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综合征,不容忽视的半麻并发症

2025-04-23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马尾综合征是脊髓圆锥水平以下神经根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因 “半麻” 常在此部位穿刺而需关注。其损伤由局麻药毒性、压迫、操作因素导致,难以完全避免,需从多方面防控,呼吁医患共同努力。

马尾综合征,这个并发症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陌生的,甚至对于某些专科医护人员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该并发症,以期大家共同努力降低并发症。

这里说的“马尾”可不是马的尾巴哟,而是脊髓马尾。因脊髓下端一般终止于腰1~2椎体水平,在此水平以下的椎管内一般没有脊髓延续而是各个腰段脊髓的神经根向下走行,形似马的尾巴,因而称为马尾。

图片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马尾综合征的概念:

马尾综合征是以脊髓圆锥水平以下神经根受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及尿道括约肌麻痹、会阴部感觉缺失和下肢运动功能减弱。

为什么要刻意提出马尾综合征这个并发症?是因为并发症很严重吗?

答:不是!

虽然上文列举了马尾综合征的一系列并发症,但相较于脊髓损伤导致的截瘫等并发症,马尾综合征似乎还是弱了一些。

揭晓答案:刻意提出马尾综合征的原因在于,马尾所在的位置是“半麻”这种麻醉方式最常穿刺的部位。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既然经常在这个位置穿刺,受伤几率相对较大。

具体是怎么伤的?

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

(1)局麻药鞘内的直接神经毒性

(2)压迫性损伤:如硬膜外血肿或脓肿

(3)操作因素损伤。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完全避免这种损伤?

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如下:

1.马尾神经由于都是没有神经鞘包裹的“裸神经”(就像剥了皮的电线一样),即使将局麻药的浓度尽量降低,但也无法完全排除这种毒性。由于局麻药的神经毒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连续脊麻的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深度不宜超过4cm,以免置管向尾过深;

(2)采用能够满足手术要求的最小局麻药剂量,严格执行脊麻局麻药最高限量的规定;

(3)脊麻中应当选用最低有效局麻药浓度。

(4)注入蛛网膜下腔局麻药液葡萄糖的浓度(1.25%至8%)不得超过8%;

2.压迫性损伤,一般见于硬膜外血肿或脓肿。椎管内血肿的形成因素和危险因素 :

⑴患者因素:高龄、女性、并存有脊柱病变或出凝血功能异常;

⑵麻醉因素:采用较粗穿刺针或导管、穿刺或置管时出血、连续椎管内阻滞导管的置入及拔除;

⑶治疗因素:围手术期抗凝和溶栓治疗。

由于麻醉穿刺目标——硬膜外腔中含有大量的血管,而且硬膜外穿刺是属于盲探性操作,麻醉医生看不到硬膜外腔内血管的位置,因此这种损伤应该说很难避免,尽量减少穿刺、轻柔置管或可减少几率。一方面,麻醉医生要详细的回访麻醉恢复效果,一旦发现可疑血肿,积极给予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后果;另外一方面,病人一旦发现术后6小时以后下肢仍然不能动或者异常麻木,需要及时联系医护人员。

目前医护的无菌操作都做得已经很好,加之使用的穿刺包都是一次性物品,从理论上已经将硬膜外脓肿几率降到很低了,但近些年也时有硬膜外脓肿的报道。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应当与围术期病人免疫力下降有关。针对硬膜外脓肿的防控,一方面,除在操作环节严格把控,对于使用的药品、消毒剂及穿刺物品的生产流通环节也要严格查对;另外一方面,对于术前疑似全身感染的病人,除危及生命的急诊手术外,应待感染得到控制以后择期手术。

3.由于硬膜外穿刺属于盲探性操作、每个脊柱解剖结构不尽相同以及麻醉医生的熟练程度也有差异,每一次的穿刺都不可能保证100%成功。因此,在成功以外的进一步要求“减少穿刺损伤”方面,其实麻醉医生很难做到100%避免损伤。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以及腰椎摄片病人比例的增加,麻醉医生相对有据可寻增加了一定的成功率,但总体成功率提升影响不大。另外,刻意强调一下,产科患者凝血异常和血小板减少症较常见,其麻醉前血小板下降的速度与血小板计数同样重要,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提示椎管内血肿的风险较大。

最后,再啰嗦一句:虽然大多数人的脊髓圆锥终止于腰1~2椎体,但还会有一定比例的人群脊髓未完全上移。因此,在实施椎管内麻醉时,除尽量穿刺较低位置的腰3~4椎体间隙以外,轻柔操作也可及时发现脊髓未上移的情况。

希望本文对同行有一定帮助,同时希望我们的病人朋友理解医生在攻克疾病时多么希望病人也成为团队的一员。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710, encodeId=fecd2261e105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b7962884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椎管内麻醉#</a> <a href='/topic/show?id=d0dc10144e9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马尾综合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2884, encryptionId=3b7962884e0, topicName=椎管内麻醉), TopicDto(id=101447, encryptionId=d0dc10144e97, topicName=马尾综合征)],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Apr 23 14:28:59 CST 2025, time=2025-04-2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不明原因的重度肺感染,是选择全麻、半麻或不麻?

前几天,骨科发来会诊邀请。接到邀请后,我就拿着听诊器去会诊了。

椎管内麻醉,为什么会引起尿潴留?

如果是麻醉药物因素引起的尿潴留,大家不必紧张。待麻醉作用消失后,大多数都可以恢复排尿功能。

分娩镇痛不会增加产后腰痛机率

椎管内麻醉是目前使用最普遍、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最确切的分娩镇痛方法。

外倒转术应不应该上麻醉?上什么麻醉?

本文探讨外倒转术是否应上麻醉,分析麻醉方案及注意事项,指出需解决非技术问题让麻醉医生安心实施麻醉以让更多患者受益。

产妇椎管内麻醉不好穿?来看看孕期的这些解剖学变化

妊娠会引发脊柱解剖及生理变化,贯穿孕程,增加分娩期椎管内麻醉或镇痛复杂性,如椎间隙狭窄、骨盆变化、胸部脊柱后凸顶点位置改变、硬膜外静脉充血、黄韧带鉴别困难等,影响穿刺及麻醉效果。

剖宫产患者合并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典型病例分享

轻度血小板减少对麻醉和手术影响有限,当血小板减少低于50X10^9/L以下时,围麻醉期不可避免地发生渗血过多,因此,一般慎重使用椎管内麻醉,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忌用椎管内麻醉。

硬膜外导管接头污染了怎么办?来看看这个办法

椎管内麻醉在分娩镇痛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一种污染硬膜外导管接头的替代装置,阐述其价值,包括节省费用、提升满意度、适应 DRG 时代等。

【产麻新谭】不同静脉治疗对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寒战的疗效比较:一项系统性回顾和Bayesian网络荟萃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是整理和分析直接和间接比较的最新证据,以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选择最佳的静脉治疗方法。

提高椎管内麻醉穿刺成功率,你会用什么办法?

椎管内麻醉用于下腹部、下肢等手术,虽全麻更普及但它仍重要。可通过术前评估、调整体位、选合适进针法、借助工具及保持信心等,提高其穿刺成功率。

全麻和椎管内麻醉的几个关注点

医院手术中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占比不同,其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从穿刺部位、疼痛、并发症、舒适度、费用等方面对比二者,最终一胫腓骨骨折患者权衡后选择椎管内麻醉,手术顺利且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