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Psych: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精神病患者睡眠问题的有效性与可接受性

2025-05-28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CBT显著改善了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问题,效应量从中等到非常大,且效果在随访期间得以维持。然而,CBT对精神病症状及其他临床结果的影响尚不明确。定性分析表明患者对CBT接受度高,治疗过程中未发现相关不良。

睡眠问题在精神病患者中极为常见,且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差与精神病症状、焦虑和抑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CBT)被广泛应用于改善睡眠问题,但其在精神病患者中的效果和可接受性尚缺乏系统评估。本文通过系统综述,探讨了CBT在精神病患者及高风险人群中的适用性,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

研究方法严格遵循PRISMA指南,通过检索Embase、Medline、PsycInfo和PubMed四个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研究。纳入标准包括评估CBT针对精神病患者或高风险人群睡眠问题的研究,或描述患者主观治疗体验的定性研究。最终从975篇文献中筛选出14篇符合条件的文章。数据提取包括治疗有效性(睡眠、精神病症状及其他临床结果)和可接受性(定性数据、脱落率、不良事件及问卷结果)。研究质量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oB工具,非随机试验使用ROBINS-I工具,定性研究则依据Braun和Clarke的主题分析指南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CBT对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睡眠问题具有显著效果。大多数研究以失眠为主要干预目标,并通过调整标准CBT-I协议(如省略睡眠限制)以适应精神病患者的需求。在睡眠结果方面,所有研究均报告了积极效果,效应量从中等到非常大不等,且这种改善在随访期间(最长3个月)得以维持。例如,四项低偏倚风险的RCT研究显示,治疗后失眠严重指数(ISI)的效应量范围为0.92至1.96。然而,CBT对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和妄想)的影响尚不明确,效应量较小且多为非显著性。其他临床结果(如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趋势虽为正向,但同样缺乏统计学显著性。定性分析表明,患者对CBT的接受度较高,治疗过程中未报告与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参与者反馈称,CBT帮助他们掌握了改善睡眠的技能,并间接提升了日常功能和心理健康。

图1:PRISMA流程图展示研究筛选过程

综上所述,CBT是治疗精神病患者睡眠问题的有效且可接受的方法,但其对精神病症状及其他临床结果的改善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研究,以明确CBT的长期效果及其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此外,临床实践中需注意个性化调整治疗方案,并关注患者的睡眠障碍类型和药物影响,以实现最佳干预效果。

原始出处:

Wilkinson H, Johns LC, Batchelor R, Lau-Zhu A.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sleep problems in psychosis: systematic review of effectiveness and acceptability. Br J Psychiatry. 202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901, encodeId=31de22669011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af7e65386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精神病#</a> <a href='/topic/show?id=bf01912646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认知行为疗法#</a> <a href='/topic/show?id=297ae30420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睡眠问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3042, encryptionId=297ae304202, topicName=睡眠问题), TopicDto(id=76538, encryptionId=4af7e653869, topicName=精神病), TopicDto(id=91264, encryptionId=bf019126469, topicName=认知行为疗法)],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27 15:39:50 CST 2025, time=2025-05-2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JAMA Psychiatry:儿童精神病症状、认知与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

内化症状与认知能力在轻症时呈正相关,而在重症时呈负相关。这种非线性关系提示在评估儿童认知功能障碍时需考虑症状负担的影响。

IJNS:健康促进干预对预防早期精神病患者体重增加的疗效

研究结果强调了社区精神卫生护士采取整体方法的必要性,定期进行全面健康检查的潜在好处,以及在旨在改善早期精神病患者身体健康时家庭成员参与的重要性。

Schizophrenia:早期精神病中海马分区和葡萄糖代谢的纵向研究

非糖尿病首次发病的精神病患者和临床高风险患者的海马体积较小,尤其是在海马尾部,且这些体积缺损在一年随访期间保持稳定。同时,CHR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在随访期间显著增加,与临床结局恶化相关。

Schizophrenia: 精神病患者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效果的个体差异:电场强度与BMI的关系研究

精神病患者在tDCS治疗中电场强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主要因BMI升高导致的头皮厚度增加所致。皮质萎缩及脑脊液厚度差异未显著影响电场强度。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洞察力是否对你有害?精神病中的洞察悖论

洞察力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和自杀风险呈现出复杂的关系,但并不总是导致负面结果。研究表明,适当的干预可帮助患者减少情绪困扰,同时改善生活质量。

CNS Drugs: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症状与躁动的药物干预新进展

除唯一获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躁动的药物Brexpiprazole以外,Xanomeline-trospium、Dexmedetomidine等药物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病和躁动方面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前景。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早期抗生素暴露与神经发育障碍: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揭示复杂关联

早期抗生素暴露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及重度抑郁症风险的增加存在一定关联,但在考虑遗传和家庭背景等混杂因素后,这些关联在某些分析中被削弱,尤其是使用兄弟姐妹对照的研究未能确认这些关联。

两部门:进出口麻醉和精神药品应取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准许证

进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无需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

儿子和父母互送对方进精神病院

近日,一则关于儿子和父母先后将对方送进精神病院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 TAAR1激动剂在精神病治疗中的潜力与挑战:来自GALENOS项目的综合评估

TAAR1激动剂在精神病治疗中疗效有限但安全性良好,适合早期病程或特定亚组患者。证据三角化方法揭示了现有研究的偏倚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