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秘:吃米 or 吃面,到底哪种主食更好?
2025-02-18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陕西省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西北民族队列的深入研究,为大众提供了更为合理的饮食建议。
我们都知道,米和面一直都是中国人的两大主食。
尤其在中国西北地区,对面食的偏好已经成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那么,吃米和吃面,到底那种主食更健康呢?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西北民族队列的深入研究,为大众提供了更为合理的饮食建议。
本研究基于《西北民族队列研究》项目,纳入了105,840名年龄介于35至74岁的参与者。
这些受试者大多来自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五个西北省份。
研究团队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生活方式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饮酒习惯、吸烟情况以及日常活动量等。
同时,专业人员还进行了详细的人体测量,包括身高、体重和体脂百分比(BFP),其中腰围(WC)作为腹部脂肪堆积的重要指标,成为了研究的关键参数。
研究揭示,在男性群体中,偏好米饭的人群相较于倾向于小麦制品的人群,其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风险显著降低。
具体数据表明,常食用米饭的男性,其全身性肥胖风险降低了26%,而中心性肥胖的风险也下降了约11%。
对于女性而言,虽然整体肥胖差异不明显,但在中心性肥胖方面同样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显示出大米偏好与更低的肥胖风险的关联。
尽管总体上大米偏好与较低的肥胖风险相关联,但这种关系并非在所有区域或人群中都普遍存在。
这提醒我们,饮食习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域文化、经济水平和社会习俗等。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对于那些BMI处于正常范围内的个体来说,偏好食用大米而非小麦制品与更低的肥胖风险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男性如果将每周五次的小麦摄入量替换成同等频率的大米消费,其患正常体重肥胖症的概率将降低36.5%;
女性的同样替换策略也能使患正常体重中心性肥胖症的风险下降20.5%。
这些数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希望维持良好体态和预防慢性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饮食建议。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为大众的饮食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
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合理的饮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对于想要维持健康体重、预防慢性疾病的人来说,适度增加大米的摄入量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参考文献:
DOI: 10.3390/nu14245243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主食# #饮食建议#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