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反馈:影像挺典型像恶性的混合磨玻璃结节,为何却不是肺癌?这点很重要!

2025-03-10 叶建明 叶建明说结节 发表于陕西省

37 岁男性因咳嗽检查发现右肺下叶背段混合磨玻璃结节,影像似恶性但有呼吸道症状,建议消炎后复查,患者提前复查结节吸收,表明炎症恢复期结节与肺癌影像易混淆,随访可鉴别。

前言:前段时间有位问诊结友,发起问诊的是他的母亲,妈妈无比焦虑,因为结友才30出头,若是肺癌,感觉天塌了呀!我看了他的影像,确实是混合磨玻璃密度,有的层面是典型恶性的,分叶征、血管征、灶内密度杂乱以及瘤肺边界清楚等都有,但由于一是初次检查发现,二是有呼吸道症状。所以炎症恢复其有时真的与混合密度结节是肺癌的很难从影像上区分,但我们有大师!时间大师,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性, 37岁。

病历概要

主诉:

咳嗽2月,加重20天。

现病史:

患者诉2月前入冬天气转凉后出现刺激性咳嗽症状,未特殊治疗。2025年1月8日感染甲流(发热体温38.5℃),甲流好转后因应酬饮酒咳嗽症状加重,晨起咳淡黄色粘痰,白天咳少量透明粘痰,不易咳出,无胸闷,胸痛等不适。2025年1月27日至某省某市人民医院就诊,胸部CT检查提示:1.右侧上颌窦炎症。2.右肺下叶背段类结节磨玻璃影,性质待定,建议复查。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输液治疗一次,效果不明确。今为进一步诊治来就诊。当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251月27日下午六点输液一次) 宣肺止嗽合剂,盐酸氨溴索片。

希望获得的帮助:

今天拍了ct,请叶主任看看。

影像展示与分析:

图片
患者提供的影像不是薄层的,所以略显不准确。上图显示病灶出现,是混合密度,灶内密度杂乱,表面有浅分叶,也见到血管进入和边缘似毛刺样征,但整体轮廓稍显模糊。
图片
上图层面则挺典型像恶性些,由于瘤肺边界与轮廓均清楚,灶内实性成分明显,血管进入,靠胸膜侧毛刺或小棘突状也明显,浅分叶很明显。
图片

上图是边缘些的地方,血管仍是贴边的,病灶与胸膜之间没有糊墙征,普通炎症容易邻近胸膜增厚粘连,两者之间应该容易紧贴无间隙,但此灶似乎有间隙存在似的。

我的意见:

左下叶背段这个病灶是混合磨玻璃密度,表面有分叶,灶内有小空泡征,也见微小血管进入,从影像上看是较为典型恶性的。但若是首次发现,且有呼吸道症状,在炎症的恢复期也会有类似表现。所以建议先口服消炎治疗10-12天,之后间隔4-6周复查薄层CT(或靶扫描重建则更好),如果病灶仍在且无好转,则就可以考虑微创手术切除更为稳妥。意见供参考! 要看之前有没有。如果之前没有异常,因为有呼吸道症状,就像我前面说的炎症恢复期也是会这样表现的。 如果没有资料对比,那就先消炎,十到十二天,之后再间隔4~6周再复查 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情况下,这种是炎性的可能性相对又稍大点。

后续反馈:

患:1月27号和28号已经连续输液左氧氟沙星两天,从29号开始服用盐酸莫西沙星,服用9天,这样消炎治疗共11天。昨天拍了CT。

图片

患者没有熬住到我说的时间复查,提早去查了,所幸病灶几乎完全吸收了!

我:就是这个区域,已经完全吸收,就是炎症恢复期。没有事了。

感悟:

混合磨玻璃病灶有两种情况看单次影像与肿瘤很难区分。一是病毒性肺炎:在新冠那段时间,有碰到多例早期肺癌合并病毒性肺炎的,如果没有之前的影像对比,混合密度结节的肺癌与病毒性炎症根本分不清;二是普通炎症的恢复期:如果是急性期,实性密度的,反而表现为大片实性病灶与呼吸道症状,或者还有血白细胞与CRP升高等,容易诊断为肺炎。但当炎症开始有部分吸收,我们碰到多例在影像上表现为轮廓与边界清楚的混合密度的病灶的,就如此例也是影像上挺像恶性的。但不管病毒性炎症还是普通肺炎的恢复期,都有个很容易鉴别的特征:随访后短时间内即明显吸收好转!所以呀,检查发现肺部混合密度病灶,如果是首次,特别是合并存在或轻或重的呼吸道症状,千万不要急着下“肺癌”的结论,随访一次容易有惊喜哟!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5370, encodeId=169322553e09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84b82204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肺癌#</a> <a href='/topic/show?id=61791082529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混合磨玻璃结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252, encryptionId=61791082529c, topicName=混合磨玻璃结节), TopicDto(id=82204, encryptionId=384b8220449, topicName=肺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Mar 09 22:36:08 CST 2025, time=2025-03-0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问诊分析:发现10年了的肺结节,报告略有进展,考虑不考虑肺癌?要不要切除?

今天分享的这个病例检查发现结节已经10年了,当然是后来才重视的,开始没有引起特别关注。我们来看看他是什么样的情况。

Sci Rep:我国学者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揭示肺癌与脓毒症发生及28天死亡率显著关联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基因预测的肺癌与脓毒症发生及28天死亡率增加之间的正向因果关系。

罕见病例:年仅12岁,左侧磨玻璃结节已经手术证实微浸润性腺癌,右侧仍有考虑原位癌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群里展示 12 岁孩子患肺微浸润性腺癌及原位癌病例,AI 分析潜在病因、病变机制等,作者认为其未说到点子上,认为可能是多种综合因素致肺磨玻璃结节或肺癌,农药等或为重要因素。

eClinicalMedicine:恩沙替尼使METex14跳跃突变的肺癌,ORR超过50%!(EMBRACE试验)

近日,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EMBRACE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METex14跳突阳性的肺癌患者,使用恩沙替尼可获得良好的抗肿瘤活性,ORR为53.3%、疾病控制率(

【更强免疫,更长生存】|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肺癌再谱新篇章

本期,我们诚挚地邀请了南平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邹立教授分享一例诊断为右肺上叶浸润性腺癌,根治术后复发(伴肺内转移)患者的治疗经过。随后,将由福建医大附属南平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陈声池教授进行病

LUNGCA研究更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团队联合臻和等多家单位揭示:动态ctDNA指导NSCLC患者术后全程精准管理

本研究证实了ctDNA检测在NSCLC患者手术后复发监测、辅助治疗决策、疗效评估及复发后生存预测中的重要临床价值。

European Radiology:CT图像中胸廓器官分割的通用性、鲁棒性和校正偏差

近年来,传统计算机视觉技术,包括基于图谱的方法以及统计形状建模等,已被用于协助进行二维和三维医学图像分割,并实现放射治疗(RT)治疗计划的自动化。

问诊分析:这肺结节毛刺、牵拉,四个月做了4次CT、1次PET多报恶性,还加穿刺!但我缘何认为几不可能是肺癌!

36 岁女性发现左肺下叶实性结节,历经多次检查未确诊。作者经影像分析,判定为良性慢性炎,反驳当地再穿刺建议,强调随访观察即可,并对比炎性与肿瘤结节影像特征。

问诊分析:被延误了三年的肺癌,已经如此典型仍被某省级医院当炎症治疗!

患者 2021 年胸部 CT 已提示左肺下叶背段占位,当地医院当炎症治疗,2024 年 8 月确诊为浸润性腺癌并手术切除。该病例凸显医生对肺部阴影诊断需与时俱进,避免误诊延误病情。

97%患者肿瘤缩小,疾病控制率达99%!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团队领衔:ADC为肺癌患者带来新选择

HER2突变型NSCLC后线治疗选择有限。陆舜教授团队开展的HORIZON-Lung试验显示,瑞康曲妥珠单抗治疗该类患者客观缓解率达73%,安全性可控,为其提供新选择,且已启动3期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