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J】梅奥诊所探索滤泡淋巴瘤早期诊断的意义,偶然诊断较有症状后诊断未改善生存
昨天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梅奥诊所研究了偶然诊断的FL患者与因症状或体征而被诊断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旨在更好地理解在这种惰性淋巴瘤中早期检测的潜在影响。
滤泡淋巴瘤
滤泡淋巴瘤(FL)是全球第二常见的淋巴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0-30%。大多数FL患者在晚期(III/IV期)被诊断,常因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疲劳、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或腹部不适等症状就诊。对于无症状患者可观察等待,此外与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不同(通过化学免疫治疗治愈),FL可能仅在早期阶段局部病变时才可能治愈。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癌症筛查(例如分子学筛查)的普及,偶然诊断FL的情况预计会增加,但早期识别是否能够转化为更好的预后仍然不确定。
因此梅奥诊所研究了偶然诊断的FL患者与因症状或体征而被诊断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旨在更好地理解在这种惰性淋巴瘤中早期检测的潜在影响。研究近日发表于《Blood Cancer Journal》。
研究方法&结果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5年间梅奥诊所MER数据库中908名新诊断FL患者的病历。根据诊断方式分为偶然诊断组(lymphoma diagnosed before symptoms or signs ,DB4SS,259名患者,28.5%)和症状性诊断组(649名患者,71.5%);偶然诊断定义为在非淋巴瘤相关医疗原因下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术程序、异常实验室检查或临床医生偶然发现的无症状FL。使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两组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总生存期(OS)和淋巴瘤特异性生存期(LSS),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风险比(HR)。
疾病特征:偶然诊断组更可能呈现早期疾病(I/II期:43.2% vs. 30.6%,p=0.0003),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正常比例更高(87.2% vs. 80.8%,p=0.03),且FLIPI评分较低(49.8% vs. 42.2%,p=0.10)。
预后结果:两组在EFS(HR=1.10,95% CI=0.91-1.33,p=0.32)和OS(HR=0.98,95% CI=0.76-1.28,p=0.89)上无显著差异。在I/II期患者中,偶然诊断组和症状性诊断组的EFS和OS也无显著差异。在III/IV期患者中,两组的EFS和OS同样无显著差异。淋巴瘤特异性生存率(LSS)方面,偶然诊断组和症状性诊断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HR=1.52,95% CI=0.90-2.55,p=0.12)。
总结&讨论
偶然诊断的FL患者通常具有更早期的疾病阶段和更有利的疾病特征,但这些并未转化为生存结果的显著改善。即使通过多癌种早期检测测试(MCEDs)实现更早期的FL检测,也不一定能改善预后。
在没有随机研究证明早期检测FL的生存获益之前,需要权衡早期检测的潜在获益与过度治疗、治疗相关毒性、假阳性结果和增加的医疗成本等风险。
此外,尽管FL的惰性特征和不需要治疗的可能性,但早期诊断仍可能引起焦虑并导致不必要的干预。
随着细胞治疗药物(如CAR-T细胞和双特异性抗体)的引入,FL的治疗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的研究需要评估这些新疗法在早期干预中的作用,以及是否能改善无症状患者的淋巴瘤特异性生存率。如果早期干预被证明能显著改善预后,那么早期检测的临床意义可能会增加。
参考文献
Atallah-Yunes, S.A., Rees, M.J., Mwangi, R. et al. Incidental vs. symptomatic diagnosis of follicular lymphoma: implications of earlier detection. Blood Cancer J. 15, 116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08-025-01322-9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滤泡淋巴瘤#
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