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醒:中国老人吃素,可能会折寿!

2025-06-27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发表于上海

复旦大学牵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与杂食老人相比,素食老人达成健康老龄化概率降低 35% ,患慢性病、行动不便及认知障碍风险更高,且素食质量影响健康结局,老人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

近年来,素食风潮愈演愈烈,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大受欢迎。

水煮青菜配杂粮饭,成为不少家庭餐桌上的标配。

坊间盛传“吃素降三高”、“吃素更长寿”、“吃素养生又环保”,甚至有老人干脆彻底戒荤。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植物肉和素食餐厅的广告,更让“吃素=健康”成为不少人的默认认知。

然而,盲目跟风吃素,真的适合所有老年人吗?

最近,一项关于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研究,给这股热潮泼了一盆冷水。

图片

这项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上海交大、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及中国疾控中心多家机构合作的前瞻性研究,发表在《npj Aging》上。

研究选取了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2888名60至79岁的健康老人,排除了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按饮食习惯分为四组:纯素食(不吃任何动物性食物)、蛋素食(吃蛋但不吃肉鱼)、鱼素食(吃鱼或海鲜,蛋可有可无)、杂食(含肉、蛋、奶)。

研究团队用“健康老龄化”标准追踪了6年,要求受试者在80岁时无重大慢性病,生活完全自理,认知和心理健康均达标。

结果令人意外:相比杂食组,素食者达成健康老龄化的概率降低了35%,其中纯素食者风险最高,只有杂食者一半的成功率。

此外,素食者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高出60%;

行动不便的风险几乎是杂食者的两倍,认知障碍风险更是高出两倍以上。

更令人忧心的是,随素食时间延长,健康风险也逐渐加重。

长期坚持杂食的老人,健康老龄化的概率比纯素食者高出78%。

即便中途“弃素从荤”,健康风险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一直杂食者。

为何素食对老年人不见得“养生”?

关键在于营养摄入的差异。

蛋白质对维护肌肉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但植物蛋白的生物利用度和氨基酸组成均不及动物蛋白,老年人若吃素容易优质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肌肉萎缩、行动不便、骨折风险增高。

维生素B12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缺乏会造成认知衰退和贫血。

植物性铁吸收率低,易引发贫血和体能下降。

素食者即使补充维生素D和钙,骨骼健康仍逊于杂食者,Omega-3脂肪酸缺乏更会影响脑功能。

加之老年人体内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素食者更易陷入多重营养缺乏。

研究还指出,素食的质量差异显著影响健康结局。

用“不健康植物性饮食指数”(uPDI)衡量,吃大量精制碳水和加工食品的高uPDI素食者,健康老龄化概率比低uPDI者低44%,慢性病和认知衰退风险明显增加。

换言之,“低质素食”如油条、馒头、咸菜组成的饮食组合,反而加剧健康隐患。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提醒我们,老年人饮食不可盲目追随潮流,吃素也需科学合理。

素食不是灵丹妙药,合理搭配才是长寿健康的关键所在。

保持饮食多样性,适当摄入优质动物蛋白,关注营养均衡,才能真正助力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14-025-00213-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1260, encodeId=a29522e12606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fef801112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老年人#</a> <a href='/topic/show?id=8a35e6961a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素食#</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6961, encryptionId=8a35e6961a1, topicName=素食), TopicDto(id=80111, encryptionId=cfef8011124, topicName=老年人)],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Jun 28 21:50:35 CST 2025, time=2025-06-28,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8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老年人血压高一点没关系?指南:控制在这个范围更安全!

我国超 1.76 亿老人,高血压患病率超 55%。介绍老年高血压特点、诊断要点,治疗目标分年龄段,策略含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强调依个体选药及高龄患者综合评估。

IJNS:教育干预为社区虚弱老人功能维持注入 “强心剂”

在有虚弱表型的社区老年人中,教育干预有效地维持了他们进行日常基本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活动的能力,而对照组在这些能力方面出现了与年龄相关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

IJNS:我国学者揭示心理教育干预对社区居住老年人配偶照顾者心理结局的影响

心理教育干预有可能提高老年配偶照顾者的婚姻满意度和照顾的积极方面。

IJNS:护士主导的听力损失管理干预对老年人健康结局的影响

护士主导的听力损失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听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和认知功能,增加社交活动参与度,对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结局产生积极影响。

【协和医学杂志】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与肌肉力量的相关性研究:基于2024年全国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数据

本研究基于全国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通过系统分析老年人群肌肉质量与肌肉力量的量化关系,旨在明确ASMI在预防肌肉力量下降中的临界值,为构建老年肌肉健康管理及临床评估体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医者仁心:从麻醉台前的反思到健康科普的使命

75 岁重度肥胖老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多病共存状况与另一健康老人形成鲜明对比。我国超七成老年人患慢性病,启示医生应从治疗转向预防,通过健康科普助力患者建立科学生活方式,提升生命质量。

1990—2021年全球与中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

聚焦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系统分析其高血压相关死亡及健康寿命损失情况,深入剖析全球及我国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疾病负担,以其为优化公共卫生政策和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

每周吃蛋 1-6 次,全因死亡风险降 15%!万人追踪 5.9 年发现 “黄金频率”

研究对近 9000 名 70 岁以上澳大利亚老人追踪发现,每周 1 - 6 次吃鸡蛋,可降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日吃蛋无此优势,为老年饮食指南提供参考。

【协和医学杂志】中国60~79岁老年人跌倒风险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基于2024年全国横断面监测数据

本研究旨在弥补现有证据的不足,推动老年人跌倒风险管理从“被动救治”向“主动预防”转型,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实现。

【协和医学杂志】中国老年人体重异常与体质水平的关系研究:基于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

本研究基于中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不同等级的体质指标与低体重、超重和肥胖之间的关联,深入探讨我国老年人体质水平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