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Xiaoyan Yang/Xiaoyong Lei教授团队总结非编码RNA与氧化应激在癌症进展中的相互作用

2025-05-15 Genes and Diseases Genes and Diseases 发表于上海

该文章系统总结了非编码RNA与氧化应激在癌症进展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强调了这种相互作用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年轻化,且随着年龄增长风险不断增加。癌症基因组的不稳定性降低了传统药物治疗和化疗的效果,而靶向治疗则显示出更好的效果。非编码RNA在癌症细胞生长和侵袭的遗传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氧化应激也是癌症进展中的关键过程。氧化应激由体内自由基的负面影响引起,与癌症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非编码RNA与氧化应激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寻找新的癌症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南华大学的Xiaoyan Yang/Xiaoyong Lei教授团队在本刊发表了题为“The crosstalk between non-coding RNA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cancer progression”的综述。该文章系统总结了非编码RNA与氧化应激在癌症进展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强调了这种相互作用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01 氧化应激和非编码RNA影响的关键细胞过程

非编码RNA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占所有RNA的约98%,主要分为微小RNA(miRNA)、环状RNA(circ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miRNA在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凋亡和基因组稳定性中发挥基础作用;circRNA具有闭环结构,稳定且保守,可作为癌症生物标志物;lncRNA则在不同细胞类型中表现出特异性表达模式,调节肿瘤微环境和癌症细胞表型(图1)。氧化应激由活性氧(ROS)的过度产生引起,破坏细胞氧化还原平衡。ROS与癌症的发生和恶性进展呈正相关,激活多种转录因子(如NF-kB、AP1、p53等)和酶活性(如ERK1/2、PI3K/AKT等),显著影响肿瘤发展。通过精确调控ROS的产生和消除,可以实现对癌症的靶向治疗(图1)。

图片

图1非编码RNA和氧化应激在癌症进展的各个阶段共同作用(原文中Figure 1)

02 非编码RNA与氧化应激在癌症能量代谢中的相互作用

非编码RNA在代谢重编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重塑癌细胞的能量产生方面。通过如“Warburg效应”等机制,肿瘤利用非编码RNA优化葡萄糖代谢,维持快速增殖,并逃避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图2)。这凸显了开发创新治疗策略的必要性,这些策略可以通过调节非编码RNA来恢复代谢平衡并抑制肿瘤生长。

图片

图2非编码RNA与氧化应激在癌症能量代谢中的相互作用(原文中Figure 4)

总之,该综述强调了非编码RNA与氧化应激在癌症进展中的复杂相互作用,揭示了它们在癌症发生、发展、转移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为开发新的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在靶向治疗和联合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24000837

引用这篇文章:

Sun Q, Lei X, Yang X. The crosstalk between non-coding RNA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cancer progression. Genes Dis. 2025;12(3):10128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060, encodeId=bc9022650604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410639e2b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氧化应激#</a> <a href='/topic/show?id=b973996201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非编码RNA#</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3972, encryptionId=0410639e2b0, topicName=氧化应激), TopicDto(id=99620, encryptionId=b9739962011, topicName=非编码RNA)],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y 14 21:19:22 CST 2025, time=2025-05-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ell:从氧化应激到癌症:BACH1如何平衡生与死?

通过解析BACH1复杂的调控网络,该研究首次描绘了一个能够动态感知细胞状态并调控关键因子的分子机制。

论著|rh-CSF1改善缺糖缺氧损伤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和细胞凋亡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OGD损伤细胞模型,探讨rh-CSF1对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明确rh-CSF1改善神经元损伤的分子机制。

Front Pharmacol:柚皮素调节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来自网络药理学、孟德尔随机化和分子对接的见解

综合网络药理学、孟德尔随机化和分子对接,探讨柚皮素改善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壳核体积差异揭示精神分裂症高遗传风险人群的环境应激易感性

右侧壳核体积较小的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表现出左尾状核体积的显著减少,这种减少与更高的压力生活事件评分和更严重的精神症状显著相关。验证分析表明,这种关联具有跨年龄和跨人群的普适性。

Skin Res Technol: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揭示白癜风和斑秃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共调控机制和潜在标志物

氧化应激(OS)在白癜风和斑秃(AA)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鉴定白癜风和AA中OS的关键标志物。

Phytomedicine:狗尾花保肝机制研究—新的黄酮类化合物鉴定和Keap1/Nrf2通路激活

鉴定狗尾花有效成分,探讨其保肝作用及其机制。

四川大学王云兵/胡成团队《Biomaterials》:活性氧触发的仿生水凝胶软支架用于缺血性中风修复

缺血性中风危害大,现有治疗手段有限。四川大学团队开发出 ROS 触发的 pls gel@TD 仿生水凝胶软支架,可模拟细胞外基质、缓解氧化应激、促进神经发生,在细胞和小鼠模型实验中展现良好效果。

J Ethnopharmacol:综合多组学分析一点红的肝毒性机制

该研究系统评价一点红水提物的急性和慢性肝毒性,鉴定一点红水提物的肝毒性代谢物,并阐明水提物引起的肝毒性的潜在机制。

Brain:DJ-1 缺失小鼠模型中化疗诱导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DJ-1缺失小鼠显示出较强的冷敏感性,应用ND-13和K3OβR有效缓解了DJ-1缺失引起的疼痛反应。

重庆大学蔡开勇/冯茜AM:构建还原螯合水凝胶以减轻氧化应激并促进椎间盘基质重建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颖的还原交联方法用于生物活性材料的制造,并探索了代表性的HA-NCSN/Cu水凝胶对IVDD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