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个宝妈 9 个腰痛?4 个动作来帮忙

4小时前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陕西省

产后腰痛是常见“月子病”,发生率45%-76%。由孕期姿势、激素变化、腹直肌分离等多种因素引起,危害大。多数可在产后2-4周缓解,部分会持续,可通过药物、运动、理疗等缓解,还提供了居家康复训练方法。

产后腰痛是不少宝妈的“月子病”。那么为什么生娃后就开始腰痛了?这种腰痛我们该怎么缓解?

一、什么是产后腰痛

产后腰疼是指产妇在分娩后,于腰背部、腰骶或骶髂部出现的不适、酸痛或紧绷感,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腿部麻木疼痛等症状。

文献大数据调查显示,产后腰疼发生率高达 45%-76% 。

二、相关解剖

1.腰椎-骨盆复合体

腰椎:妊娠期前凸增加 50%,L4-L5 椎间盘压力显著升高,易引发椎间盘退变。

骶髂关节:松弛素作用下稳定性下降,易发生错位,表现为腰骶部及臀部放射性疼痛。

耻骨联合:分娩时分离可达 10mm(正常<5mm),分离过度可致耻骨区疼痛并牵涉腰部。

2.肌肉系统

腹直肌:腹直肌分离导致核心失稳,使腰椎缺乏前方支撑,受力不均。

多裂肌(深层稳定肌):萎缩使脊柱控制力减弱,难以维持正常腰椎曲度。

盆底肌:与腰肌筋膜链相连,功能障碍可通过筋膜传导,牵涉引起腰痛。

3.关键生物力学改变

重心前移:子宫增大使腰椎负荷增加 1.5 倍,腰部肌肉需持续发力维持平衡。

韧带松弛:产后 3-5 个月仍存在关节不稳风险,降低腰椎-骨盆复合体稳定性。

代偿模式:抱婴动作引发竖脊肌过度使用,导致肌肉劳损、僵硬及疼痛。

三、产后腰痛的病因

1.孕期姿势与激素影响

孕晚期胎儿生长致重心前移、骨盆前倾,孕妇通过头肩后仰、腰部前挺代偿,引发腰肌劳损。

松弛素降低脊柱与骨盆稳定性,产后不当外力(如分娩体位)易致腰椎或骶髂关节紊乱,诱发腰痛。

2.腹直肌分离

妊娠中晚期腹直肌向两侧分离,产后腹壁松弛,腰部肌肉代偿负荷增加,引发腰背痛。

同时,腹肌力量减弱加剧骨盆前倾,改变腰椎生理弧度,加重疼痛。

3.生理性缺钙

孕期及哺乳期钙需求激增,补充不足易因骨密度降低或肌肉痉挛引发腰痛。

4.劳累与姿势不良

产后频繁弯腰抱娃、哺乳姿势错误或长期固定动作,导致腰肌劳损。

5.缺乏运动或束腰过度

长期静卧或束腰过紧削弱腰部肌肉功能,引发废用性萎缩与疼痛。

6.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力减弱后,韧带牵拉腰骶部,或伴随子宫脱垂,加重腰痛症状。

7.心理因素

产后抑郁与腰痛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四、产后腰痛的危害

1.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严重限制日常活动,导致抱娃、弯腰、久站等基础动作困难,直接降低育儿效率;夜间翻身、起身时的疼痛加剧,严重干扰睡眠质量,进一步加剧疲劳感并引发情绪波动。

2.引发慢性疼痛或脊柱问题

长期不缓解的产后腰痛易发展为慢性病症,甚至诱发腰椎间盘突出、骨盆错位等严重问题。同时,为缓解疼痛形成的驼背等代偿姿势,还可能引发颈肩、膝关节的连锁疼痛。

3.阻碍产后恢复

疼痛降低产妇运动意愿,延缓核心肌群和骨盆底肌的功能重建,增加腹直肌分离风险。

而长期卧床或不良姿势,更会加重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阻碍整体康复进程。

4.心理与情绪负担

持续的疼痛与行动不便极易引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形成 “疼痛 - 情绪恶化” 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与家庭生活。

五、产后腰痛能缓解吗

随着产褥期身体状态的逐渐恢复,80%-95%的腰痛症状在产后2-4周内缓解。但是:

有20%的患者,分娩后2-3年还会存在腰痛症状,甚至有16%的患者,在产后6年仍会腰痛。

持续1年以上的腰痛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 超重(BMI≥28);

  • 患者有腰痛病史;

  • 家庭收入(月<5000 元);

  • 职业满意度低。

想改善产后的慢性腰痛并不简单:

若出现急性期腰痛,建议短期使用止痛药2-4周,通常可选择布洛芬或萘普生:

  • 布洛芬(400-600mg,一天四次)

  • 萘普生(250-500mg,一天两次)

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疼痛逐步缓解后可降低剂量或者延长使用间隔时间。具体用量请遵医嘱。

注意:对于难治性或严重疼痛的患者,证据并不支持使用阿片类药物或者曲马多,但对于其他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无法充分缓解疼痛或有禁忌症的患者,可能适合短期使用。

对于亚急性(4-12周)和慢性(>12周)腰痛患者,可以尝试进行运动疗法,而不是完全不运动。

可选的运动包括:稳定性练习(如深蹲、平板支撑)、核心力量训练、伸展、体能训练、有氧运动、游泳、普拉提、瑜伽和太极等。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也可以咨询医生或康复师。

至于手法治疗(按摩、软组织松动等)、热敷、牵引治疗等理疗手段,普遍只有中低质量证据证明其有效性。有需要者可以寻求康复理疗师的帮助,进行腰部康复训练。

日常注意:

  • 尽量减少弯腰的姿势。

  • 换尿布时可采用坐位。

  • 弯腰搬重物时可以先采用蹲位,再逐渐起身,避免在弯腰的状态用力起身。

  • 采用正确的喂奶姿势:坐立时可将脚放在矮凳上,双膝垫个枕头再抱宝宝,缓解腰部的压力。

六、出现下来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 疼痛影响到正常的身体功能,如:起身、弯腰、行走等。

  • 夜间持续性背痛,改变体位仍不能缓解。

  • 突发的大小便失禁。

  • 检查发现有神经功能障碍,如:下肢无力、感觉障碍、反射异常等。

  • 腰痛持续超过4周。

七、居家康复训练

1.仰卧腹式呼吸

锻炼时间:5分钟

动作要领:腰部紧贴地面,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向脊柱方向收紧,吸气:呼气 = 1:2。

训练目的:维持合适的腹内压,起到辅助脊柱及核心肌群稳定的作用。

2.仰卧骨盆后倾

锻炼时间及频率:6 秒/个,10 个/组,1~2 组/天

动作要领:配合呼吸腹部肌群收紧,从尾骨逐节抬高至腰椎,再从腰椎逐节向下还原。

注意事项:训练过程配合腹式呼吸,不要憋气

训练目的:调整腰椎过度前凸及骨盆前倾的问题。

3.仰卧骨盆上抬

锻炼时间及频率:6 秒/个, 10 个/组,1~2 组/天

动作要领:腹部肌群收紧,臀部肌肉发力,使臀部离开地面逐节往上,臀部抬起一拳左右的高度。

训练目的:强化臀肌和腹部核心肌群的力量。

4.仰卧下肢交替滑动

锻炼时间:1~2 分钟

动作要领:配合呼吸并将腹部肌群收紧,腰贴紧床面,呼气伸直一侧下肢,吸气将同侧下肢屈曲回原位,双侧交替进行。

训练目的:进一步加强核心稳定。

如果做的过程中或者做完之后,有明显的疼痛加剧、恶露增多等反应,应暂缓训练,观察数日,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或治疗师。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306, encodeId=2f77226430683, content=前往app查看评论内容,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057, encryptionId=d10410805e43, topicName=产后腰痛), TopicDto(id=49451, encryptionId=ebc349451d9, topicName=康复训练)],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10 00:20:29 CST 2025, time=15小时前, status=0, ipAttribution=陕西省)]
    15小时前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专访|娄强:脊柱病可影响全身,康复训练需各学科参与

10年前,前往医院看颈椎的病人就已经不少,很多人专注于“打一针”止痛,并不关注止痛之后还有什么可做。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只能解一时之痛,并不能改善人们长期的生活质量。那年,娄强40岁,正是“不惑之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已经到了不能迷茫,需要认清目标的年龄。“我们需要一个中国式的标准化方案,颈椎病,甚至是整个脊柱的问题,从要不要治疗,要不要开刀,到治疗后的康复。这些综合起来,组成脊柱健康的立体管

蹲不下去?这几个动作每天练一练

老年人因股四头肌无力常出现蹲起困难、行走腿疼等问题。可通过触摸判断股四头肌状况,推荐坐姿股四头肌训练、跪姿挺身、1/4 深蹲等针对性训练,训练后要拉伸放松,还给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肩周炎的诊疗详解!从解剖到康复训练

你肩痛,我也肩痛,我们都是“肩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肩颈痛已成为困扰全球约10亿人的常见病。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肩痛患者“耳熟能详的肩周炎”。

Lancet :印度卒中后家庭康复调查

中风后的家庭康复训练在印度不发达地区未表现出优势。在资源缺乏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障任务形势仍旧严峻

荣总医院心肺康复中心林克隆教授:医学为生命增加岁月,康复让岁月增添生命

来自高雄荣民总医院林克隆教授介绍了其所在医院心肺康复中心所做的工作和经验。

腰椎间盘突出急、慢性期康复训练方案,超全图文详解

椎间盘突出是如今大家很常听说的一类疾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等等,椎间盘突出会时刻用疼痛来提醒你它的存在,腰酸背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等,严重甚至会丧失运动能力。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权威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复工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规范康复操作技术及流程。我委印发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康复方案(试行)》)。《康复方案(试行)》明确了出院后患者的康复场所,如指定的康复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同时,针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发生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

Neurology:卒中后,远程康复疗法效果不输于常规康复方法

运动功能障碍是中风致残最突出的症状,并已导致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但缺乏医院康复资源、设施,会造成脑卒中患者无法得到良好的康复治疗。因此,发现有效、可用的脑中风康复方法,势在必行。

早期语言康复训练,让脑血管病患者开口说话不再是“奢望”

尽早、尽快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干预,可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和语言等功能的恢复,下面介绍一套有关语言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Brunnstrom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康复训练方法

Brunnstrom疗法主张在恢复早期利用姿势反射、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来训练患者,逐渐出现分离运动,最终实现患者进行主动独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