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logy:基于深度学习的Cine心脏MRI在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纤维化心肌组织检测中的应用

2025-04-02 shaosai MedSci原创

研究所提出的对齐应变技术能够在无需对比剂的心脏 MRI 上基于运动检测心肌功能障碍,有助于在患者之间进行详细的应变分析,并能够精确追踪 DMD 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 X 染色体连锁的疾病,也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遗传性肌肉疾病,发病率为每 3500 名男婴中有 1 例。它会导致肌肉组织被纤维脂肪替代,最终致使全身各处肌肉无力。随着年龄增长,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心脏受累,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以及心律失常。由于呼吸护理水平的提高,心力衰竭已成为 DMD 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对 DMD 患者的随访过程中,会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包括平扫序列和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LGE)。对心室容积、射血分数指标以及 LGE 的系列评估,已逐渐成为一种标准的预后评估工具,用于区分肾功能未严重受损患者中健康的(无 LGE)和纤维化的(有 LGE)心肌。

无需对比剂的心脏 MRI 检查方法,如 T1 mapping,具有设备特异性,而且组织特异性的纵向自旋恢复时间需要在更大的数据集里得到验证。此外,T1 mapping需要先进的成像技术和专业知识,并非所有临床机构都能随时具备这些条件,而且这会增加成像过程的总时长以及相关成本。虽然 LGE 图像和 T1 mapping能提供关于组织特征的有价值的静态信息,但它们无法评估心肌收缩力或功能表现,而这些对于分析和分类整体心脏功能至关重要。

因此,开发一种结合心脏动力学来检测心肌纤维化的无对比剂方法将是一项重大改进。该领域先前的研究已强调了心脏电影 MRI 的心脏应变作为心肌纤维化变形预测指标的实用性。推导传统的应变曲线需要计算参考舒张末期(ED)关键帧与其他所有帧之间的心肌变形。尽管可以通过将心肌划分为标准化节段来获得局部特征,但时间对齐仍然是一个主要挑战,而这对于实现患者间的比较至关重要。


最近,发表在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DL)模型,该模型能够从心脏电影(无需对比剂)磁共振成像(MRI)中推导得出对齐的应变值,并评估了这些值在预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心肌纤维化方面的性能。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 139 名男性 DMD 患者,这些患者在 2018 年 2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间于同一中心接受了心脏 MRI 检查。开发了一种深度学习流程,用于检测整个心动周期中的五个关键帧以及相应的密集变形场,从而能够在不同患者之间以及从一个关键帧到下一个关键帧之间进行特定时相的应变分析。在 57 名患者(年龄 15.2±3.1 岁)中评估了这些应变值在识别与纤维化节段相关的异常变形方面的有效性,并在 82 名患者(年龄 12.8±2.7 岁)中评估了其可重复性,同时将我们的方法与现有的基于特征追踪和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 t 检验、混合模型以及 2000 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对这些应变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报告了准确率、F1 分数、灵敏度和特异度。

与传统应变值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对齐应变值能够发现纤维化节段和非纤维化节段之间的差异数量是传统方法的五倍(29 个对 5 个,P < 0.01),并且能够识别出传统方法常常遗漏的异常舒张期变形模式。此外,对齐应变值提高了心肌纤维化检测预测模型的性能,特异度提高了 40%,总体准确率提高了 17%,在射血分数保留的患者中的准确率提高了 61%。 


表 基于
DL或FT的传统应变测量识别的纤维化(LGE+)和非纤维化(LGE-)节段之间的显著差异(P < 0.01)

本项研究表明,研究所提出的对齐应变技术能够在无需对比剂的心脏 MRI 上基于运动检测心肌功能障碍,有助于在患者之间进行详细的应变分析,并能够精确追踪 DMD 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

原文出处:

Sven Koehler,Julian Kuhm,Tyler Huffaker,et al.Deep Learning-based Aligned Strain from Cine Cardiac MRI for Detection of Fibrotic Myocardial Tissue in Patients with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OI:10.1148/ryai.24030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8776, encodeId=b5c32258e766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4cb661239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深度学习#</a> <a href='/topic/show?id=ffa151395d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MRI#</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395, encryptionId=ffa151395d8, topicName=心脏MRI), TopicDto(id=66123, encryptionId=e4cb6612395, topicName=深度学习)],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02 09:43:24 CST 2025, time=2025-04-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利用深度学习模型从冠状动脉CTA中实现冠状动脉病变的自动分类

人工智能(AI)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自动化图像分析任务,这可能有助于及时出具报告。对于定量测量,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模型(DLM)可能会减少观察者之间的差异,并提高 CCTA 报告的效率。

European Radiology:深度学习重建的超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对图像质量、冠状动脉斑块和狭窄分析的影响

鉴于 CCTA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潜在辐射风险成为主要顾虑。因此,各种降低辐射剂量的策略应运而生。不过,降低剂量会导致图像噪声增加、质量下降,而这对于 CCTA 图像的后续处理与解读至关重要。

European Radiology:肝细胞癌CT深度学习重建与迭代重建和3T MRI的表征

最常用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重建技术是迭代重建(IR)技术,其中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算法能够在降低辐射剂量的条件下抑制图像噪声并提升图像质量。

European Radiology:比较深度学习方法与多参数统计模型对肺结节的恶性肿瘤危险分层

将人工智能融入放射学工作流程有可能极大地改变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方式,其目标是减轻工作量,并可能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支持。

European Radiology:深度学习在肺结节检测与分割中的应用

深度学习(DL)是人工智能(AI)的一个分支,它利用高灵敏度检测、多方面信息挖掘和高通量计算的优势,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

Transl Psychiatry:基于基因组数据的深度学习识别了预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治疗反应的新基因

研究通过整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深度学习法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在独立测试数据集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功能分析进一步支持了神经和代谢系统相关基因在ADHD药物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European Radiology:冠状动脉CTA的高分辨率深度学习重建与其他方法的狭窄评估效果比较

最近,引入了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深度学习重建(HR - DLR)算法,2023 年发表了其在 CT 和 MRI 临床应用以及对 CCTA 进行定性评估潜力的研究。

npj Digital Medicine: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结节3D可视化工具显著提升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声诊断工具(TNVis),通过利用大规模标注的二维静态超声图像数据集,实现了对动态超声视频的精准分割,并借助多视角融合技术构建甲状腺结节三维可视化模型。

Nature Biotechnology:“五通道”解锁“二十二蛋白”:细胞成像技术迎来指数级飞跃

《Nature Biotechnology》研究开发 CombPlex 技术,结合组合染色与深度学习,用 5 个成像通道实现对 22 种蛋白质的观察分析,打破传统成像局限,在科研和临床诊断等方面潜力巨

Nature Methods:“等深度”模型重塑空间生物学格局:深度学习与空间转录组学的完美结合

研究团队开发 GASTON 算法,结合无监督深度神经网络与可解释性算法,解决空间转录组学数据稀疏难题,解析多种生物样本基因表达模式,为疾病研究和精准医疗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