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JGH:基于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的铁定量用于无创性肝纤维化分期

2025-06-28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 发表于上海

基于铁的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在实验兔无创HF分期中得到了验证。研究中系统地探讨了在HF不同阶段肝脏铁含量的变化,并实现了对包括早期HF在内的各阶段HF的定量评估。

肝纤维化(HF)是肝脏在慢性损伤(如病毒感染、酗酒、肥胖等)后发生的病理性修复过程,其核心机制是肝星状细胞活化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逐步替代肝实质,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值得注意的是,多种病因引发的HF常伴随铁过载,其通过加速自由基产生加剧组织损伤和纤维化进程。

尽管早期HF被认为具有可逆性,及时准确评估其严重程度对有效干预至关重要,然而作为金标准的侵入性肝活检因风险及局限临床应用受限。因此,以瞬时弹性成像(TE)和磁共振弹性成像(MRE)为代表的无创影像学方法(通过测量肝脏硬度间接评估HF)日益受到重视,但TE在肥胖/腹水患者中应用受限、易受多种因素干扰且对早期HF识别能力有限,而MRE则难以区分HF与其他病理状态引起的硬度变化,同样对早期HF识别不足,亟需开发更精确可靠的无创评估方法。

2025年6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璐、赵莹和段博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籍庆余作为通讯作者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的研究发现,通过建立不同分期的HF动物模型(兔),利用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可以定量分析铁浓度(LIC)与HF各分期之间的关系。随着HF(F0~F4)的进展,LIC的升高与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能谱CT衍生的标准化铁浓度(NIC),特别是CT增强动脉期的NICiron(water)和非增强期的NICiron(iodine),在区分HF的全部阶段时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AUC:0.884~1.000),其中CT增强动脉期的NICiron(water)在区分早期HF(F1)方面表现优异(AUC:0.979~0.934)。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使用的多参数模型在区分肝纤维化(HF)各阶段时表现出色,其宏观AUC值达到了0.9917。

GTOC.jpg

综上所述,基于铁的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在实验兔无创HF分期中得到了验证。研究中系统地探讨了在HF不同阶段肝脏铁含量的变化,并实现了对包括早期HF在内的各阶段HF的定量评估。多参数的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HF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这项临床前研究的成功凸显了能谱CT铁基物质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更安全、更准确的肝活检替代手段的巨大潜力,有望助力对HF的及时干预和临床管理。

摘译自 WANG L, ZHAO Y, DUAN B, et al. Iron quantification using spectral CT-based materi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 for noninvasive hepatic fibrosis staging: An experimental study[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5. DOI: 10.1111/jgh.17031. [Epub ahead of print]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333, encodeId=a2e022e13338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ed881343f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肝纤维化#</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1343, encryptionId=3ed881343fa, topicName=肝纤维化)],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29 15:06:38 CST 2025, time=2025-06-29,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9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酒精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激活肝星状细胞和单核细胞,加速MASLD相关肝纤维化

该研究解析酒精如何通过激活NETs和NLRP3炎症小体,加速MASH患者的肝纤维化进程。

肝纤维化的“侦察兵”:HBV标记物如何提前预警?(上)

HBV 感染是我国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主要病因之一,乙肝五项等指标临床应用广。HBsAg 可评估感染免疫力、预测肝癌、反映肝纤维化状态,抗 - HBc 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相关,对筛选抗病毒对象有意义。

Phytomedicine:二桃汤通过抑制STING介导的巨噬细胞和NLRP3炎性体的激活来减轻肝纤维化

本研究探讨二桃汤(ETD)对肝纤维化(LF)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肝星状细胞激活和MASH纤维化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TM7SF3-hnRNPU-TEAD1信号通路通过调控TEAD1剪接在HSC激活和MASH相关纤维化中的作用,并展示了使用特定反义寡核苷酸(ASO)干预的潜在应用。

特别关注|中药逆转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中药逆转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EASL2025丨新定义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人群仍有较大疾病进展风险,建议抗病毒治疗

该研究结果表明符合2022年版中国指南新定义的IHC人群中仍有42.2%存在显著肝纤维化,且F ≥ 2的患者比例随年龄增长递增。

【期刊导读】MASLD加速慢乙肝纤维化进程并削弱抗病毒治疗的纤维化改善效果

该研究揭示了MASLD可独立影响慢乙肝患者的肝脏硬度(LSM)动态变化,并显著削弱抗病毒治疗的纤维化改善效果。

Hepatology:浙江大学曹红翠团队发现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抑制肝内B细胞的致病功能减轻小鼠肝纤维化

该研究假设MSCs有可能抑制肝内B细胞的促纤维化活性,从而抑制LF的进展。

【期刊导读】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后存在低病毒血症会增加肝纤维化进展风险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周晶教授团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进一步证实长期核苷类药物(NAs)治疗后存在LLV会增加肝纤维化进展风险,提示应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策略,改善远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