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Nature Cancer,肝细胞癌研究新进展!

2025-06-06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旨在揭示RIOK1在HCC中的作用及其通过相分离限制PTEN翻译的机制,为HCC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尽管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取得了进展,但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反应并不持久,存在内在或获得性耐药问题。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利条件,如营养剥夺、低氧、氧化应激和遗传损伤,促使肿瘤细胞通过应激适应机制和代谢重编程来保护自身并抵抗抗肿瘤策略。近年来,相分离(Phase Separation)在蛋白质和代谢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它在肿瘤发生、转移和药物耐受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相分离在HCC中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揭示RIOK1在HCC中的作用及其通过相分离限制PTEN翻译的机制,为HCC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连新、王继洲、宋瑞鹏、王嘉倍等人团队聚焦于肝细胞癌(HCC)中RIOK1(一种非典型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通过多平台筛选发现RIOK1在HCC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RIOK1通过相分离(LLPS)与IGF2BP1和G3BP1相互作用,形成应激颗粒(SGs),从而捕获PTEN mRNA并抑制其翻译,激活磷酸戊糖途径(PPP),帮助细胞应激解决并抵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毒性。此外,研究还发现小分子抑制剂chidamide能够下调RIOK1,增强TKI的疗效,为HCC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相关内容以“RIOK1 phase separation restricts PTEN translation via stress granules activating tumor growth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为题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

图片

【关键结论】

RIOK1与HCC进展相关:RIOK1在HCC中的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并且与NRF2的转录激活有关。

RIOK1通过相分离限制PTEN翻译:RIOK1通过与IGF2BP1和G3BP1相互作用,将PTEN mRNA纳入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 SGs),从而抑制PTEN的翻译。

RIOK1激活PPP:RIOK1的表达与PPP的激活相关,这有助于细胞应激解决和对TKI的保护。

Chidamide作为RIOK1抑制剂:Chidamide能下调RIOK1的表达,并增强TKI的疗效,为HCC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主要内容】

图片

图1RIOK1在HCC中的表达与功能

图中展示了通过多平台筛选鉴定出RIOK1在HCC中的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通过分析HCC患者样本,发现RIOK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邻近正常组织。此外,RIOK1的高表达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且RIOK1的敲低导致细胞增殖减少,而过表达则促进细胞增殖。这些结果表明RIOK1在HCC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图片

图2RIOK1通过IGF2BP1-G3BP1相互作用促进应激颗粒(SGs)的形成

进一步揭示了RIOK1与IGF2BP1和G3BP1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在应激颗粒(SGs)形成中的关键作用。RIOK1能够通过其C末端的内在无序区域(IDR)与IGF2BP1结合,并通过IGF2BP1间接与G3BP1相互作用,从而促进SGs的形成。此外,RIOK1的过表达增强了SGs的动态组装,而敲低则减少了SGs的形成。

图片

图3RIOK1的液-液相分离(LLPS)特性

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了RIOK1能够通过其C末端的IDR区域进行LLPS。RIOK1-GFP融合蛋白在细胞中形成液态滴状结构,这些结构具有动态性和流动性。此外,RIOK1与IGF2BP1的共表达进一步促进了LLPS,而RIOK1的IDR区域缺失则削弱了这种能力。

图片

图4RIOK1通过LLPS抑制PTEN翻译

图中揭示了RIOK1通过LLPS抑制PTEN翻译的机制。RIOK1的过表达导致PTEN mRNA被纳入IGF2BP1和G3BP1形成的SGs中,从而抑制PTEN的翻译。通过免疫沉淀和RNA荧光原位杂交(smFISH)实验,证实了RIOK1、IGF2BP1、G3BP1和PTEN mRNA在SGs中共定位。此外,多聚体分析显示RIOK1的过表达减少了PTEN mRNA的翻译效率。

图片

图5RIOK1驱动PPP并由NRF2转录激活

图中展示了RIOK1对磷酸戊糖途径(PPP)的调控作用及其由NRF2转录激活的机制。代谢组学分析表明,RIOK1的过表达增加了PPP相关代谢物的水平,降低了NADP+/NADPH比率。此外,RIOK1的表达在NRF2激活的条件下显著增加,表明NRF2是RIOK1的转录因子。通过ChIP和报告基因实验,进一步证实了NRF2对RIOK1启动子的结合和调控。

图片

图6RIOK1介导的LLPS损害HCC对TKIs的敏感性

图中揭示了RIOK1介导的LLPS和SGs形成在HCC对TKIs耐药性中的关键作用。RIOK1的过表达降低了PTEN蛋白水平,增加了G6PD蛋白水平,从而降低了NADP+/NADPH比率,帮助细胞应激解决并抵抗TKI的毒性。此外,RIOK1的敲低增强了HCC细胞对TKIs的敏感性,而RIOK1的过表达则降低了这种敏感性。

图片

图7Chidamide靶向RIOK1增强TKI治疗效果

图中展示了小分子抑制剂chidamide对RIOK1的靶向作用及其增强TKI治疗效果的潜力。通过虚拟筛选和实验验证,发现chidamide能够显著降低RIOK1蛋白水平,并通过促进RIOK1的泛素化和蛋白酶体降解发挥作用。此外,chidamide与TKIs联合使用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显著增强了抗肿瘤效果,延长了动物模型的生存时间。

图片

图8RIOK1与TKI耐药性及不良预后相关

图中总结了RIOK1在HCC患者中的表达与TKI耐药性及不良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分析HCC患者样本,发现RIOK1的高表达与TKI耐药性相关,并且与NRF2、G6PD的高表达和PTEN的低表达相关。此外,高RIOK1表达的HCC患者在TKI治疗后表现出更差的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RIOK1作为HCC治疗靶点的潜力。

【全文总结】

本研究揭示了RIOK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关键作用及其通过相分离限制PTEN翻译的机制。RIOK1在HCC中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并通过与IGF2BP1和G3BP1相互作用形成应激颗粒(SGs),抑制PTEN的翻译,激活磷酸戊糖途径(PPP),从而帮助细胞应激解决并抵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毒性。此外,研究发现小分子抑制剂chidamide能够下调RIOK1,增强TKI的疗效,为HCC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手段。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8-025-00984-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192, encodeId=bff22268192c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35a81364b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细胞癌#</a> <a href='/topic/show?id=a4361165282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RIOK1#</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16528, encryptionId=a43611652826, topicName=RIOK1), TopicDto(id=81364, encryptionId=735a81364b7, topicName=肝细胞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06 13:51:55 CST 2025, time=2025-06-06,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06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EASL 2025 | 临床显著性门脉高压对代偿期肝硬化合并HCC患者预后的影响:HIPERIA研究

会上,一篇临床显著性门脉高压(CSPH)与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肝细胞癌(HCC)系统治疗预后研究备受关注。肝癌在线特将其进行整理,以传递大会动态和精彩看点。

樊嘉院士团队:PFS提高1.5倍,肝癌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48%!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效果更好

肝细胞癌(HCC)预后差,APOLLO 3 期研究显示,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用于不可切除肝癌一线治疗,中位 PFS和 OS显著延长,安全性良好,为患者提供新选择。

Clin Cancer Res | Porustobart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晚期肝细胞癌二线治疗的I期研究: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本研究旨在评估Porustobart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晚期HCC二线治疗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Porustobart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晚期HCC的二线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樊嘉院士团队领衔,生存期延长近6个月!多项指标改善,肝癌一线治疗策略再添新选择

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靶向标准用药,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联合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作为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策略,显著延长了肝细胞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安全性可控。

程书权教授:预后营养指数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上)

本文总结PNI在评估HCC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Lancet: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或成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新一线“利器”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等报告,与索拉非尼相比,安罗替尼加派安普利单抗显著延长了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可能是新的一线选择。

Adv Sci:华中科技大学陈孝平等研究发现m6A介导的TMCO3通过促进膜转位和AKT激活来促进肝细胞癌进展

本研究首次发现TMCO3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且m6A甲基化水平高。通过体内外实验明确了TMCO3的致癌作用,并验证了ALKBH5作为m6A去甲基化酶下调TMCO3表达。

Nat Commun:杭州医学院徐骁等团队研究证明了CXCL12通过CXCR4促进XRCC5来维持肝癌细胞的干性

本研究旨在定义与生存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帮助精确识别超出Milan标准且具有可接受结果的HCC患者。

Lancet子刊: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随机、开放标签、3期临床试验结果发布(HEPATORCH研究)

2025年5月20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在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比索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