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I:中南大学周海燕等团队合作研究阐明为什么男性肺纤维化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更高

12小时前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揭示了肺中免疫细胞基因明显的性差异,其中grancalcin(GCA)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肺纤维化(PF)是两性差异的,男性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相对较高,但仍不清楚其发生机制。

2025年5月14日,中南大学周海燕、Wen Jie共同通讯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在线发表题为“Sexual dimorphism of lung immune-regulatory units imprint biased pulmonary fibr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肺中免疫细胞基因明显的性差异,其中grancalcin(GCA)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GCA是由肺部炎症加剧触发的肺浸润骨髓巨噬细胞产生的,但女性肺中富集的独特HTR2C+肺泡巨噬细胞群,代谢了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并限制了局部GCA扩增。GCA作为一种新型趋化因子,与Th17细胞中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T型(PTPRT)结合,并通过激活ROCK1-MLC通路促进致病性肺浸润,从而加重肺纤维化。值得注意的是,GCA和Th17细胞在男性PF患者的肺活检中均大量积累,但在女性患者的肺活检中未大量积累。与单独使用吡非尼酮治疗相比,GCA中和抗体与吡非尼酮(一种治疗纤维化的处方药)联合使用,对PF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表明,肺纤维化的性别差异是由肺免疫调节单位形成的,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图片

肺纤维化(pulmonaryfibrosis,PF)包括一系列慢性、进行性和不可逆的肺部疾病,主要影响间质,导致气体交换受损、生活质量下降,最终出现呼吸衰竭和死亡。特发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是典型的、最常见的肺纤维化,该病普遍进行性发展且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为2-5年。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这两种抗纤维化药物可以减缓疾病进展,但临床试验均未显示出预期效果。此外,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导致大多数患者停药。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其分子和细胞机制以开发更有效地治疗干预措施。

PF中的性别差异已存在很长时间。在一个国际队列中,男性参与者占患者的近70%。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患者性别会影响PF的诊断。先前的报道表明,女性PF患者的肺功能比男性患者保留得更多,生存率更高。尽管PF的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于PF性别差异的分子基础了解有限。

 

图片

图1 PF进展期间肺免疫细胞中GCA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摘自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纤维化是导致慢性炎症并最终纤维化的重复性上皮损伤,是伤口修复和组织重塑过度发生的最终结果。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在纤维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T细胞是健康条件下肺部的一小群细胞,与肺部炎症反应一致,PF发生期间IL-17A(一种Th17效应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大量研究表明,IL-17A的中和可以延缓不同小鼠纤维化模型的进展。Th17细胞是否参与PF发病机制的性别差异是一个有意义的议题。

该研究阐明了PF性别差异的机制。作者检测到雌性小鼠肺免疫细胞中的凝钙素(GCA)水平显著低于雄性小鼠。雌性小鼠肺部的GCA扩增受到雌性特异性HTR2C+肺泡巨噬细胞(AM)代谢重编程的限制,促进了脂肪分解,而糖酵解对GCA表达至关重要。此外,GCA作为一种新型趋化因子,通过其受体PTPRT将致病性Th17细胞募集到肺部,从而加重肺纤维化。重要的是,在PF患者中也观察到GCA和Th17细胞的性别差异性。此外,作者证明靶向GCA(GCA-NAb)的中和抗体显著减轻了雄性小鼠的严重PF病理。综上所述,性别差异性肺免疫调节单位调控肺纤维化,是治疗肺纤维化的潜在靶点。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3-025-01293-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695, encodeId=2a5322656955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d71822e3e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纤维化#</a> <a href='/topic/show?id=4ea0e02198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男性#</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0219, encryptionId=4ea0e021980, topicName=男性), TopicDto(id=82273, encryptionId=7d71822e3e5, topicName=肺纤维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May 19 11:33:00 CST 2025, time=10小时前,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10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论文解读|Yihua Wang/Mark G. Jones教授团队揭示LKB1在肺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揭示了LKB1在肺泡上皮细胞中扮演的角色。当LKB1受到抑制时,肺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并且会激活周围的纤维母细胞,导致肺部大量纤维组织生成。

CGP综述与专论 | 新型冠状病毒诱发的炎症后肺纤维化治疗新进展

有关PCPF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CPF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旨在改善PCPF患者的预后。

同济大学/吉美瑞生团队《自然·通讯》:揭示气道基底层来源前体细胞通过再上皮化修复肺组织的机制

该工作聚焦气道基底层来源肺前体细胞在肺泡区的命运与功能,揭示了克隆的肺前体细胞可通过完成受损肺泡区域的再上皮化来修复肺纤维化损伤,为IPF等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论文解读| Zhou Fu/Danyi Peng/Lin Zou教授团队揭示S1pr3通过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促进肺纤维化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S1pr3在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S1pr3抑制剂作为潜在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AAAAI 2025 | 专访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 Aaron Schwab:气候变化如何加剧肺纤维化风险?探索环境暴露与防治新策略

梅斯医学对来自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Aaron Schwab进行了专访,其团队在环境暴露诱导肺纤维化的干预机制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气候敏感型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全新视角。

Nature Biotechnology:当干细胞学会"呼吸"——人类首次在培养皿中复刻致命肺病

肺纤维化凶险,传统研究面临物种差异和细胞模型缺失困境。哥伦比亚大学团队从多能干细胞培育出 iRAPs,模拟肺发育和肺纤维化,揭示 HPS1 基因突变致纤维化机制,为药物筛选等精准医疗提供新途径。

Nature Medicine:利用血浆蛋白质组学提升疾病早期诊断:从多发性骨髓瘤到肺纤维化的精准预测

研究发现,包含仅5到20种蛋白质的模型在67种病理多样性疾病中,其预测性能优于仅使用基础临床信息的模型。

中山大学李旸研究员/张亚琴主任/李曼研究员团队《ACS Nano》:展示肺纤维化重塑的胶原分子变性与可视化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团队研究肺纤维化中胶原重塑,发现患者和小鼠模型存在胶原变性,开发双模态探针用于检测,助力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

Thorax:儿童间质性肺病中的肺纤维化的发生情况

肺纤维化在儿童间质性肺病中相对罕见,但其发生率在不同病种中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