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ancer Surviv:国内多家医院联合研究揭示影响儿童癌症生存者体育活动的因素

2025-05-14 儿童肿瘤前沿 儿童肿瘤前沿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通过对来自国内9家医院的儿童癌症生存者的调查,从患儿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癌症生存者中高强度体育活动参与受到诊断、出院时间、行为意向和自我效能感影响。

儿童癌症的长期生存率已得到极大提高,但癌症及其治疗给儿童癌症生存者的生存状态带来极大影响。许多儿童癌症生存者面临严重且持久的并发症或后遗症风险,损害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心理和社会发展。癌症确诊后患儿身体活动不足加剧了这种损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充足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减轻癌症的晚期影响。但体育活动水平低下在儿童癌症生存者群体中普遍存在。人口学、医学、环境、社会或文化、认知或情感因素可能在患儿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近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 王红妹教授 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王金湖主任 联合国内9家医院的团队发表于 Journal of Cancer Survivorship 题为 Appli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explore associated factor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mong Chinese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s 的文章,通过对来自国内9家医院的儿童癌症生存者的调查,从患儿的角度揭示了儿童癌症生存者中高强度体育活动参与受到诊断、出院时间、行为意向和自我效能感影响。

图片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儿童癌症生存者的体育活动参与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并从理论角度阐释儿童癌症生存者的中高强度活动参与,本研究基于行为解释理论中的经典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西地区和华中地区)的9家医院收集了964名儿童癌症患者的临床信息、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和相关认知因素。研究者首先分析了患儿参与中高强度体育活动的水平,并使用路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如何影响患儿的体育活动参与和作用大小。 

图片

数据的分析框架

根据LSI(休闲时间身体活动评分系数)得分判断,本研究中仅有59.3%的儿童癌症生存者达到了美国癌症协会(ACS)关于每周中高强度体育活动的推荐量(即每周进行不少于150 min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或者每周不少于75 min的高等强度体育活动)。这些患儿的中高强度体育活动水平受诊断、出院时间、行为意向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其中自我效能和行为意向对患儿的活动水平影响最大。

 

图片

最终结构模型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e1和e2分别代表意向残差和行为残差

图片

最终模型的假设路径结果

我国儿童癌症生存者的体育活动水平普遍低于健康儿童,尤其是中高强度活动。不同的肿瘤类型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对患儿的生理功能和活动功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患有实体瘤的儿童体育活动水平远低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儿。这种现象应引起所有医护人员和研究者重视,尤其需要关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骨科肿瘤患儿在康复期的活动水平,及时为这些患儿提供合适的活动支持和帮助。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可以从个体层面(包括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行为意向)探索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能进一步分析个体特征对体育活动参与的影响。然而,作为经典的行为解释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在儿童癌症生存者的体育活动行为解释中应用尚缺乏。为了更好地理解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研究中,我们还引入了自我效能感这一变量,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是儿童癌症生存者体育活动参与的预测因子,对患儿的活动参与有重要影响。因此,以下几点提高自我效能的方法对促进患儿的身体活动参与是有帮助的:一是为患儿设计逐步的、具有挑战性的锻炼计划,二是教授他们运动技能,三是在他们的活动过程中提供积极的鼓励和认可。

出院时间较短的患儿体育活动水平偏低,出院时间越长,活动处于活跃水平的人数比例越高。刚出院不久的患儿常伴有较严重的治疗毒副作用,导致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和意愿都比较低。出院时间除了直接对患儿的体育活动水平产生影响外,还可以通过影响父母的态度对其活动水平产生影响。在路径分析结果中,出院时间与父母的支持态度呈正相关关系,当出院时间较近时,父母的支持态度较弱,甚至会阻止患儿参与活动,因为他们认为这时参与体育活动或运动是极其不安全的。在与患儿家长的沟通中,很多家长都表达了要等患儿完全康复后才支持他们参与中高强度的活动,否则只支持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因此,在出院宣教和门诊随访期间,医务人员应尽早对患儿的父母开展患儿体育活动重要性的健康宣教,提高父母对出院时间尚短患儿的活动支持水平。

总之,该研究从理论的角度探索了影响儿童癌症生存者体育活动参与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他们的体育活动参与提供了重要参考。由于中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参与不足可能会阻碍儿童癌症生存者的康复进程和长期健康结果,这项研究强调了改变儿童癌症生存者体育活动水平低下的迫切需要。研究结果突出了自我效能感的关键作用,对患儿的活动行为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针对儿童癌症生存者的体育活动干预措施应优先考虑包含提高自我效能的综合干预策略,如目标设定、技能培养和社会心理支持,以促进持续参与体育活动。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863, encodeId=48ba22648639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137283602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儿童癌症#</a> <a href='/topic/show?id=8464266487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体育活动#</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6648, encryptionId=84642664878, topicName=体育活动), TopicDto(id=28360, encryptionId=e1372836021, topicName=儿童癌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13 17:02:39 CST 2025, time=202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AMA 子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文我国儿童癌症幸存者长期护理的现状及挑战

尽管大多数临床医师提供晚期效应护理,但专门的随访诊所极为稀缺,且LTFU护理多依赖临床判断而非标准化指南。

Genome Medicine:前瞻性研究证实患复发/难治性癌症儿童的分子导向疗法有效可行

通过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估将肿瘤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与分子肿瘤委员会相结合的个体化疗法,即分子导向治疗,证明了该疗法在为复发/难治性实体瘤儿童做出实时治疗决策时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

JAMA子刊:儿童癌症幸存者的症状负担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癌症幸存者中症状负担普遍存在。照顾者的焦虑和与贫困相关的社区因素与更高的症状负担相关,而有意义的生活目标是一个保护性因素。

Clin Cancer Res:专门针对儿童恶性肿瘤的泛癌基因panel,显著提高癌症早期检测及复发监测

研究团队设计儿童恶性肿瘤泛癌基因 panel——SJPedPanel,对比其他 panel,性能优越,在癌症监测和早期检测方面具潜力,有望改善儿童癌症管理和诊断。

Cancer Discov:游离DNA和连续肿瘤测序可识别亚型特异性癌症进化和表观遗传状态

英国团队研究发现儿童癌症复发的基因组和表观遗传驱动因素,如 TP53 突变常见于复发时。cfDNA 分析可反映肿瘤异质性,其片段组学模式能识别肿瘤特异性簇,助力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

Dev Cell|黄熹/Michael Taylor团队通过正向遗传学筛选揭示钾离子通道维持髓母细胞瘤生长机制

儿童癌症生存率虽有提升,但复发和晚期患者预后差。研究评估分子导向治疗(MGT)用于复发 / 难治性儿童实体瘤,证明其可行性、安全性与疗效,揭示肿瘤分子特征,也指出研究存在局限。

JAMA 子刊:母乳喂养时间与儿童癌症风险降低有关

研究揭示了较长的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即至少3个月)与儿童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 ALL)风险降低有关。

JAMA 子刊:辅助生殖技术是否会增加儿童癌症风险?

在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后出生的儿童中,与自然受孕的儿童相比,经过冷冻胚胎移植或新鲜胚胎移植的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

Cell:特稿!50年儿童癌症研究历史,突破和展望!

文章回顾了五十年来儿童癌症治疗和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更是对未来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JMIR Cancer:我国学者揭示辅助生殖技术与非辅助生殖技术后代儿童癌症风险

本研究评估ART与非ART后代的儿童癌症风险,结果显示两者无显著差异,且冻胚与鲜胚移植的癌症风险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