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新证据: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会增强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

2025-03-12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陕西省

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英教授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结果显示,合并MASLD可增强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HBsAg应答,尤其是HBeAg阴性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均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的肝脏疾病。随着MASLD的流行,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其对慢乙肝患者的潜在影响。然而,MASLD是否会影响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近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英教授团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结果显示,合并MASLD可增强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HBsAg应答,尤其是HBeAg阴性患者。

图片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32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包括核苷(酸)类似物(NAs)单药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单药治疗或二者联合。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ASLD被分为两组:CHB + MASLD组(n = 125)和单纯CHB组(n = 195)。并根据受控衰减参数(CAP)进行脂肪变性分级:无脂肪变性(S0),CAP < 248 dB/m;轻度脂肪变性(S1),248 dB/m ≤ CAP < 268 dB/m;中度脂肪变性(S2),268 dB/m ≤ CAP < 294 dB/m;重度脂肪变性(S3),CAP ≥ 294 dB/m。

研究重点分析了患者在治疗24周和48周时的HBsAg应答率、pgRNA应答率,以及影响治疗效果的预测因素。其中,HBsAg应答及pgRNA应答均定义为较基线降低≥ 0.5 log。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HBsAg应答时间,使用Cox回归分析筛选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

研究结果

01 基线特征

研究共纳入320名患者,平均年龄为46岁,男性占比57%。CHB+MASLD组HBeAg阳性患者比例和HBeAg水平明显低于单纯CHB组,同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尿酸(UA)和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明显高于CHB组。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图片2.png

根据基线HBeAg状态,患者被分为HBeAg阴性组(n = 214)和HBeAg阳性组(n = 106)。HBeAg阴性患者中,CHB+MASLD组的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明显高于CHB组;HBeAg阳性患者中,CHB+MASLD组的尿酸和胰岛素抵抗也明显高于CHB组。

02 MASLD显著提高慢乙肝患者的HBsAg与pgRNA应答率,HBeAg阴性患者获益更显著

合并MASLD的慢乙肝患者在24周和48周的HBsAg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单纯CHB组(24周:11.5% vs 3.8%,P = 0.026;48周:24.4% vs 8.4%,P = 0.001)。pgRNA的应答率同样在CHB + MASLD组中较高(24周:30.9% vs 19.7%,P = 0.163;48周:48.8% vs 28.3%,P = 0.049)。

表2 CHB+MASLD组与CHB组HBsAg及pgRNA应答率比较

图片3.png

在HBeAg阴性患者中,CHB+MASLD组48周的HBsAg应答率显著高于CHB组(48周:24.2% vs 12.2%,P = 0.005),而在HBeAg阳性患者中,虽然CHB + MASLD组的HBsAg应答率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

表3 不同HBeAg状态患者24周及48周HBsAg应答率比较

图片4.png

03 MASLD显著缩短慢乙肝患者的HBsAg应答时间

K-M生存分析显示,CHB+MASLD组患者获得HBsAg应答的可能性更大(HR=3.251,= 0.002),且中位应答时间明显更短(40周 vs. 42.5周)。进一步分析表明,MASLD严重程度与应答率呈正相关(HR=11.17,P = 0.01)。HBeAg阴性患者中,CHB + MASLD患者更有可能实现HBsAg应答(HR = 2.428, P = 0.039),HBeAg阳性患者也显示出同样趋势(P = 0.251)。

图片5.png

图1 HBsAg应答率的KM生存分析

a:总体患者的HBsAg应答率;b:不同程度MASLD的HBsAg应答率;c:HBeAg阴性患者的HBsAg应答率;d:HBeAg阳性患者的HBsAg应答率

04 预后模型的建立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以下因素为HBsAg应答的独立预测因素

  • 年龄:HR=0.948,P = 0.005;

  • NAs联合PEG IFNα治疗:HR=5.33,P < 0.001;

  • 低基线HBsAg水平:HR=0.648,P = 0.009;

  • 合并MASLD:HR=3.321,P = 0.002。

基于以上预测因素,研究构建了预后模型。该模型预测24周及48周HBsAg应答的AUC分别为0.902、0.890,C指数为0.852,显示出较好的区分度和临床适用性。

图片6.png

图2 预后模型列线图

肝霖君有话说

本研究表明,MASLD可促进慢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应答,尤其是在HBeAg阴性的患者中,此外,对合并MASLD的慢乙肝患者,优先选择NAs联合PEG IFNα方案可能加速HBsAg清除。尽管目前关于MASLD对慢乙肝治疗应答的影响尚存在争议,但本研究明确显示了MASLD在促进HBsAg清除方面的潜在作用。MASLD与CHB的交互作用复杂,既可能增强抗病毒应答,也可能加速肝纤维化。临床需权衡利弊,在精准监测下优化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Ren G, Jia K, Yin S, et al. Impact of hepatic steatosis on the efficacy of antiviral treatment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edictive model: a cohort study[J]. Virology Journal, 2025, 22(1): 30.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5680, encodeId=10a5225568028,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15a534256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乙肝#</a> <a href='/topic/show?id=059310e5061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7506, encryptionId=059310e50615, topicName=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TopicDto(id=53425, encryptionId=315a5342562, topicName=慢乙肝)],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r 12 00:00:29 CST 2025, time=2025-03-1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慢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5年累积肝癌发生风险极低,CAMP-B模型可用于肝癌风险预测

香港中文大学团队研究发现,中国香港慢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5年累积肝癌发生率为1.2%,并建立CAMP-B模型预测风险,该模型有待临床验证。

【期刊导读】核苷序贯/联合PEG IFNα-2b治疗可显著提高慢乙肝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HBsAg清除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研究证实,NAs 序贯 / 联合 PEG IFNα-2b 治疗可显著提高慢乙肝或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HBsAg 清除率,基线 qHBsAg 和 ΔTBiL 是独立预测因素。

【期刊导读】争论探讨:慢乙肝自然史分期的新建议

对慢乙肝自然史分期提出新建议,将自然史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免疫控制期三个阶段,建议新的免疫清除期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

【期刊导读】新标志物:识别对PegIFN-α治疗应答良好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CXCR7_rs2952665

本研究显示CXCR7_rs2952665对疗效预测同样有效,且构建含CXCR7_rs2952665的PGS预测效果更佳。能否较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张文宏教授:慢乙肝全流程管理,机遇与挑战并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作“慢乙肝全流程管理对临床诊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术分享,肝胆相照平台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期刊导读】代谢负担显著增加慢乙肝患者肝脏与肝外并发症的风险

结果表明,对于慢乙肝患者来说,代谢负担越重,肝内和肝外不良结局的风险就越大,而糖尿病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谢风险因素。

【期刊导读】新证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乙肝的疗效

研究揭示了合并NAFLD对慢乙肝患者接受NAs治疗疗效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病毒学应答方面。

窦晓光教授:慢乙肝临床治愈,我们还差什么?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治愈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理想终点,肝胆相照平台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窦晓光教授就相关问题分享观点。

【愈见乙肝2024】长期核苷治疗获HBsAg清除仍发生肝癌的慢乙肝患者术后采用PEG IFNα联合治疗有效改善预后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长期核苷治疗获得HBV DNA阴转、HBsAg清除后仍发生肝癌的慢乙肝患者术后经基于PEG IFNα的联合治疗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并有效预防肝癌复发的病例。

【期刊导读】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后存在低病毒血症会增加肝纤维化进展风险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金华市中心医院)周晶教授团队发表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进一步证实长期核苷类药物(NAs)治疗后存在LLV会增加肝纤维化进展风险,提示应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策略,改善远期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