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并非总是高尚,研究发现:人的道德感,是会随季节变化的
2025-06-09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的这项研究,基于过去10年间超过23万美国人的调查数据,首次揭示了道德价值观的季节性波动规律。
你是否思考过,人的道德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像气温一样,随着季节变化而起伏?
在学术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研究团队带来了这一令人惊奇的发现——“道德换季”现象。
2024年8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刊登的这项研究,基于过去10年间超过23万美国人的调查数据,首次揭示了道德价值观的季节性波动规律。

这项研究聚焦于五种核心道德价值观:忠诚、权威、纯洁、关爱与公平。
前面三者被称为“约束性”价值观,它们强调群体规范的遵守,类似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粘合剂”;
而关爱与公平则属于“个性化”价值观,重视个体权利和福利。
研究结果显示,约束性价值观的认可度在春秋两季达到高峰,而夏季和冬季则明显降低;
相比之下,关爱和公平价值观的认可度则无明显季节波动。
更有趣的是,这种季节性波动在气候极端的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
例如,在南北温差大的地区,夏天对约束性价值观的认可大幅下降,而冬天则下降较少。
对另一组2.4万余人的数据分析进一步确认,这种一年两次的周期性变化绝非偶然抽样误差。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道德换季”现象?
研究指出,焦虑水平与道德价值观的波动密切相关。
春秋两季,人们的焦虑感通常更强,而这种情绪驱使他们更依赖于群体规范和传统价值,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
换句话说,当焦虑上升时,社会规范的“粘合剂”作用更为显著,人们更愿意支持忠诚、权威和纯洁等价值。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超学术范畴,它暗示了政治、法律、公共健康等领域可能受到“道德换季”的影响。
例如,选举在不同季节举行,可能因道德认同的差异而影响投票行为和结果;
法庭判决也可能因审判时段的道德价值观波动而显示出严厉或宽松的倾向;
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例如新冠疫情,人们遵守防疫措施的意愿或许也与当时的道德倾向有关。
此外,群体间的偏见和社会融合也可能随季节而起伏。
研究团队还将调查范围扩展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发现类似的季节性规律,而在英国则未见明显趋势,提示文化和环境因素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总之,这项跨越10年的大规模研究为我们理解人类道德心理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它提醒我们,道德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自然环境、心理状态紧密交织。
未来,研究者计划深入探讨焦虑与道德价值的关系,以及这些季节性变化如何影响法律判断和社会偏见。
或许,了解“道德换季”规律,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人性,从而能智慧地制定政策,营造更和谐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73/pnas.231342812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道德感# #季节性波动#
9
感谢您放心
3
在学术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研究团队带来了这一令人惊奇的发现——“道德换季”现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