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长达8年的随访显示,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皮下装置相比经静脉导线装置更安全
2025-07-25 吾乃喵大人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PRAETORIAN-XL研究以长时间、跨国、多中心随机设计,首次系统揭示S-ICD与TV-ICD长期使用中,装置相关并发症的差异。
亮点总结 长期随访(中位数87.5个月)显示,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的总体并发症率不逊色于经静脉导线ICD(TV-ICD)。 经静脉装置导致的严重(重大)并发症和导线相关并发症明显更多。 S-ICD适用于无需起搏治疗的患者,安全性和并发症风险优势明显,应优先纳入临床考虑。 近期,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PRAETORIAN-XL 研究,对比了长达8年随访中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与传统经静脉导线ICD(TV-ICD)的装置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和性质差异。此研究清晰揭示了两种ICD体系长期安全性的差异,为植入式除颤器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ICD作为预防猝死的关键治疗手段,传统的TV-ICD通过经静脉置入心内导线实现感知和电击治疗,虽然有效但伴有导线相关并发症风险,如导线感染、起搏导线功能障碍、血栓及穿孔等。为降低这些风险,S-ICD以完全皮下置入无静脉导线的方式面世,理论上可避免经静脉导线相关并发症。PRAETORIAN初步结果已表明S-ICD在近4年随访中与TV-ICD的总并发症率相当,但由于经静脉导线并发症多在长期表现,PRAETORIAN-X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