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lin Med:基于CT的骨盆后容积骨密度评估与经皮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的意义研究
2024-11-08 医路坦克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已成为金标准,术前计划,包括评估髂骶螺钉的通路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关节通路中S1-S3的最佳骶骨水平。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非常常见的疾病,骨质疏松症导致骨密度、微结构和强度较差,易发生脆性骨折。据估计,2000年,全球新增脆弱性骨折900万例,骨折后遗症患者超过5000万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治疗仍然是骨科医生的金标准。骨盆后环损伤的固定方法仍然是使用髂骶螺钉和经骶螺钉。对损伤的全面了解——包括可用的骨固定途径、适当的术前计划、术中影像的正确解读和精确的手术技术——需要能够安全地对骶髂关节进行髂骶螺钉固定。在骨科手术中,脆性骨折的一个关键危险因素是骨质量受损。值得注意的是,年轻和老年患者都容易发生骨盆骨折。在年轻患者中,严重的高能创伤事件才会引起骨盆环骨折,而在骨质较差的老年人中,即使是低能量创伤事件也可能导致骨盆骨折。为了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外科医生必须了解特定创伤的机制并调整术前计划。
最近的一些研究集中在骨矿物质密度(BMD)上,使用CT扫描获得的Hounsfield单位(HU)值。此外,HU值也被用于评估BMD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这些研究基于桡骨远端、股骨头颈和肱骨近端的CT扫描。据我们所知,只有一篇文章检查了基于CT的髂骨和骶骨的骨密度,这与骶髂关节的髂骶螺钉固定有关。根据专业文献,骶椎1的CT骨密度最大。由于骶骨畸形1,一些研究集中在骶骨远端节段用于骶髂关节固定的有效性上。虽然骶髂关节固定在第一骶椎尾侧的骶椎节段的可用性已经确立,但由于骨质量较小的观点,螺钉在该区域的证据价值在专业文献中仍受到质疑。另一方面,有报道称骶椎2是置入髂骶螺钉的常用途径。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骶髂螺钉用于骶髂关节固定通路中S1-S3的最佳骶骨水平,此时髂骨翼和骶骨翼的骨密度相对最大。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检查HU值表达的骨密度差异,以获得最佳结果,并制定最有效的术前计划以减少螺钉松动。与最近的研究相反,我们假设将螺钉置入骶骨2可以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方法:选取于2023年9月1日至12月1日在独立公共卫生中心就诊的因不同原因行骨盆CT扫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03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7例,按年龄分为18-60岁组(A组)和60岁以上组(B组),分别用骶S1、S2、S3水平测量HU值表示的体积骨密度。除了S1-S3的骶椎体外,我们的测量还包括骶髂关节附近的髂骨和骶骨翼。所有的测量都是在假定的髂骶螺钉通路上进行的,以稳定骶髂关节。
S1层CT扫描的横切面(A)和矢状面(B)投影。在髂骨翼、骶骨翼和骶椎体1处放置了0.8 - 1.2 cm2的圆形感兴趣区(ROI)。
S2层CT扫描的横切面(A)和矢状面(B)投影。在髂骨翼、骶骨翼和骶椎体处放置0.8 - 1.2 cm2的圆形感兴趣区(ROI)
CT扫描S3层的横切面(A)和矢状面(B)投影。在髂骨翼、骶骨翼和骶椎体3处放置了一个0.8 - 1.2 cm2的圆形感兴趣区域(ROI)。
18-60岁患者骶椎体S1-S3及相关的骶骨翼和髂骨侧水平的平均HU值与骨密度的标准差。
60岁以上患者骶椎S1-S3体骨密度的平均值HU值及相关的骶骨翼和髂骨侧水平的标准差
结果:A组(58例)骶椎体骨密度最高的部位为S1,骨密度逐渐降低至S3,而髂骨侧骨密度则相反。骶骨翼HU值无统计学意义。在B组(45例)中,骨密度也在骶S1向S3方向下降,但在髂骨侧,骨密度在S1水平最高,在S2水平最低。在这两组中,骨密度最高的是骶骨翼。
结论:虽然骨盆后环固定的完美结构尚不清楚,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可能表明,与锚定在骨密度较小的骶骨体中的螺钉相比,将骶髂关节螺钉插入骨密度较大的骶骨翼可以提供更成功的固定。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骨盆后容积骨密度评估# #经皮螺钉固定骶髂关节#
31