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汗如雨练到崩溃,体重却涨了 2 斤?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可能激活身体「增重开关」!

2025-06-07 梅斯内分泌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后,小鼠非运动性体力活动显著下降 40%-60%,核心体温降低 0.5℃,体重增加,且 NEPA 与体温同步性紊乱,可能与皮质酮节律紊乱有关。中等强度运动无此效应,提示运动强度需适度。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挥汗如雨地锻炼后,体重下降却总是不如预期?当我们在健身房奋力奔跑时,身体或许正在悄悄启动一种"节能模式"——最新研究发现,剧烈运动可能会让你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变懒",甚至影响体温调节,最终导致体重不降反升。这一颠覆常识的现象,正揭示了运动与体重管理之间复杂的生理机制。

图片

一、谜题:运动减肥的"天花板"

在全球肥胖率攀升的背景下,运动一直被视为对抗脂肪的"黄金法则"。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运动带来的体重下降往往低于理论预期:当你在跑步机上燃烧300大卡时,身体可能会通过减少日常活动消耗的热量来"抵消"这份努力。这种神秘的"能量补偿机制"中,非运动性体力活动(NEPA)的减少尤为关键——那些日常无意识的动作(如走路、起身、甚至手指敲击)所消耗的热量,可能在剧烈运动后悄然缩水。

二、实验:小鼠体内的"运动效应追踪"

为解开这一谜团,研究者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模型,展开了一场精密的生理追踪实验:

分组挑战:24只小鼠被分为三组——久坐组(SE)、中等运动组(ME,速度15米/分钟)和剧烈运动组(VE,速度25米/分钟),后两组完成30分钟跑步机运动。

全程监测:通过腹部植入的纳米监测器,连续5天记录小鼠的NEPA(活动计数)、核心体温(BT),并在运动后检测血浆皮质酮水平。

三、发现:剧烈运动的"隐形代价"

实验揭示了剧烈运动的独特效应:

1、NEPA的断崖式下跌

仅VE组在运动后1-2天的暗期(小鼠活跃期)出现NEPA显著下降,降幅达40%-60%,而ME组无明显变化。这意味着剧烈运动后,小鼠的日常活动量大幅减少。

2、体温调节的连锁反应

VE组小鼠的核心体温在运动后暗期下降约0.5℃,且与NEPA变化呈强正相关(r=0.617,P<0.01),提示整体代谢水平降低。

3、体重的意外增长

尽管三组食物摄入量无差异,VE组在运动后24小时体重增加显著高于SE组,体温下降幅度与体重增长呈负相关(r=-0.448,P<0.05),暗示代谢率降低是增重主因。

4、生物钟的紊乱信号

剧烈运动打破了NEPA与体温的日常同步性:VE组的NEPA节律较体温延迟约10分钟,而正常情况下活动应先于体温升高。这种生物钟错位可能与皮质酮节律紊乱有关——运动后6小时的皮质酮水平与NEPA降幅呈正相关(ME组r=0.819,VE组r=0.897)。

四、启示:运动强度的"双刃剑"

强度阈值效应:中等强度运动(接近乳酸阈值)未引发NEPA下降,而剧烈运动(超乳酸阈值)触发了补偿机制,提示存在明确的强度临界点。

代谢补偿的深层机制:皮质酮作为压力激素,其昼夜节律紊乱可能是关键。剧烈运动可能通过干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日常活动的神经驱动,导致"运动后惰性"。

体重管理的新视角:减肥不能仅关注运动本身的热量消耗,更需警惕"运动后NEPA塌陷"。对于想通过运动控重的人群,中等强度可能比剧烈运动更可持续,避免陷入"越练越懒"的陷阱。

五、未来:精准运动处方的探索

尽管研究存在无法精确测量个体摄食量、未区分体重增加成分(脂肪vs.水分)等局限,但首次明确了运动强度与NEPA补偿的关联。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皮质酮、乳酸)能否预测个体对运动的NEPA反应;

不同运动timing(早晨vs.傍晚)是否影响补偿效应;

长期规律运动能否逆转"剧烈运动→NEPA下降"的恶性循环。

这项研究为运动与体重管理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原来,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比一味追求"挥汗如雨"更重要。或许下次制定健身计划时,我们该多听听身体的节奏,让运动真正成为激活代谢的钥匙,而非迫使身体"节能"的压力源。

参考文献: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41927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8450, encodeId=658422684500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83d32e46f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剧烈运动#</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2746, encryptionId=e83d32e46fe, topicName=剧烈运动)],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08 21:35:25 CST 2025, time=2025-06-0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0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仅需运动2分钟,续命又少病!超7万人最新研究:这种运动方式能使死亡率降低55%以上

每周累计15-20min的剧烈运动,即每天只要达到2min,与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降低16-40%有关!随着每周剧烈运动的时间持续增加(直至50-57min/周),健康的益处也会随之上升。

Circulation:剧烈运动对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在表型或基因型诊断为LQTS的个体中,在经验丰富的中心进行风险评估和治疗,剧烈运动和不剧烈运动的LQTS相关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且相似。

中国人群10年随访研究:运动1年,10年有效?!运动使肥胖成人的糖尿病风险减半!

当你想开始一项锻炼计划时,确定一项你喜欢的活动,并找到适合你现有生活和时间表的活动。

经期前后剧烈运动后死亡 黄体破裂正悄悄危害女性生命和健康

最近,杭州姑娘在上海迪士尼疯玩一天,暴雨中狂走3万多步,第二天黄体破裂大出血,紧急送医后死亡。长沙23岁李女士突然觉得右下腹有较为剧烈的疼痛,由于刚好在月经期间,她以为这也只是普通的痛经,一天之后腹痛加剧...就医后发现,原来是痛经致黄体破裂,如不及时手术可能因为失血过多而造成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

剧烈运动后尿液变成“浓茶色”,这是咋回事

近日,平时不爱运动的小王,狂踩两小时动感单车减肥,当天回家就感觉浑身酸痛、恶心,结果,他连续5天小便呈“浓茶色”,来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这是由于突然运动过猛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诱发急性肾损伤。剧烈运动为何会导致急性肾损伤?还有哪些人群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顾向晨医生提醒读者,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综合征,而且具有较大的危害,如果

JAMA Oncol:剧烈运动减少癌症幸存者的死亡风险

一项新研究表示,强调剧烈锻炼计划可以显着减少儿童癌症幸存者成人后的全因和特定死亡率。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普通人群中的大量数据一致,表明定期锻炼与全因和特定死亡率的显着降低相关。

中度脂肪肝患者剧烈运动后多项血生化指标异常,原因为何?

单位体检前三天,健身房无氧(撸铁)锻炼,强度很大,每次三小时,肌肉酸痛行走不便,隔天体检转氨酶、尿酸等几个指标飙升。B超显示有中度脂肪肝,但以往均肝功能、尿酸指标正常。无乙肝、丙肝病史

Nature Medicine:每天3分钟剧烈运动,就能显著延长寿命,降低死亡风险

在日常工作中,只需进行三四次每次1分钟的剧烈运动,就能大大降低死亡风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