%)、子宫肿瘤(9%)和肺癌(7%-17%)等多种肿瘤风险相关,GeneReviews®总结出相关肿瘤罹患风险和高发年龄,具体如下:

图片

图5 GeneReviews®总结STK11突变与肿瘤罹患风险和高发年龄

参考我国一项回顾性研究[7],336例PJS患者中52例出现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发病中位年龄为41岁,60岁时肿瘤累积风险为55%,其中以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其60岁时累计风险为28%。文献指出,对于女性PJS患者,应重视对子宫、卵巢等生殖系统的影像学监测。

图片

图6 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的累积患癌风险和年龄[7]

三、查共识/指南,检出STK11突变有哪些指导意义?

《原发性小肠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指出,PJS:是一种由抑癌基因STK11突变引起的罕见疾病,患者易在胃肠道中形成错构瘤性息肉,从而增加了罹患小肠癌的风险。PJS患者罹患小肠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20倍。另外,在与SMAD4或BMPR1A基因突变相关的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中也报道了小肠癌的病例[8]

《遗传性妇科肿瘤高风险人群管理专家共识》中提到[9],据统计,PJS人群会增加96种癌症发生风险,乳腺癌发病风险为32%-54%,平均发病年龄 37-59岁;宫颈微偏腺癌风险为10%,平均年龄34-40岁;子宫内膜癌风险为9%,平均年龄43岁,卵巢癌风险率为21%,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部分患者发病时不伴有肠息肉。

《妇科肿瘤遗传咨询专家共识(2023年版)》明确建议[10],临床上,建议对符合下述标准或有PJS家族病史的任何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STK11胚系变异):①胃肠道(主要是小肠)内有两个或多个PJS型胃肠道错构瘤性息肉;②口腔、嘴唇、鼻子、眼睛、生殖器或手指的黏膜皮肤色素沉着;③PJS家族史。

图片

图7 摘自《妇科肿瘤遗传咨询专家共识(2023年版)》

当然,除了STK11基因变异,国内也有文献对PJS其他致病原因分析,提到,随着现有检测水平的逐渐提高,目前PJS患者STK11基因突变的综合检出率约为80%-94%,但仍在少部分患者中无法检测出该基因突变,更多相关原因和患者随访方案[11],如下图介绍。

图片

图8 PJS患者其他可能原因

图片

图9 PJS患者随访推荐方案

综合来看,STK11基因变异检测是PJS确诊的推荐方案,对于辅助诊断PJS的患者,在点突变,小片段变异这些主要的突变检出阴性时,分析基因大片段缺失变异也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张智, 董志伟, 徐祖鑫, 姜莉鑫, 张玉辉, 顾国利. Peutz-Jeghers综合征基因型研究及临床诊治进展[J/OL].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4, 13(01): 6-13.

[2]McGarrity TJ, Amos CI, Baker MJ. Peutz-Jeghers Syndrome. 2001 Feb 23 [Updated 2021 Sep 2]. In: Adam MP, Feldman J, Mirzaa GM, et al., editors. GeneReviews® [Internet]. Seattle (W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1993-20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1266/

[3]Han, Yun, and Junyan Su. "The landscape of STK11 mutations and hotspot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2022): e15112-e15112.

[4]Chiraphapphaiboon W, Thongnoppakhun W, Limjindaporn T, et al. (February 01, 2023) STK11 Causative Variants and Copy Number Variations Identified in Thai Patients With Peutz-Jeghers Syndrome. Cureus 15(2): e34495. doi:10.7759/cureus.34495

[5]Borun P, De Rosa M, Nedoszytko B, Walkowiak J, Plawski A. Specific Alu elements involved in a significant percentage of copy number variations of the STK11 gene in patients with Peutz-Jeghers syndrome. Fam Cancer. 2015 Sep;14(3):455-61.

[6]宁守斌,杜奕奇,戈之铮.中国小肠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39(7):505-515.

[7]孙涛, 宁守斌. 《中国小肠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的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解读 [J]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2, 39(7) : 516-520.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20424-00230

[8]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原发性小肠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J/OL].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5, 14(02): 124-135.

[9]王玉东. 遗传性妇科肿瘤高风险人群管理专家共识(2020)[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DOI: 10.19538/j.fk2020090109

[10]中国三级妇产科医院/妇幼保健院联盟妇科肿瘤遗传咨询协作组.妇科肿瘤遗传咨询专家共识(2023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3, 33(11): 1041-1064.

[11]张智, 董志伟, 徐祖鑫,等. Peutz-Jeghers综合征基因型研究及临床诊治进展[J].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4(001):6-1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4924, encodeId=34b622e49248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67911e7280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Peutz-Jeghers综合征#</a> <a href='/topic/show?id=9f741288897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STK11基因#</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7728, encryptionId=967911e72805, topicName=Peutz-Jeghers综合征), TopicDto(id=128889, encryptionId=9f7412888977, topicName=STK11基因)],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l 26 12:49:46 CST 2025, time=12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2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衡道丨文献】读文献,学病理——伴STK11改变的附件肿瘤

报道了一组22例一般位于输卵管旁、与PJS相关的附件肿瘤,其中近50%具有STK11改变。作者用伴STK11改变的附件肿瘤来描述这一独特病种,并强调遗传学咨询对这类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妇瘤新视野丨解密Peutz-Jeghers综合征

PJS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尽早诊断,明确诊断后规范的监测及积极治疗才是改善生活质量及生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