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补液张力液体配置全攻略:手把手教你科学“兑糖水”

2025-05-31 儿科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本文揭秘儿童补液液体的黄金配比,看完秒懂!

儿童体液占体重比例比成人高,且肾脏浓缩功能未发育成熟,哪怕 1 克盐或糖的偏差,都可能打破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若补液张力过高(盐分过多),细胞内水分会被 "抽" 到血管中,导致脑细胞脱水;若张力过低(糖分过多),水分涌入细胞,可能引发脑水肿。本文揭秘儿童补液液体的黄金配比,看完秒懂!

儿童补液的 "张力密码":3 个关键原则

原则 1:先判断脱水性质

通过尿量、精神状态、血钠水平判断:等渗性脱水用 1/2 张液,低渗性脱水用 2/3 张液,高渗性脱水用 1/3-1/5 张液。

原则 2:张力随病程动态调整

休克期先输等张液扩充血容量,恢复期逐步过渡到低张液,避免张力骤变。

原则 3:糖盐协同才是 "黄金搭档"

葡萄糖提供能量,但无张力;氯化钠维持渗透压。如经典的 "2:3:1 液"(2 份生理盐水 + 3 份葡萄糖 + 1 份碳酸氢钠),就是通过配比实现张力与能量的双重补充。

3 种核心张力液体配方表

记住公式:张力 = (盐的份数 + 碱的份数) / 总份数(糖不计张力,只计入总份数)

1. 2:1 等张含钠液(常用于扩容)

配方:2 份 0.9% 氯化钠(生理盐水) + 1 份 1.4% 碳酸氢钠

举例配制 300ml:

0.9% 氯化钠的量:300×2/3 = 200ml

1.4% 碳酸氢钠的量:300×1/3 = 100ml

计算逻辑:总共是 3 份液体,要配 300ml,那么每份就是 300÷3 = 100ml,0.9% 氯化钠占 2 份即 2×100 = 200ml ,1.4% 碳酸氢钠占 1 份即 1×100 = 100ml 。因为 0.9% 氯化钠和 1.4% 碳酸氢钠都是等张液,所以(2 + 1)÷3 = 1 张,为等张液。

用途:适用于低渗性或重度脱水患儿的扩容治疗,可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

2. 2:3:1 液(1/2 张,用于轻、中度等渗性脱水)

配方:2 份 0.9% 氯化钠 + 3 份葡萄糖(常用 5% 或 10% 葡萄糖) + 1 份 1.4% 碳酸氢钠

举例配制 500ml:

总共 6 份液体,每份为 500÷6≈83.3ml

0.9% 氯化钠的量:83.3×2≈167ml

葡萄糖(以 5% 为例)的量:83.3×3≈250ml

1.4% 碳酸氢钠的量:83.3×1≈83ml

计算张力:有张力的是 0.9% 氯化钠和 1.4% 碳酸氢钠,共 3 份,总份数是 6 份,所以张力为 3÷6 = 1/2 张。

用途:主要用于轻、中度等渗性脱水的补液治疗,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 4:3:2 液(2/3 张,用于中度、低渗性脱水)

配方:4 份 0.9% 氯化钠 + 3 份葡萄糖(常用 5% 或 10% 葡萄糖) + 2 份 1.4% 碳酸氢钠

举例配制 450ml:

总共 9 份液体,每份为 450÷9 = 50ml

0.9% 氯化钠的量:50×4 = 200ml

葡萄糖(以 10% 为例)的量:50×3 = 150ml

1.4% 碳酸氢钠的量:50×2 = 100ml

计算张力:有张力的 0.9% 氯化钠和 1.4% 碳酸氢钠共 6 份,总份数 9 份,张力为 6÷9 = 2/3 张。

用途:针对中度、低渗性脱水,能够有效补充患儿体内缺失的电解质和水分,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情况。

临床悲剧:2 例因张力计算失误引发的重症案例

▶ 病例 1:误将低张液当等张液,新生儿脑水肿昏迷

背景:足月儿因腹泻就诊,体重 3kg,急诊医生误将 1/5 张液(张力 0.2)当作等张液扩容。

错误操作:首次补液使用 5% 葡萄糖 + 0.18% 氯化钠(张力计算错误,实际仅 0.2 张),2 小时内输入 150ml(按 20ml/kg 应为 60ml,超量 2.5 倍)。

后果:4 小时后患儿出现前囟隆起、抽搐,头颅 CT 显示弥漫性脑水肿,虽经抢救脱离危险,但遗留轻度认知障碍。

▶ 病例 2:忽视碱性溶液张力,幼儿脑疝抢救无效

背景:2 岁儿童低渗性脱水,护士配制 4:3:2 液时误用 5% 碳酸氢钠(而非 1.4%)。

错误细节:5% 碳酸氢钠为高张液(3.6 张),导致混合液实际张力达 1.2 张(远超目标 2/3 张)。

悲剧结局:补液后 3 小时患儿瞳孔不等大,脑疝形成,最终因中枢衰竭死亡(尸检证实脑水肿伴海马钩回疝)。

医护必备:防错 "三查三对" 制度

配液前核查:

查溶液浓度:1.4% 碳酸氢钠 vs 5% 碳酸氢钠(标签颜色区分:前者蓝色,后者红色)

对公式应用:用「(盐 + 碱)/ 总份数」重新计算张力

配液中核对:

双人核对:1 人配液,1 人同步计算各溶液体积(如配制 2:1 液,300ml=200ml 盐水 + 100ml 碱液)

标记张力:在输液袋上手写「张力 X 张」,并用红笔圈注

输液后追查:

前 30 分钟每 10 分钟观察:神志、瞳孔、前囟张力

记录出入量:每小时尿量<1ml/kg 提示补液不足或肾功能受损

总之,液体张力计算不是数学题,而是生命计算题。一次小数点的忽略、一个溶液浓度的混淆,都可能让患儿的大脑在渗透压的 "海啸" 中崩塌。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务必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配制液体,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脱水性质和程度等,合理选用和调整液体配方及补液量,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565, encodeId=199c226e5656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426281482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儿童#</a> <a href='/topic/show?id=554f90168e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补液#</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8148, encryptionId=24262814820, topicName=儿童), TopicDto(id=90168, encryptionId=554f90168ef, topicName=补液)],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01 13:26:03 CST 2025, time=2025-06-0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01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核心问题全解析

尽管无器质性病因,但功能性便秘对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今天与大家一起学习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管理。

PR:子宫内阿片类药物暴露揭示儿童神经发育和行为障碍的新风险

胎儿期暴露于母亲OMT的儿童,在发育、行为、情绪和健康方面有更多挑战,且常面临多种风险因素,增加了后期受损的可能性。

BMC Pediatrics:广东省佛山儿童食物与吸入性过敏原分布特征及其对防治策略

佛山地区最常见的过敏原是尘螨、狗毛、小麦、树坚果、牛奶和花生。在吸入性过敏原中,夏季对屋尘螨的致敏率最高。牛奶和鸡蛋过敏者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IJP:儿童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在儿童AA中,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RP水平是复杂AA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临界值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JAMA Netw Open:2010-2023年美国新上市儿童麦片多为高脂高糖低营养,或加重儿童肥胖和心血管风险

2010-2023年美国新上市儿童即食麦片的营养构成呈现“高脂、高钠、高糖、低蛋白、低纤维”趋势,可能加剧儿童肥胖及心血管风险。

PCCM: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美罗培南抗生素暴露水平 

鉴于儿童脓毒性休克中美罗培南全身暴露的变异性,建议在住院早期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或ARC监测,以评估每日给药需求,实现脓毒症的药效学暴露目标。

PLoS One: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型糖尿病和过敏性疾病患儿的共同风险因素

ALL、T1DM及过敏性疾病患儿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显著低于健康人群,提示微生物群功能不成熟可能是这些疾病的共同风险因素。

儿童腺样体肥大:切还是不切?

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病,2 - 12 岁多发,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认知。本文阐述其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介绍手术和保守治疗方法,建议多学科制定个性化方案。

近期这种病毒高发,传染性强,严重或致死

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儿童中检测阳性率回升。它传染性强,症状多样,无特效药。需通过手卫生、环境清洁等预防,高危者可药物预防,疫苗仍在研发。

EJP:分子吸附循环系统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的疗效比较

研究比较了CRRT和MARS®治疗儿童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发现两组在关键临床结局上无显著差异,但CRRT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多优势,在高质量证据出现前,可作为PALF患儿一线体外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